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枢椎脱位不同植骨材料及内固定方式对植骨后融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邹小宝 马向阳 +6 位作者 杨进城 夏虹 吴增晖 王建华 艾福志 章凯 尹庆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88-1694,共7页
背景:后路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常用手术方法,寰枢椎间的骨性融合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目前,临床中寰枢椎后路手术可应用多种植骨材料及置钉方式,而术后患者获得植骨融合的时间也多有不同。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后路... 背景:后路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常用手术方法,寰枢椎间的骨性融合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目前,临床中寰枢椎后路手术可应用多种植骨材料及置钉方式,而术后患者获得植骨融合的时间也多有不同。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后路不同植骨材料及钉棒内固定方式对植骨后融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12月286例采用寰枢椎后路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并获得寰枢椎间植骨融合的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寰椎固定采用完全经椎弓根螺钉,枢椎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或椎板螺钉,后路植骨材料采用自体骨松质骨粒或异体骨松质骨粒。结果与结论:术后获得植骨融合时间3-24个月,C_1双侧椎弓根螺钉+C_2双侧椎弓根螺钉、C_1双侧椎弓根螺钉+C_2双侧椎板螺钉、C1双侧椎弓螺钉+C_2一侧椎弓根螺钉+C_2对侧椎板螺钉3种内固定方式对术后植骨融合时间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134,P=0.120),自体骨松质骨粒和异体骨松质骨粒2种植骨材料术后植骨融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3.611,P=0.000),内固定方式和植骨材料间无交互作用(F=1.036,P=0.356)。说明不同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方式均可提供稳定可靠的植骨融合环境,自体骨材料植骨更加有利于术后获得植骨融合,缩短融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寰枢椎脱位 后路 植骨 内固定 骨材料 钉棒 融合
下载PDF
我国专科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现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樊晓奇 刘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1014,共4页
对国内外专科护士岗位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从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层级、岗位聘用、绩效考核方面重点介绍了我国专科护士的岗位管理现况。对比国外做法,提出我国在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岗位职责不具体、岗位培养和岗位评价未... 对国内外专科护士岗位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从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层级、岗位聘用、绩效考核方面重点介绍了我国专科护士的岗位管理现况。对比国外做法,提出我国在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岗位职责不具体、岗位培养和岗位评价未形成联动机制、管理方案未充分体现专科护士意愿、评价指标单一、政府和学会参与度低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护理管理 岗位管理 岗位设置 岗位职责 岗位层级 岗位聘用 绩效考核
下载PDF
一期极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向阳 杨浩志 +4 位作者 邹小宝 王宾宾 杨进城 夏虹 吴增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6-731,共6页
目的 :探讨一期极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6~78岁(55.2... 目的 :探讨一期极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6~78岁(55.2±17.0岁)。均为单一腰椎间隙感染,其中L1/2 3例,L2/3 5例,L3/4 8例,L4/5 7例。均经保守治疗2周无效或效果不佳,均行一期极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术后感染椎间隙持续闭式冲洗引流2~3周,术后抗生素应用4~6周。手术前后采用VAS评分评价腰痛程度,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术后定期复查腰椎X线片、CT,评价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灶组织细菌培养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大肠埃希菌1例、肺炎克雷白杆菌1例、缓症链球菌1例,余18例均为阴性;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急慢性炎性反应表现。随访12~24个月(18.0±3.5个月)。术后1、3、6、12个月腰痛VAS评分、JOA评分、BI、ESR、CRP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无感染复发,无内固定松动,术后3~12个月(6.0±1.7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一期极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临床疗效满意,具有病灶清除彻底、植骨充分、操作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隙感染 一期手术 侧后联合入路 闭式冲洗引流
下载PDF
多黏菌素E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学究 戴建强 +3 位作者 邓小玲 黄显华 陈坤 张亮达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鲍曼不动杆菌(AB)是我国院内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MDR-AB、PDR-AB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多黏菌素E作为"... 鲍曼不动杆菌(AB)是我国院内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MDR-AB、PDR-AB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多黏菌素E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被重新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其很快发生耐药。如何合理使用多黏菌素E治疗MDR-AB并进一步预防耐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多黏菌素E治疗MDR-AB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黏菌素E 抗多重药物性 耐药 综述
下载PDF
