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韦晓雯 徐立宁 +2 位作者 刘朝阳 尹彤 高德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27例SLE并发VTE的患者入血栓组,并募集同期27例与血栓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27例SLE并发VTE的患者入血栓组,并募集同期27例与血栓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相匹配的不伴有VTE的SLE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相关临床危险因素(血小板计数、免疫功能、补体、合并低蛋白血症、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肾性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及实验室诊断指标[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1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合并低蛋白血症(70.37%)、狼疮肾炎(74.07%)、肾功能不全(70.37%)、肾病综合征(55.56%)、肾性高血压(66.67%)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3,0.000,0.000,0.027,O.029)。血栓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CRP(7.19±9.23)mg/L和D.二聚体(6.32±5.75)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4,0.000)。结论低蛋白血症、狼疮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及肾性高血压可能是SLE合并VTE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CRP及D-二聚体可能成为SLE合并VTE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临床危险因素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人胎盘来源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卢文宁 吕双红 +2 位作者 段翠密 郝彤 李德雪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5-238,242,共5页
目的从人胎盘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并观察其改善大鼠心梗模型心功能的能力。方法用酶消化法自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并以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鉴定。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从骨髓中分选出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 目的从人胎盘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评价其生物学特性并观察其改善大鼠心梗模型心功能的能力。方法用酶消化法自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并以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鉴定。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从骨髓中分选出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将两种来源细胞进行大鼠心梗模型移植,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结果人胎盘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并且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似的改善心梗后心功能的能力。结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是心肌组织工程良好前景的种子细胞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3
作者 王子婧 钱智勇 +1 位作者 郭希民 高德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624-629,共6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 PDGF-C)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VECs)及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和MSCs,应用细胞直接计数法、噻唑蓝比色法( MTT法)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 PDGF-C)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VECs)及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和MSCs,应用细胞直接计数法、噻唑蓝比色法( MTT法)评价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PDGF-C能明显刺激VECs和MSCs的增殖,增加两种细胞S期细胞的比例,对VECs增殖呈剂量依赖关系,对MSCs的促增殖作用在20μg/L达高峰。同时,PDGF-C促进VECs和MSCs的迁移能力,对MSCs迁移作用强于VECs。结论 PDGF-C可促进培养的VECs、MSCs的增殖与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迁移
下载PDF
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凡 甄晓静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老年手术患者采取预防DVT的干预性护理措施,监测DVT发生情况及血浆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47例患者中,2例发生DVT,45例痊愈出院;8项血浆凝血指标中,除血...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老年手术患者采取预防DVT的干预性护理措施,监测DVT发生情况及血浆凝血指标变化。结果 47例患者中,2例发生DVT,45例痊愈出院;8项血浆凝血指标中,除血浆D-二聚体含量手术前后均高于正常值外,其余7项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术后高于术前(P<0.01)。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采取预防DVT的干预性护理措施,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手术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对干细胞心肌梗死修复移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文宁 谢晓华 +3 位作者 段翠密 吕双红 徐斌 李德雪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应用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液态支架材料联合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进行心肌内注射,观察其对细胞滞留、存活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1)分离... 目的:应用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液态支架材料联合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进行心肌内注射,观察其对细胞滞留、存活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1)分离、培养、扩增人PMSCs备用;(2)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注射FG,观察其在心肌梗死区域存留及降解情况;(3)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BS组)、FG组、PMSCs+PBS组、PMSCs+FG组,对移植24h后细胞滞留、4周后细胞的存活及局部新生血管的密度进行测量。结果:(1)FG组织相容性好,心肌内降解时间1周左右。(2)PMSCs+FG组细胞24h滞留率显著增高,4周存活细胞数量显著增高、心肌梗死区域新生血管密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可注射性纤维蛋白胶可以提高移植细胞在心肌梗死部位的滞留及存活,发挥微环境调控作用并刺激心肌梗死部位微血管生成,是良好的可注射性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干细胞移植 心室功能 纤维蛋白组织黏着剂 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