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在儿童口腔的分布及与儿童龋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翟晶晶 邹静 鲁莉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较好地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以此为基础,检测儿童口腔不同部位双歧杆菌的分布状态,初步探讨口腔双歧杆菌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关系。方法选择70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30例,重症婴幼儿龋(S-ECC)组40...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较好地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以此为基础,检测儿童口腔不同部位双歧杆菌的分布状态,初步探讨口腔双歧杆菌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关系。方法选择70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30例,重症婴幼儿龋(S-ECC)组40例。无龋组收集唾液及唇面、邻面、面沟裂的混合菌斑;S-ECC组收集唾液、光滑面菌斑、牙面白垩斑菌斑和深龋龋坏组织。在经过改良的TPY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提取细菌总DNA,用双歧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对其电泳条带进行记录分析。结果S-ECC组双歧杆菌的检出率为47.5%,无龋组为0,2组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ECC组儿童口腔的不同部位,双歧杆菌检出率分别为唾液27.5%、光滑面菌斑27.5%、白垩斑菌斑20.0%、龋坏组织22.5%,不同检测部位间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齿双歧杆菌在S-ECC组儿童口腔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分别为唾液10.0%、光滑面菌斑7.5%、白垩斑菌斑7.5%、龋坏组织10.0%,不同检测部位间检出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PY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是一种适合分离口腔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双歧杆菌可能与S-ECC的发生相关,但其检出情况与儿童牙面的部位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婴幼儿龋 双歧杆菌 齿双歧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化学-机械与传统车针祛腐法在乳牙活髓保存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常平 闫黎津 +2 位作者 李锐 鲁莉英 李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化学-机械祛腐法与传统车针祛腐法对深龋近髓乳磨牙治疗后活髓保存率的差异。方法选择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儿童牙病科的192例患儿的192对深龋近髓的乳磨牙,每对乳磨牙随机分为化学-机械祛腐法和传统车针祛腐法两组,去除腐质... 目的对比研究化学-机械祛腐法与传统车针祛腐法对深龋近髓乳磨牙治疗后活髓保存率的差异。方法选择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儿童牙病科的192例患儿的192对深龋近髓的乳磨牙,每对乳磨牙随机分为化学-机械祛腐法和传统车针祛腐法两组,去除腐质后,护髓剂Ca(OH)2间接盖髓,含氟玻璃离子水门汀一次性填充,术后1个月~1年内门诊随诊。结果化学-机械祛腐法祛龋活髓保存成功率95.3%;传统车针祛腐法祛龋活髓保存成功率87.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学-机械祛腐法在深龋近髓乳磨牙治疗的治疗中可以更大程度地保存活髓,从而减少对后继恒牙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祛龋 乳牙 间接盖髓
下载PDF
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颞肌后份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倪琳 李锐 罗颂椒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颞肌后份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7个实验组及1个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佩戴可摘式上颌斜面导板功能矫治器。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测定大鼠颞肌后份Na+/K+... 目的: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颞肌后份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7个实验组及1个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佩戴可摘式上颌斜面导板功能矫治器。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测定大鼠颞肌后份Na+/K+-ATPase功能活性。结果:在佩戴矫治器第3d、第7d颞肌后份Na+泵功能活性显著升高,之后呈下降趋势,第28d、42d,颞肌后份Na+/K+-ATPase功能活性显著降低。结论:矫治器戴用的不同时段使Na+泵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可能是由于建立了新的牙合关系,使下颌后收肌活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 导下颌向前 颞肌 Na+/K+-ATPase
下载PDF
自粘接流动树脂、普通光固化树脂充填乳牙窝沟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金竹 夏丽 常平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7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观察自粘接流动树脂、普通光固化树脂在乳牙窝沟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68个患者的284颗患龋乳磨牙,随机分成2组。所有患牙均用高速涡轮机配合去龋刮匙备洞,实验组(n=84)用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n=84)用日... 目的:观察自粘接流动树脂、普通光固化树脂在乳牙窝沟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68个患者的284颗患龋乳磨牙,随机分成2组。所有患牙均用高速涡轮机配合去龋刮匙备洞,实验组(n=84)用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n=84)用日本松风后牙固体树脂和自酸蚀粘结剂充填。1年后随诊,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每颗患牙平均操作时间为(56±16)sec,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为(91±15)sec,实验组患牙平均充填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2组治疗完成1年成功率分别为89.44%、77.46%(P<0.05)。结论:自粘接流动树脂、普通光固化树脂在乳牙窝沟龋治疗中均可获得理想的充填修复效果,自粘接流动树脂临床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成功率较高,且患儿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自粘接流动树脂 光固化树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