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冲击波疗法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丽 付小兵 瓮长水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慢性创面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己经成为严重降低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的重要慢病,也是目前创伤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2]。冲击波(shock wave,SW)是一种通过高速运动导致介质急剧压缩、聚集而产生的机械... 慢性创面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己经成为严重降低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的重要慢病,也是目前创伤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2]。冲击波(shock wave,SW)是一种通过高速运动导致介质急剧压缩、聚集而产生的机械能量波,同时具有声学特性和力学特性。初步证实,作为能量医学和物理治疗的重要构成,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疗法 机械能量 EXTRACORPOREAL 家庭负担 声学特性 物理治疗 局部炎症反应 祖细胞 局部微循环 新血管形成
下载PDF
有关我国再生医学研究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付小兵 《感染.炎症.修复》 2010年第1期4-5,共2页
组织再生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许多大学、医院、研究机构以及公司等都涉足于这个领域,标志着一个多学科、跨专业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再生医学研究正在逐步形成。从学术层面来看,我国科学家在再生医学基础研究的... 组织再生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许多大学、医院、研究机构以及公司等都涉足于这个领域,标志着一个多学科、跨专业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再生医学研究正在逐步形成。从学术层面来看,我国科学家在再生医学基础研究的某些领域已有明显突破,如证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利用维生素C提高iPS产生率以及有关表皮细胞通过去分化途径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现象的发现等都在国际重要杂志发表了相关结果,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再生 医学研究 医学基础研究 多能干细胞 表皮干细胞 研究机构 分化途径 表皮细胞
下载PDF
199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评介——免疫系统机理研究
3
作者 陈钰 杨舸 《科学》 1997年第3期62-62,共1页
瑞典皇家科学院把199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的多尔蒂(Peter C.Doherty)和瑞士的津克耐格尔(Rolf M.Zinkernagel)以表彰他们在免疫系统机理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多尔蒂现任美国费城威斯特研究所和圣朱得儿科研究所教... 瑞典皇家科学院把199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的多尔蒂(Peter C.Doherty)和瑞士的津克耐格尔(Rolf M.Zinkernagel)以表彰他们在免疫系统机理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多尔蒂现任美国费城威斯特研究所和圣朱得儿科研究所教授。他与津克耐格尔花了23年的时间终于弄清楚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清除这些细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免疫机理 研究
下载PDF
APA微囊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隔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崇辉 薛毅珑 +4 位作者 罗芸 李新建 李雁凌 刘成贵 潘长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9-261,共3页
测定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隔离效应。方法 :将NK细胞和IL 2、TNF α的活性测定方法用于微囊免疫隔离效果的评价。结果 :NK细胞对微囊化K5 6 2靶细胞的细胞毒实验表明 ,微囊可有效地保护囊内... 测定海藻酸钠 多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微囊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隔离效应。方法 :将NK细胞和IL 2、TNF α的活性测定方法用于微囊免疫隔离效果的评价。结果 :NK细胞对微囊化K5 6 2靶细胞的细胞毒实验表明 ,微囊可有效地保护囊内细胞不受NK细胞的杀伤作用 ;IL 2 (15 .4kD)和TNF α (5 1kD)可通过微囊膜进入囊内 ,并分别支持囊内IL 2依赖细胞的生存以及对微囊内的L92 9靶细胞发挥杀伤作用。结论 :APA微囊可有效地隔离细胞免疫排斥反应 ,但某些细胞因子可通过微囊膜 ,成为影响微囊化细胞在宿主体内生存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隔离 细胞因子 微囊化细胞移植 APA微囊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晓艳 付小兵 +2 位作者 伊海英 刘惠玲 孙同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03-2007,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细胞体外去分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HEKa细胞体外培养6~7代时开始出现老化迹象,细胞体积膨大,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加入浓度为100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诱导液分别培养6、12、24、48、72h后,MTT法检测bFGF对表皮细胞体外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RT-PCR法检测bFGF诱导培养后,表皮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的改变。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100ng/ml,诱导时间为36~48h为诱导表皮细胞去分化的最佳实验条件。