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腱损伤修复过程及粘连的预防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汉辉 章莹 +1 位作者 吴文 谭新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0期9946-9949,共4页
肌腱损伤后愈合包括内源性愈合、外源性愈合两种形式。防止肌腱粘连的理想途径,是通过改善肌腱的营养状况和周围环境,来促进内源性愈合,抑制或减轻外源性愈合。常用的预防肌腱粘连方法有:全身或局部应用药物、保护和修复腱鞘、采用自体... 肌腱损伤后愈合包括内源性愈合、外源性愈合两种形式。防止肌腱粘连的理想途径,是通过改善肌腱的营养状况和周围环境,来促进内源性愈合,抑制或减轻外源性愈合。常用的预防肌腱粘连方法有:全身或局部应用药物、保护和修复腱鞘、采用自体组织或合成材料代腱鞘、肌腱移植与腱鞘再造等,均取得了一定效果。采用可降解吸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屏障预防肌腱粘连,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热点。采用中医中药疗法、康复理疗及早期保护性活动,均可一定程度预防粘连发生。组织工程化肌腱移植,可能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在肌腱损伤早期,采用无创技术、非绞窄性缝合,手术中尽量保留或修复腱鞘,外周应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包裹,术后结合康复理疗及早期保护下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明显预防粘连发生,最大限度地恢复肌腱的滑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修复 粘连
下载PDF
髋关节表面置换三维可视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凯 陈春 +2 位作者 黄山东 章莹 尹庆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287-2290,共4页
背景:髋关节表面置换过程中二维图谱只能观察到三维解剖结构的某一个侧面,不能全面地把握整体的三维结构。目的:利用个人计算机结合图像处理软件Amira4.1对髋关节表面置换进行三维重建,建立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对1例... 背景:髋关节表面置换过程中二维图谱只能观察到三维解剖结构的某一个侧面,不能全面地把握整体的三维结构。目的:利用个人计算机结合图像处理软件Amira4.1对髋关节表面置换进行三维重建,建立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对1例髋关节表面置换后患者骨盆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观测内置物的位置形态,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个人PC,利用Amira软件,经剪切、分割、表面重建及体绘制等步骤,根据解剖结构特点,对骨盆及髋关节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立体形态的髋关节及内置物位置结构。结果与结论:重建了骨盆、髋关节及内置物的形态构成,重建的三维结构可以多彩色、透明或任意组合显示,经不同角度观察,整体显示清晰、实体感强。在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中可清楚观察表面假体的位置形态,特别是可以立体直观显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的大小、倾角、稳定性以及磋磨股骨头形态,并可精确测量。提示髋关节表面置换三维重建对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价值,应用Amira软件可为三维建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 髋关节表面置换 三维重建 Amira软件 可视化数字模型 数字化骨科
下载PDF
骨移植支架材料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魏冀荣 章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7期8880-8884,共5页
背景: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重要方法,骨移植支架材料一直是骨科学的研究热点。目的:综述骨移植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09年CNKI(医学版)数据库和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整合系统中有关骨移植支架材料与骨缺损修复方... 背景: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重要方法,骨移植支架材料一直是骨科学的研究热点。目的:综述骨移植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09年CNKI(医学版)数据库和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整合系统中有关骨移植支架材料与骨缺损修复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理想的骨移植支架材料应具备的条件包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多孔三维立体结构、可塑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骨诱导性、易消毒性。目前常见的骨移植支架材料基本归为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4类,重组合异种骨、组织工程骨等可归为异种骨及人工骨的衍生物。一些衍生物还可以复合抗生素等其他物质。尽管各类骨移植材料品类繁多,但各有优点与不足。临床治疗骨缺损,尤其大量或节段性骨缺损,迫切需要一种适宜的填充材料,作为最有潜力的异种骨移植,尚需进一步研究来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异种骨 骨移植 支架材料 综述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晓亮 章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7915-7922,共8页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移植物的选择。目的:对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的种类、材料性质、相关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85/2009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前...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移植物的选择。目的:对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的种类、材料性质、相关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85/2009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如自体韧带、同种异体韧带、人工韧带、组织工程韧带、异种韧带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外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供选择的移植物有自体组织替代物、同种异体韧带、人工韧带、生物组织工程韧带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生物材料如异种韧带等,目前还处于实验探索及研究阶段。人工合成材料与组织工程韧带近几年研究较多,但其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很难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随着越来越多去抗原处理技术的出现,有效去除异种韧带的免疫原性,提高其组织相容性已不是没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异种韧带来源广泛,获取方便、价格低廉、适用性广等优势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移植材料 人工合成材料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重建前交叉韧带中Endo-Button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的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理选 章莹 郭汉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89-495,共7页
