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体胃内细菌数量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鸣
吴本俨
+1 位作者
宫媛
徐雅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研究人体胃内细菌数量与胃内pH值、年龄、萎缩、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胃镜下取胃液测胃液pH值,取胃组织做病理检查、检测H.pylori感染,并做需氧及厌氧细...
目的研究人体胃内细菌数量与胃内pH值、年龄、萎缩、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胃镜下取胃液测胃液pH值,取胃组织做病理检查、检测H.pylori感染,并做需氧及厌氧细菌培养,计数胃组织细菌培养数量。结果需氧条件下,人体胃内细菌培养数量随胃内pH值的增高而升高(P=0.032),而与性别、年龄、糖尿病、H.pylori感染及萎缩性胃炎无关(P>0.05)。厌氧条件下,细菌培养数量随胃内pH值增高(P=0.001)与糖尿病的加重(P=0.027)而增多,如伴有H.pylori感染(P=0.033),则胃内厌氧培养细菌数减少。结论需氧条件下,人体胃内细菌培养的数量与胃内pH值相关。厌氧条件下,细菌培养数与胃内pH值、糖尿病及H.pylori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酸
细菌过度生长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人胃内菌群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鸣
吴本俨
+1 位作者
宫媛
徐雅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891-895,共5页
目的研究人体胃内菌群,探讨老年与非老年人胃内菌群的差异。方法选择67例无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17例。年龄≥60岁53例,<60岁14例。胃镜下取胃组织及胃液,测胃液pH,并做胃组织需氧、厌氧细菌培养及真...
目的研究人体胃内菌群,探讨老年与非老年人胃内菌群的差异。方法选择67例无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17例。年龄≥60岁53例,<60岁14例。胃镜下取胃组织及胃液,测胃液pH,并做胃组织需氧、厌氧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计数胃组织细菌培养数量。16SrRNA法鉴定胃组织细菌种类。真菌的鉴定按微生物科常规菌种方法鉴定。结果老年人中胃内需氧细菌培养阳性为23例(48.93%),12例(25.53%)胃内需氧菌培养>1×105CFU/g;厌氧细菌培养阳性为22例(46.81%),12例(25.53%)胃内厌氧菌培养>1×105CFU/g。非老年人中需氧细菌培养阳性为4例(28.57%),1例(7.14%)胃内需氧菌培养>1×105CFU/g;厌氧细菌培养阳性为4例(28.57%),1例(7.14%)胃内厌氧菌培养>1×105CFU/g。但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细菌培养>1×105CFU/g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仅1例老年人胃组织分离出真菌,为白色念珠菌。胃内共分离出细菌6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1株(44.93%),革兰阳性杆菌12株(17.39%),革兰阴性球菌11株(15.94%),革兰阴性杆菌15株(21.74%)。需氧菌13株(18.84%),需氧兼性厌氧菌54株(78.26%),专性厌氧菌2株(2.90%)。老年人胃内常见的细菌是: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奈瑟菌;非老年人胃内常见的细菌是: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为口咽部和胃肠道常见菌群,部分为条件致病菌。结论约46%~48%的老年人胃内细菌培养阳性,约25%的老年人有胃内细菌过度生长(>1×105CFU/g)。约28%的非老年人胃内细菌培养阳性,约7%的非老年人有胃内细菌过度生长。老年人胃内菌群分布与非老年人相似,为口咽部和胃肠道常见菌群,部分为条件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胃
微生态
衰老
原文传递
不同评分系统对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后评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文亚坤
孙宝君
龚美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710,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价评分(SOFA评分)和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评分)3种评分系统对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1周、4周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260例老年导...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价评分(SOFA评分)和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评分)3种评分系统对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1周、4周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260例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整理感染前24h(Day-1)、感染后24h(Day1)的APACHE-Ⅱ、SOFA、SAPS-Ⅱ评分,比较不同时间节点(1周、4周)各个评分系统死亡组与生存组的评分差异,绘制ROC曲线,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评分系统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88.6+5.8)岁,感染前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SAPS-Ⅱ评分在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周、4周的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01),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49、0.878、0.786、0.887、0.843、0.867)、(0.805、0.829、0.789、0.850、0.794、0.817)。结论对于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周内预后评估,感染前24小时评分优于感染24小时评分,SOFA评分优于APACHE-Ⅱ评分及SAPS-Ⅱ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后评估
APACHE-Ⅱ评分
SOFA评分
SAPS-Ⅱ评分
原文传递
题名
人体胃内细菌数量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鸣
吴本俨
宫媛
徐雅萍
机构
空军总
医院
消化内
科
解放军总医院
南
楼
消化
科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微生物科