在bFGF的作用之下,老化的HEKa细胞周围开始出现新生的表皮干细胞样克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中β1整合素、CK19、CK14的表达增强,而CK10作为终末分化细胞的标志,在bFGF诱导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检测分析显示bFGF作用后,实验组CK19表达阳性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分别为74.77%和15.74%);CK14表达阳性的细胞也由原来的67.26%增加至被检测细胞总数的87.14%。而bFGF诱导作用后,被检测细胞中表达CK10阳性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4.56%和98.56%)。此外,RT-PCR检测结果同样再次支持了表皮细胞去分化的理论。在bFGF诱导组中,β1整合素、CK19、CK14mRNA转录水平明显上调,而CK10mRNA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bFGF能够在体外诱导表皮细胞逆转分化形成幼稚型表皮前体干细胞,但其涉及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去分化 干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流式细胞检测 MTT RT—PCR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3
6
作者 刘军 匡培根 +3 位作者 李斌 吴卫平 张风英 刘结晓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丹参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它能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有关。方法SD大鼠大脑中动脉(MCA)栓塞2h再灌注1h后,给予丹参(15g/kg,ip)或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S),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测量... 目的进一步了解丹参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它能抑制白细胞的粘附有关。方法SD大鼠大脑中动脉(MCA)栓塞2h再灌注1h后,给予丹参(15g/kg,ip)或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NS),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测量给药或NS后1h、6h、12h脑缺血区的血流量及12h外周血中白细胞表面CD18、CD11b免疫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24h后行脑组织HE染色。结果丹参明显增加缺血侧MCA分布区血流量,降低外周血中白细胞CD18及CD11b免疫阳性细胞数,抑制MCA缺血区白细胞浸润及神经元的坏死。结论丹参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封闭外周血中白细胞粘附分子结合位点,抑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血流量 白细胞聚集 丹参
下载PDF
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洋 包尔宁 +6 位作者 杨波 卢学春 朱宏丽 韩为东 王瑶 代汉仁 姚善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87-792,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集6例老年M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刺激因子培养,诱导成...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集6例老年M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刺激因子培养,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天为1个疗程。观察CIK细胞回输后患者体内效应细胞的比例变化、不良反应以及对感染的发生、血红蛋白水平和对输血依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有效地减少了MDS患者感染的发生,缩短了高热时间。在疾病稳定期,CIK细胞输注可减少红细胞的输注量,稳定血红蛋白水平,但不能改变MDS向高危亚型转化的自然病程。结论 :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老年人MD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人 细胞输注
下载PDF
免疫功能检测对评估细胞因子诱导的自体杀伤细胞治疗老年血液肿瘤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蔡力力 杨波 +6 位作者 卢学春 朱宏丽 韩为东 王瑶 刘洋 代汉仁 姚善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50-1255,共6页
本研究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自体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输注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采集2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重组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 本研究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自体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输注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采集2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重组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细胞数为(2-3)×109个,回输后第1-10天应用IL-2 100万单位/天,皮下注射。28天为1个疗程,共完成了136个周期的自体CIK细胞输注。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合肿瘤相关生物学指标、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表明,14例接受8个疗程的CIK细胞输注,6例接受4个疗程的输注,回输后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β2微球蛋白、LDH水平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11例达完全缓解,7例达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结论:自体CIK细胞输注可提高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造血系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白介素-1β及其受体拮抗蛋白在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颜光涛 郝秀华 +4 位作者 薛辉 王录焕 李英丽 石丽萍 张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710-713,共4页
