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直径多固定孔臼杯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骨缺损结合植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暴拥军 董纪元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髋臼周围骨量储备或缺损的处理经验及选取生物型大直径多固定孔臼杯应用。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5月-2012年4月期间髋关节翻修术中存在不同程度髋臼骨缺损共32例(34髋),骨缺损类型为Paprosky Ⅱ...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髋臼周围骨量储备或缺损的处理经验及选取生物型大直径多固定孔臼杯应用。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5月-2012年4月期间髋关节翻修术中存在不同程度髋臼骨缺损共32例(34髋),骨缺损类型为Paprosky Ⅱ、Ⅲ型。我们采用大直径多孔臼杯结合植骨修复骨缺损,恢复髋臼旋转中心。结果平均随访3.2(2.5~3.67)年,Harris评分18髋>90分,13髋为80~89分,2髋为70~79分,1髋<70分,优良率达88.6%。结论大直径多孔臼杯结合植骨处理髋关节翻修术中严重髋臼骨缺损,中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缺损 植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下载PDF
人工全膝置换伸膝装置调整优化髌骨轨迹处理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暴拥军 董纪元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伸膝装置的处理效果及评价术中髌骨轨迹的方法。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9例(199膝)。男75例(80膝),女94例(119膝);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强直膝6例(8膝),强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伸膝装置的处理效果及评价术中髌骨轨迹的方法。方法选取辽宁本溪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69例(199膝)。男75例(80膝),女94例(119膝);类风湿关节炎导致强直膝6例(8膝),强直性脊柱1例1膝,骨性关节炎162例190膝;髌骨置换组40例(46膝),未置换组129例(153膝)。平均年龄55.2(36~83)岁。两组术中均重新调整了伸膝装置。术中按Burnet等提出的髌骨置换适应证与禁忌证标准确定是否行髌骨置换,应用"无拇指试验"和巾钳试验确定髌骨轨迹是否满意。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1(18~48)个月。髌股关节并发症髌骨置换组出现2例2膝(4.35%)、未置换组出现4例5膝(3.27%),两组髌股关节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年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置换组和未置换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中调整伸膝装置可优化髌骨轨道。联合应用"无拇指试验"和巾钳牵拉试验能准确评价髌骨轨迹,是否置换髌骨不会影响术后3年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轨迹 伸膝装置
下载PDF
膝关节固定平台假体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暴拥军 董纪元 许冬雷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84-485,491,共3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固定平台假体在老年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2年8月期间老年骨性关节炎应用膝关节固定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3例(56膝),平均年龄75.5岁(72... 目的观察膝关节固定平台假体在老年骨性关节炎内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2年8月期间老年骨性关节炎应用膝关节固定平台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3例(56膝),平均年龄75.5岁(72-85岁),采用X线片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平均随访27个月,HSS评分从术前平均51.9分增加到术后的91.1分。活动范围从术前平均伸5°、屈62.7°,到术后平均伸0°、屈130°,术前最大内翻畸形25°,最小内翻畸形5°,术后畸形角度全部得到矫正。结论膝关节固定平台假体置换治疗老年骨关节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膝内翻 固定平台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