背景:应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仍有许多的争议及未知因素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目的:比较分析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股骨端分别使用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在关节镜... 背景:应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仍有许多的争议及未知因素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目的:比较分析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股骨端分别使用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在关节镜下使用4股自体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实验组25例股骨端使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对照组20例使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后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结果与结论:经过6-21个月的随访,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达正常范围。Lachman试验中实验组Ⅰ度阳性2例,对照组Ⅰ度阳性3例;轴移试验均阴性。两组重建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随访早期均有较高的骨道扩大发生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骨道增宽程度强于实验组(P<0.05)。说明两组早期总体临床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力学及表面改性 前交叉韧带 腘绳肌腱 Endo-Button 可吸收界面螺钉 固定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下载PDF
异种生物型骨钉植入骨折模型的组织学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章莹 刘德华 +4 位作者 夏远军 吴文 谢会斌 谭新宇 刘汉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8764-8768,共5页
背景:近年来,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关节骨折的病例数越来越多,但还存在力学性能不稳定,过早吸收后导致固定失败等缺点。因此,研制性能稳定而又价格低廉的异种骨螺钉替代可吸收螺钉很有必要。目的:观察异种生物型骨钉植入兔骨折模型后的... 背景:近年来,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关节骨折的病例数越来越多,但还存在力学性能不稳定,过早吸收后导致固定失败等缺点。因此,研制性能稳定而又价格低廉的异种骨螺钉替代可吸收螺钉很有必要。目的:观察异种生物型骨钉植入兔骨折模型后的组织学反应。方法:成年新西兰兔制备股骨内髁骨折模型后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异种生物型骨钉固定,对照组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2,4,6,8,12,24周取骨钉及周围组织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两组动物均在一两天后逐渐恢复活动,约10d后活动基本正常,伤口局部均无红肿、破溃,渗出及坏死等,均在2周完全愈合。病理切片显示:术后2,4周时生物型骨钉与宿主骨界面间有炎性细胞浸润;6~12周,炎性细胞数逐渐减少,纤维化较前明显,纤维边缘出现少许破骨细胞;24周,纤维层厚度减低,破骨细胞数明显增加,与宿主骨间发生骨桥连接。可吸收钉在术后2,4周可见可吸收钉道表面有炎性细胞浸润;6~8周,钉道松质骨炎性细胞浸润数逐渐减少,纤维化明显,未见破骨细胞浸润;12~24周,钉道表面纤维结缔组织层的厚度较前增厚,宿主松质骨内少许破骨细胞浸润。提示生物型骨钉具有一定的诱导成骨作用,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骨钉 异种 移植 骨折模型 可吸收螺钉 病理
下载PDF
异种松质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冀荣 章莹 林永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9期5379-5383,共5页
背景:异种松质骨具有天然多孔结构,有利于新骨长入,经处理可完全消除抗原性,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能。目的:评价异种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3组,制作单侧15mm桡骨节段性骨缺... 背景:异种松质骨具有天然多孔结构,有利于新骨长入,经处理可完全消除抗原性,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能。目的:评价异种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3组,制作单侧15mm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生物型异种骨,对照组植入深冻兔异体骨,空白组未植骨。术后4,8,12周进行一般情况、大体解剖、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后4,8,1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缺损逐步修复,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实验组与对照组影像学和组织学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影像学和组织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生物型异种骨可较好修复骨缺损,修复效果与异体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 异体骨 骨缺损 再血管化 骨愈合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异种生物骨钉界面的成骨能力
8
作者 谭新宇 章莹 +2 位作者 任志坚 黄高潮 林茂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7796-7800,共5页
背景:牛皮质骨作为异种皮质骨材料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免疫原性反应严重,从而可能导致内固定失败。目的:观察3种不同皮质骨螺钉在动物体内的转归,及不同材料骨钉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免疫原性反应差异。方法:脱脂、脱细胞、灭菌及诱导活性... 背景:牛皮质骨作为异种皮质骨材料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免疫原性反应严重,从而可能导致内固定失败。目的:观察3种不同皮质骨螺钉在动物体内的转归,及不同材料骨钉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免疫原性反应差异。方法:脱脂、脱细胞、灭菌及诱导活性修饰处理制备牛皮质骨生物界面螺钉及普通方式处理后的消毒牛骨钉及消毒羊骨钉。再将3种骨钉植入健康18只山羊股骨中段进行生物学性能观察。结果与结论:Lane组织学评分生物界面骨螺钉>消毒羊骨钉>消毒牛骨钉(P<0.01)。生物力学实验行初始界面刚度载荷及界面刚度比较,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周时,生物界面骨螺钉>两组消毒钉(P<0.05);24周时,生物界面骨螺钉>消毒羊骨钉>消毒牛骨钉(P<0.01)。提示,生物界面骨螺钉的初始力学性能不低于消毒牛骨,且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生物界面骨螺钉具有一定的成骨作用,与宿主骨组织结合后,产生了更强的界面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异种骨 骨螺钉 病理组织学 界面应力 界面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