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和瘤内注射治疗肢体血管瘤 被引量:2
1
作者 曹丽敏 徐艳平 +2 位作者 张文书 张利军 孙秀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血流、血池显像显示肢体血管瘤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材料和方法 :10 7例肢体血管瘤分布于四肢不同部位。以99mTc体内法标记自体红细胞 (RBC)行肢体动脉或静脉动态显像 ,加肢体血池静态显像。根据显像表现 ,99例接受3...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血流、血池显像显示肢体血管瘤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材料和方法 :10 7例肢体血管瘤分布于四肢不同部位。以99mTc体内法标记自体红细胞 (RBC)行肢体动脉或静脉动态显像 ,加肢体血池静态显像。根据显像表现 ,99例接受32 P胶体瘤内注射治疗 ,并与 2 5例手术结果对比研究。结果 :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血池显像持续性浓聚 ;11例动脉相、10例静脉相病灶早期充盈 ;39例静脉充盈延迟 ;2 9例可见病灶与异常血管相连 ;49例主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病灶。瘤内核素注射治疗后 ,6 4例显效 ,35例病灶缩小 ;手术治疗后复发病灶核素治疗有效。结论 :核素显像和瘤内注射可以反映和治疗不同亚型的肢体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瘤内注射 治疗 肢体血管瘤
下载PDF
^(19)F磁共振波谱分析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建华 王瑶 +3 位作者 李崇辉 邱本胜 钟大光 吕海燕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为了研究^(19)F-NMR波谱分析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的可行性,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方法,将编码大肠杆菌的CD基因转染到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通过RT-PCR、MTT方法和^(19)F-NMR波谱分析了 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 为了研究^(19)F-NMR波谱分析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的可行性,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方法,将编码大肠杆菌的CD基因转染到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通过RT-PCR、MTT方法和^(19)F-NMR波谱分析了 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转基因的肿瘤细胞SWCD_2 中表达CD基因,对前药 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较亲本肿瘤细胞 SW1116明显增高,50%细胞生长抑制率(IC_(50))为 66 μmol/L,而 SW1116细胞IC_(50)为16 mmol/L。^(19)F-NMR波谱分析显示,转导CD基因细胞在774μmol/L 5-FC浓度培养24 h后的样品,在δ-91.7和δ-93.3显示了2个双峰,分别是5-FC和5-氟尿嘧啶(5-FU)的^(19)F-NMR的信号,提示5-FU是 SWCD_2细胞内的 CD酶催化 5-FC的代谢产物。这些结果表明^(19)F-NMR分析是一种能够用于检测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的新方法,它将有助于对临床基因治疗方案实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细胞 基因治疗 5-氟胞嘧啶 CD基因 19^F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32)P-胶体治疗肝脏血管瘤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丽敏 张文书 +1 位作者 王春香 孙玉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核素治疗肝脏血管瘤的方法与疗效。材料和方法 :3 0例肝脏血管瘤 (其中 7例多病灶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 ,瘤内注射3 2 P 胶体 ,2 9.6~ 3 88MBq (0 .8~ 10 .5mCi) ,单点或多点分次治疗。结果 :共穿刺5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核素治疗肝脏血管瘤的方法与疗效。材料和方法 :3 0例肝脏血管瘤 (其中 7例多病灶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 ,瘤内注射3 2 P 胶体 ,2 9.6~ 3 88MBq (0 .8~ 10 .5mCi) ,单点或多点分次治疗。结果 :共穿刺5 3次 ,病灶累积辐射吸收剂量 3 0 2~ 183 4Gy ;8~ 2 0个月后 ,临床及超声证实痊愈 9例 ,显效 16例 ,有效 5例 ,无无效病例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瘤内3 2 P 胶体注射是治疗肝脏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治疗 肝脏血管瘤 ^32P-胶体
下载PDF
转移癌性骨痛^(153)Sm-EDTMP姑息治疗无效病例分析
4
作者 曹丽敏 田嘉禾 +2 位作者 张锦明 何义杰 欧阳巧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分析153SmEDTMP 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的无效病例,以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材料与方法:从30个月内收集的124 例中,比较有效及无效组的病种、治疗方法、临床情况、年龄、性别等因素,以SAS 软件进行成... 目的:分析153SmEDTMP 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的无效病例,以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材料与方法:从30个月内收集的124 例中,比较有效及无效组的病种、治疗方法、临床情况、年龄、性别等因素,以SAS 软件进行成组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无效的22 例中男性占91 % (20 例) ,肺癌比重大(13 例) ,患者的临床情况、治疗方法、全组年龄分布等与治疗效果无明确关系;肿瘤类型和性别与治疗效果相关; 肺癌组的性别和年龄与治疗效果相关。结论:153SmEDTMP 治疗时,肺癌,男性,和相对年轻者可能效果差。尽管机制不详,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估计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癌 钐153 EDTMP 止痛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