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的论与文化旅游翻译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演玉 李攀登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9-71,共3页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文化旅游翻译的目的是通过翻译使译语等效于原语的功能。文化意义的翻译涉及面广,使目标读者接受译文并达到译文的预期功能绝非易事。文章拟结合功能主义目的论从文化词和句子的翻译方面探讨一下文化旅游的翻译。
关键词 目的论 文化旅游翻译 翻译目的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互文性与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喜福会》及其中译本个案研究
2
作者 孙演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68-70,共3页
本文结合互文性理论,对《喜福会》的三个中译本的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进行比较,论证了互文性对翻译文化专有项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项互文活动,要使译文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同时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译者应该有丰富的跨... 本文结合互文性理论,对《喜福会》的三个中译本的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进行比较,论证了互文性对翻译文化专有项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项互文活动,要使译文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同时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译者应该有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平时应尽可能积累有关本国和国外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福会 互文性 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下载PDF
谈变译在旅游翻译中的作用
3
作者 孙演玉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28-130,133,共4页
旅游翻译的特点、功能及跨文化因素使得译语文本的预期功能难度近似于源语文本的功能。翻译材料应该区别对待,而且要采取不同的标准。变译手段便是实现旅游翻译这种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翻译的常见手段。本文拟结合实例探讨一下变译对旅... 旅游翻译的特点、功能及跨文化因素使得译语文本的预期功能难度近似于源语文本的功能。翻译材料应该区别对待,而且要采取不同的标准。变译手段便是实现旅游翻译这种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翻译的常见手段。本文拟结合实例探讨一下变译对旅游翻译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译 变译 旅游翻译 目标读者 文化差异
下载PDF
曲终人不见 余音犹绕梁──论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成就 被引量:4
4
作者 姚乃强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6-41,共6页
菲兹杰拉德是美国 2 0世纪 2 0年代的小说家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其代表作 ,已成为美国小说的经典作品。本文在该小说发表八十周年之际对作者与作品的成就作了较详尽的分析与评述 ,着重讨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 ,并论及通过对... 菲兹杰拉德是美国 2 0世纪 2 0年代的小说家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其代表作 ,已成为美国小说的经典作品。本文在该小说发表八十周年之际对作者与作品的成就作了较详尽的分析与评述 ,着重讨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 ,并论及通过对小说的评论看英美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 ,以及它在中国读者中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兹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说评论 文学批评 美国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中平等对话与创造性的把握
5
作者 袁榕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0-51,共2页
文学翻译离不开译者的创造性,创造性实际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意念,但文学翻译也是两种文化交汇、碰撞并进行对话的过程。译者只有处于中介状态,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和同一性,进行平等对话才能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新文本。
关键词 文学翻译 主体性 创造性 平等对话
下载PDF
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 被引量:66
6
作者 左岩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6年第2期13-21,共9页
0.引言 人们每谈到“会话”,总是立刻想到有声的言语,却往往忽略了会话中重要性不亚于言语的另一现象:沉默。事实是,日常会话中沉默占总会话时间的比例为5—65%不等,一般在40—50%左右(Goldman—Eisler 1968)。许多会话研究者已注意到... 0.引言 人们每谈到“会话”,总是立刻想到有声的言语,却往往忽略了会话中重要性不亚于言语的另一现象:沉默。事实是,日常会话中沉默占总会话时间的比例为5—65%不等,一般在40—50%左右(Goldman—Eisler 1968)。许多会话研究者已注意到,沉默是自然会话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会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言语互相依赖,并具多种交际功能。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轮转换 构造单位 英语会话 Taylor 小句 言语计划 SACK Speech 非言语交际手段 说话者
原文传递
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基于对中国EFL学习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翠莲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4-302,共9页
本研究通过四个实验证明了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1)多义词的心理表征在词义连接上有从强到弱的变化:变化的一端是词汇学习初期的中心词义表征;另一端是常见但语义关系疏远的词义的独立表征;介于此两端之间的是对熟悉词义和生疏词... 本研究通过四个实验证明了多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1)多义词的心理表征在词义连接上有从强到弱的变化:变化的一端是词汇学习初期的中心词义表征;另一端是常见但语义关系疏远的词义的独立表征;介于此两端之间的是对熟悉词义和生疏词义的表征,对熟悉且语义关系紧密的词义的表征,以及对较生疏词义的表征;(2)高水平EFL学习者对多义词词义的心理表征比低水平学习者更加分明;(3)多义词词义的心理表征状况能够接近但决不会达到同形同音异义词的心理表征状况,即多义词独立词义表征可无限分离,但不会像同形同音异义词那样彻底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词 词义 同形/同音/异义词 心理表征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 被引量:88
8
作者 赵艳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6,共8页
认知语言学是九十年代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本身没有统一的体系,但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认知科学的发展历史。认知语言学将成为21世纪有影响的语言学研究领域。本文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发展历史及形成过程。
关键词 认知科学 认知语言学 经验主义 历史研究 语言学
原文传递
西方语言文化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及向国语的进化:1840-1898》评介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艳芳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6年第1期42-47,共6页
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打上了不同时期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的烙印,特别是在历史大变革时期。1840年至1898年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衰败向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是启蒙思想孕育,进而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前夜。一方面,外国的侵... 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打上了不同时期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的烙印,特别是在历史大变革时期。1840年至1898年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彻底衰败向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是启蒙思想孕育,进而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前夜。一方面,外国的侵略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西方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接触与了解。Federico Masini(中文名字马西尼)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及向国语的进化》(以下简称《进化》)分析了1840年至1898年发生的历史、政治、社会事件及对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汇 十九世纪 西方语言 日语外来词 进入汉语 意译词 梁启超 日语词 多音节词 国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