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虹 勇琴歌 侯惠如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79-480,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 目的回顾性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实践,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由原来的10.6%降低至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0,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心血管内科 高龄患者 静脉输液外渗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3
2
作者 邵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28-30,36,共4页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的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对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分别于实施前后采用疾病感知问卷(Chinese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revise...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的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对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分别于实施前后采用疾病感知问卷(Chinese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revised edition,CIPQ-R)修订版对其测评。结果协同护理实施后,患者疾病感知各因子的得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疾病感知 协同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身心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用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效果。方法首先抽取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进行入组前测评,然后实施中西医结合身心干预,即治疗性...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用于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效果。方法首先抽取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进行入组前测评,然后实施中西医结合身心干预,即治疗性心理沟通+特效穴位灸疗按摩。干预3个月后,用上述量表重复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t=9.020,7.502)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身心干预对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身心干预 焦虑 抑郁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信心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会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对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首先采用SAS和SDS以及SES三种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自信心状态,然后将患者分为8个小组,每组10人,按照程序,系统规范...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信心的影响。方法:对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首先采用SAS和SDS以及SES三种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自信心状态,然后将患者分为8个小组,每组10人,按照程序,系统规范地设计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主题、步骤、内容和技术,逐项实施。每周辅导1次,每次2h,共辅导8周。活动结束后,采用上述三种量表对患者重复施测,前后两次的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χ2检验)。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得分明显降低,自信心测评得分明显提高,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团体心理辅导后,不良情绪状态患者例数均较团体心理辅导前大大减少,情绪恢复正常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多。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明显改善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恢复健康的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自信心 团体心理辅导
下载PDF
循证护理模式在高龄难治性高血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申琳 史艳丽 +1 位作者 潘剑雪 白永怿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0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24例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108例)和循证护理组(116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对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24例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108例)和循证护理组(116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住院4周后,循证护理组体重控制、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心理状况改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改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老年人 护理研究
下载PDF
循证护理模式在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申琳 苏怡 +1 位作者 金岚 白永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260例,男性184例,女性76例,年龄80~97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和循证组(152例)。对...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260例,男性184例,女性76例,年龄80~97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和循证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循证组从合理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增强遵医行为等方面进行循证护理。4周时比较两组对疾病认知较好、体重控制较好、生活习惯较好、心理状况较好、遵医行为较好比例及血脂水平。结果对照组与循证组采用不同护理模式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循证组体重控制较好的比例(5.6%vs.20.7%)、生活习惯较好的比例(3.7%vs.31.0%)、遵医行为较好的比例(11.1%vs.41.4%)、心理状况较好的比例(3.7%vs.32.8%)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疾病认知较好的比例(0%vs.6.9%)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循证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通过查阅资料,针对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改善了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血脂水平和疾病认知、生活习惯、遵医行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高龄 下肢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两种经外周中心静脉留置方法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佳 勇琴歌 +1 位作者 侯惠如 李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留置方法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行PICC的高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盲穿技术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尖端到位率、7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出血情况、导...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留置方法在高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行PICC的高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盲穿技术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尖端到位率、7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出血情况、导管堵塞情况、置管后舒适度、穿刺时痛苦度及护士对两种置管的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别。结果超声引导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盲穿技术组,7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堵塞情况低于盲穿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尖端到位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穿刺时患者的疼痛度低于盲穿技术组,置管后患者舒适度高于盲穿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能明显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堵管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置管后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高龄患者
下载PDF
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首次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接受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申琳 勇琴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7期147-149,共3页
目的了解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首次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接受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促进PICC置管在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参考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对182例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PICC置管问... 目的了解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首次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接受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促进PICC置管在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参考文献,设计调查问卷,对182例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PICC置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PICC的接受情况、年龄、穿刺技术、穿刺疼痛、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态度、影响日常生活和院外导管维护等多个因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结果接受PICC置管患者116例,未接受PICC置管患者66例。穿刺技术、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态度、病程分段及院外导管维护5个因素入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66例患者不接受PICC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日常生活、不易维护、并发症和治疗态度。结论提高PICC置管技术,进行科学的宣传,消除患者疑虑,在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推广PICC,让更多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受益于PI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多器官功能障碍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接受度
下载PDF
中医情志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毛丽 马雅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55-356,共2页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100例,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进行入组前测评.该量表包括身体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因素3个维度.采用l~5分评分制,得分越高显示病人负担感越重....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100例,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进行入组前测评.该量表包括身体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因素3个维度.采用l~5分评分制,得分越高显示病人负担感越重.最后的统计指标为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然后实施中医情志干预,主要包括:静神法、舒神法、情志相胜法、移神法、养神法、养性法.实施干预8周后采用上述量表重复测试,观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改善情况.结果 中医情志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11.210,9.430,7.301;均P<0.01).结论 实施中医情志干预,可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自我感受负担 中医情志干预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下载PDF
高龄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的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瑞丽 勇琴歌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 护理 卧位 老年人 改变体位 临床类型 高龄患者
下载PDF
解决问题技能干预对提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
11
作者 邵燕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解决问题技能干预对提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方法:被试对象100例,采用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进行入组测评。该量表共28个条目,包含4个分量表(4个维度):即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营养、运动。... 目的:观察解决问题技能干预对提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方法:被试对象100例,采用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进行入组测评。该量表共28个条目,包含4个分量表(4个维度):即健康责任、心理安适、营养、运动。问卷采用予0~4级计分,总分为0~112分,得分愈高代表自觉执行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越高。然后给予问题解决技能干预,步骤分为:明确问题、生成可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决策、实施计划并评估结果。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的疾病认知误区进行干预;对患者缺乏应对所患疾病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信心进行干预;对不良行为方式进行干预;针对不良心理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重复测试,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改变。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解决问题技能干预后,患者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各维度测评结果较干预前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解决问题技能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 问题解决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