3D打印金属手术导板在复杂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东升 王建华 +5 位作者 杨永强 王迪 李洪吉 郑永强 廖穗祥 夏虹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金属手术导板在复杂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例上颈椎患疾合并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例,女1例;年龄3~36岁。术前均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导入计...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金属手术导板在复杂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例上颈椎患疾合并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例,女1例;年龄3~36岁。术前均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后,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并设计置钉导航模板。在置钉导板引导下共实施后路手术2例,前后联合手术3例。通过术后CT评价螺钉位置是否正确。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施行手术,共置入椎弓根螺钉5枚,椎板螺钉5枚。术后CT证实10枚螺钉位置均准确。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个体化金属手术导板引导上颈椎置钉手术准确率及安全性较高,对合并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的患者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治疗 计算机辅助 骨钉 金属3D打印 导板
原文传递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囊后方局部浸润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义藩 郑宁 +1 位作者 林涌生 黄华扬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对关节囊后方进行局部浸润镇痛的效果,探讨关节囊后方是否需要进行局部浸润镇痛。方法纳入自2014-11—2017-03完成的8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单侧TK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4例)于TKA术... 目的观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对关节囊后方进行局部浸润镇痛的效果,探讨关节囊后方是否需要进行局部浸润镇痛。方法纳入自2014-11—2017-03完成的8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单侧TK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4例)于TKA术中在关节囊后方区域、关节囊内侧区域、关节囊外侧区域、前方股四头肌远端区域及髌韧带区域进行局部浸润镇痛。对照组(43例)除了关节囊后方区域外,于其他4个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镇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12、24、48、72 h疼痛VAS评分,术后3 d膝关节主、被动活动范围,术后3 d内追加镇痛药物剂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TKA术中关节囊后方局部浸润镇痛并未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因此不建议在关节囊后方区域进行局部浸润镇痛,可降低损伤药物进入血管引起不良反应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囊后方 局部浸润镇痛 混合镇痛药物
原文传递
硫酸葡聚糖/重组人BMP-2/壳聚糖复合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修复大段骨缺损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泽鹏 章莹 +5 位作者 林泽枫 叶翔凌 张永强 夏远军 夏虹 尹庆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4-1389,共6页
目的通过影像学表现评价硫酸葡聚糖/重组人BMP-2/壳聚糖(dextran sulfate/recombinant human BMP-2/chitosan,DS/rh BMP-2/CS)缓释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 hydroxyapatite,CHA),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取57只24周龄雄性... 目的通过影像学表现评价硫酸葡聚糖/重组人BMP-2/壳聚糖(dextran sulfate/recombinant human BMP-2/chitosan,DS/rh BMP-2/CS)缓释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 hydroxyapatite,CHA),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取57只24周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右桡骨20 mm长骨缺损模型。将其中54只兔随机分为3组(n=18),A、B、C组分别将CHA、DS/rh BMP-2/CS/CHA和rh BMP-2/CHA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区域中;余3只兔不植入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大体情况;术后4、8、12周取材行X线片观察,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获取新生骨体积。结果实验动物术后恢复良好,大体情况正常。X线片观察示,B组术后各时间点骨愈合情况均优于A、C组;术后各时间点B组X线片评分显著高于A、C组(P<0.05);术后8、12周C组评分高于A组(P<0.05)。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示,术后各时间点A组骨缺损区新生骨组织少,成骨形态差;B组新生骨组织多,骨缺损区骨塑形良好,12周时逐渐接近正常骨形态;C组骨缺损区新生骨组织较多,成骨形态一般。术后各时间点B组新生骨体积均显著高于A、C组(P<0.05),术后8周C组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 DS/rh BMP-2/CS/CHA缓释人工骨的成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CHA和rh BMP-2/CHA,为未来应用骨组织工程方法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葡聚糖 重组人BMP-2 壳聚糖 珊瑚羟基磷灰石 骨缺损 影像学
原文传递
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3D打印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叶翔凌 章莹 +3 位作者 夏远军 谢会斌 朱昌荣 陈泽鹏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6,共6页
分别制备了半水硫酸钙(CSH)晶须和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并研究了CSH晶须用量对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热-盐溶液法制备的CSH是典型的α型晶须... 分别制备了半水硫酸钙(CSH)晶须和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并研究了CSH晶须用量对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热-盐溶液法制备的CSH是典型的α型晶须,其长度为10-15μm,宽度为1-2μm,是聚合物增强的理想材料;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分别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的提高而逐渐下降;CSH晶须使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明显提高,但其熔融温度有所下降。此外,CSH晶须显著改善了3D打印PHBV/CSH晶须复合支架的压缩性能,在CSH晶须用量为20%时,其压缩强度提高了3倍,增强效果显著;SEM结果显示,PHBV/CSH晶须复合材料表面随着CSH晶须用量的增加逐渐变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 半水硫酸钙晶须 流变性能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3D打印
原文传递