出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49-251,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人体胃内细菌数量与胃内pH值、年龄、萎缩、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胃镜下取胃液测胃液pH值,取胃组织做病理检查、检测H.pylori感染,并做需氧及厌氧细菌培养,计数胃组织细菌培养数量。结果需氧条件下,人体胃内细菌培养数量随胃内pH值的增高而升高(P=0.032),而与性别、年龄、糖尿病、H.pylori感染及萎缩性胃炎无关(P>0.05)。厌氧条件下,细菌培养数量随胃内pH值增高(P=0.001)与糖尿病的加重(P=0.027)而增多,如伴有H.pylori感染(P=0.033),则胃内厌氧培养细菌数减少。结论需氧条件下,人体胃内细菌培养的数量与胃内pH值相关。厌氧条件下,细菌培养数与胃内pH值、糖尿病及H.pylori感染相关。
关键词
胃酸
细菌过度生长
幽门螺杆菌
Keywords
Gastric acid Bacterial overgrowth Helicobacter pylori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人胃内菌群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鸣
吴本俨
宫媛
徐雅萍
机构
空军总
医院
消化内
科
解放军总医院
南
楼
消化
科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微生物科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891-895,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人体胃内菌群,探讨老年与非老年人胃内菌群的差异。方法选择67例无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17例。年龄≥60岁53例,<60岁14例。胃镜下取胃组织及胃液,测胃液pH,并做胃组织需氧、厌氧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计数胃组织细菌培养数量。16SrRNA法鉴定胃组织细菌种类。真菌的鉴定按微生物科常规菌种方法鉴定。结果老年人中胃内需氧细菌培养阳性为23例(48.93%),12例(25.53%)胃内需氧菌培养>1×105CFU/g;厌氧细菌培养阳性为22例(46.81%),12例(25.53%)胃内厌氧菌培养>1×105CFU/g。非老年人中需氧细菌培养阳性为4例(28.57%),1例(7.14%)胃内需氧菌培养>1×105CFU/g;厌氧细菌培养阳性为4例(28.57%),1例(7.14%)胃内厌氧菌培养>1×105CFU/g。但老年人与非老年人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及细菌培养>1×105CFU/g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仅1例老年人胃组织分离出真菌,为白色念珠菌。胃内共分离出细菌6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1株(44.93%),革兰阳性杆菌12株(17.39%),革兰阴性球菌11株(15.94%),革兰阴性杆菌15株(21.74%)。需氧菌13株(18.84%),需氧兼性厌氧菌54株(78.26%),专性厌氧菌2株(2.90%)。老年人胃内常见的细菌是: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奈瑟菌;非老年人胃内常见的细菌是: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为口咽部和胃肠道常见菌群,部分为条件致病菌。结论约46%~48%的老年人胃内细菌培养阳性,约25%的老年人有胃内细菌过度生长(>1×105CFU/g)。约28%的非老年人胃内细菌培养阳性,约7%的非老年人有胃内细菌过度生长。老年人胃内菌群分布与非老年人相似,为口咽部和胃肠道常见菌群,部分为条件致病菌。
关键词
人体
胃
微生态
衰老
Keywords
Human
Stomach
Microflora
Aging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评分系统对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后评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文亚坤
孙宝君
龚美亮
机构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北京潞河
医院
呼吸
科
解放军总医院
南
楼
呼吸
科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微生物科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710,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价评分(SOFA评分)和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评分)3种评分系统对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1周、4周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260例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整理感染前24h(Day-1)、感染后24h(Day1)的APACHE-Ⅱ、SOFA、SAPS-Ⅱ评分,比较不同时间节点(1周、4周)各个评分系统死亡组与生存组的评分差异,绘制ROC曲线,通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评分系统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88.6+5.8)岁,感染前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SAPS-Ⅱ评分在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周、4周的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均存在差异性(P<0.001),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49、0.878、0.786、0.887、0.843、0.867)、(0.805、0.829、0.789、0.850、0.794、0.817)。结论对于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周内预后评估,感染前24小时评分优于感染24小时评分,SOFA评分优于APACHE-Ⅱ评分及SAPS-Ⅱ评分。
关键词
老年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后评估
APACHE-Ⅱ评分
SOFA评分
SAPS-Ⅱ评分
Keywords
The elderly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Evaluation of prognosis
APACHE-Ⅱ score
SOFA score
SAPS-Ⅱ score
分类号
R63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体胃内细菌数量相关因素分析
朱鸣
吴本俨
宫媛
徐雅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年人胃内菌群研究
朱鸣
吴本俨
宫媛
徐雅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
1
原文传递
3
不同评分系统对老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后评估的比较研究
文亚坤
孙宝君
龚美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