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向阳 邹小宝 +5 位作者 杨进城 王宾宾 杨浩志 夏虹 吴增晖 尹庆水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505-1510,共6页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5例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5~75岁,平均55岁。术前摄动力位X线片评估寰枢椎脱位的复位难易程度。...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5例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5~75岁,平均55岁。术前摄动力位X线片评估寰枢椎脱位的复位难易程度。均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行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提拉复位、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测量手术前后寰齿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颈项部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运动评分评估运动功能,采用ASIA脊髓损伤分级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术后1周、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随访时均行X线、CT检查,以评价寰枢椎椎间复位稳定性、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均成功实施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3~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ADI自术前(6.3±1.7)mm降至术后(2.2±0.8)mm,VAS评分由术前(5.4±2.7)分降至术后(1.7±1.0)分,ASIA运动评分由术前(82.3±15.6)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时(95.3±4.5)分,JOA评分由术前(13.8±2.9)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时(15.5±1.4)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9例ASIA分级D级患者中3例术后改善为E级,2例术后6个月改善为E级,2例术后12个月改善至E级,余2例术后无变化。随访期间X线片、CT复查显示寰枢椎内固定无松动,无复发脱位。结论 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大多为可复性脱位,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可实现良好复位和可靠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可获得满意的骨性融合,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寰椎 枢椎 脱位 关节炎 类风湿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新鲜不稳定寰椎骨折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柯柯 姚蒙蒙 +6 位作者 张英东 莫少东 夏虹 吴增晖 马向阳 章凯 艾福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新鲜不稳定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7-06采用手术治疗的33例新鲜不稳定寰椎骨折。采用自制寰椎骨折评分系统(AFS)评估骨折情况,AFS>1分且≤3分的18例行单纯骨折复位内固定,AFS≥4分的15... 目的探讨新鲜不稳定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7-06采用手术治疗的33例新鲜不稳定寰椎骨折。采用自制寰椎骨折评分系统(AFS)评估骨折情况,AFS>1分且≤3分的18例行单纯骨折复位内固定,AFS≥4分的15例行骨折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 3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7(3~39)个月。除1例经口咽前路JERP钢板内固定者术后第7天因内固定松动行寰枢椎后路植骨融合外,其余患者骨折复位满意且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所有患者颈项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由术前(7.1±1.1)分改善至(1.8±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34,P<0.001)。未植骨融合者术后颈椎活动度较术前改善,寰椎骨折均愈合,动力位X线片显示寰枢椎稳定性良好;植骨融合者寰椎骨折均愈合,植骨均已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新鲜不稳定寰椎骨折可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合并损伤情况采用AF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上颈椎稳定性,骨折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寰椎骨折 自制寰椎骨折评分系统 手术策略 内固定 植骨融合
原文传递
硫酸葡聚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成骨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泽鹏 夏远军 +3 位作者 韩冷 叶翔凌 林泽枫 章莹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4-1080,共7页
目的探讨硫酸葡聚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Ds/rhBMP2/CS/CHA)在修复大段骨缺损中成骨化能力。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DS/rhBMP2/CS缓释微球,并经冻干吸附到CHA中,将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 目的探讨硫酸葡聚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Ds/rhBMP2/CS/CHA)在修复大段骨缺损中成骨化能力。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DS/rhBMP2/CS缓释微球,并经冻干吸附到CHA中,将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行右桡骨骨缺损的造模,分别将CHA、rhBMP2/CHA、DS/rhBMP2/CS/CHA植入骨缺损区域中并依次命名为CHA组、rhBMP2/CHA组、DS/rhBMP2/CS/CHA组,另设18只动物为空白对照组(只造模,不植入材料)。术后4、8、12周抽血并取材,行血清骨钙素检测,移植骨标本行Micro—CT扫描并计算新生骨体积比,脱钙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72只动物术后恢复良好,术口未发生感染或移植物暴露。术后12周大体观察DS/rhBMP2/CS/CHA组骨组织的新生骨含量及质量最优,硬度最强,骨缺损区愈合较其他组好。血清学表明各时期DS/rhBMP2/CS/CHA组的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CHA组、rhBMP2/C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CT结果表明DS/rhBMP2/CS/CHA组各时期均可观察到明显的成骨进程,明显的骨皮质和新生的骨髓腔,骨的重建进程最快,材料的降解伴随着骨的重建,DS/rhBMP2/CS/CHA组的新生骨体积水平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表明各时期DS/rhBMP2/CS/CHA组的组织学形态良好,可见成熟骨皮质和新生骨髓腔,组织学形态好于CHA组和rhBMP2/CHA组。结论DS/rhBMP2/CS/CHA的人造骨材料具备良好的缓释rhBMP2的骨诱导机制,在参与修复大段骨缺损中展现良好的骨修复能力,明显优于单纯CHA和rhBMP2/CHA人造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葡聚糖类 人重组形态发生蛋白-2 骨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