目的 :探讨肠缺血再灌注 ( I/R)损伤时肺损伤的机制和白介素 1β及其受体拮抗蛋白 ( IL 1ra)的作用。方法 :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造成 I/R损伤模型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损伤前后和各处理组血液、肺组织灌洗液中 IL 1β和 IL 1ra... 目的 :探讨肠缺血再灌注 ( I/R)损伤时肺损伤的机制和白介素 1β及其受体拮抗蛋白 ( IL 1ra)的作用。方法 :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造成 I/R损伤模型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损伤前后和各处理组血液、肺组织灌洗液中 IL 1β和 IL 1ra水平。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法测定肺组织中 IL 1β和IL 1ra m RNA的表达含量。经光镜和电镜观察肺局部白细胞浸润及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I/R损伤后 6小时血液中 IL 1β和 IL 1ra有所增加 ,损伤组 IL 1β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而 IL 1ra不明显 ;但损伤组和对照组IL 1ra伤后 6小时比伤前自身对照组均明显增加。损伤组肺灌洗液中 IL 1β明显增多 ,而 IL 1ra不明显。肺组织中 IL 1β的 m RNA在损伤后表达明显增加 ,而 IL 1r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经非特异性磷脂酶 A2( PLA2 )阻断剂 (氯喹和三氟拉嗪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阻断剂 SR2 7417A、环氧化酶抑制剂消炎痛以及抗氧化剂愈创木酸等处理后 ,血清、肺灌洗液和肺组织中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肺内白细胞的聚集和浸润明显减少。结论 :IL 1β和 IL 1ra可能参与肠 I/R介导的急性肺损伤 ,并且和局部 PL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Β 白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 肺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亚健康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0
作者 袁云娥 吴小苏 谭燕 《中国医院》 2004年第4期55-59,共5页
本文对亚健康概念、范畴、亚健康状态和表现及对人体健康危害、如何维护等方面进行文献资料复习整理和综述,对亚健康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亚健康 睡眠障碍 危害 人际关系 原因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洋 杨波 +10 位作者 蔡力力 冉海红 于睿莉 迟小华 朱宏丽 李素霞 刘洋 王瑶 韩为东 姚善谦 卢学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 d为1个疗程。...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感染发生、血红蛋白和输血依赖以及对自然病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例患者共接受46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治疗,回输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CIK细胞治疗可以有效减少AML患者的感染发生(P<0.05),缩短高热持续时间(P<0.05);在疾病稳定期,CIK细胞输注可以减少患者红细胞的输注量(P<0.05),稳定血红蛋白水平;CIK细胞输注虽不能改变病程的转归,但在患者疾病进展期以及终末期,采用化疗联合CIK治疗可使患者病情一度平稳,延长生存时间。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对本组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化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老年人
下载PDF
瘦素保护脓毒症后肾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光涛 薛辉 +3 位作者 林季 郝秀华 张凯 王录焕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5-667,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对肾功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瘦素(Leptin)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尿酸(UA)以及肾组织匀浆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黄嘌呤氧化... 目的观察脓毒症对肾功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瘦素(Leptin)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尿酸(UA)以及肾组织匀浆液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与自由基合成、解毒和嘌呤生成代谢相关的酶活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组织匀浆液中Leptin水平,同时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腹腔内注射Leptin(0.08mg/kg)和消炎痛(8mg/kg)可分别降低脓毒症后12h时血清UA水平〔分别为(295.79±80.86)μmol/L和(281.78±46.35)μmol/L,脓毒症组为(474.03±75.22)μmol/L〕;Leptin保护组脓毒症后12h和消炎痛保护组脓毒症后6h肾组织Leptin水平〔分别为(196.00±134.30)μg/g和(169.30±132.00)μg/g〕亦显著高于脓毒症组〔(61.65±27.29)μg/g〕。而Leptin和消炎痛保护后6h和12h对肾组织MPO、GST、XOD和SOD等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结果并非完全抑制或促进。从总体上分析,Leptin和消炎痛有促进氧自由基清除和灭活的功能。结论低剂量Leptin可能对脓毒症后肾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同消炎痛相似,与清除和灭活肾组织中氧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脓毒症 肾功能 髓过氧化物酶 免疫分析
下载PDF
试管固相RIA和IRMA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振甲 陈素娟 +1 位作者 王录焕 陈泮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3-225,共3页
本文报告一种新型试管固相RIA和IRMA技术。先后建立了固相二抗测定β2-mG,固相一抗法测定AFP和双位点夹心法测定CEA。实现了分析技术一步法。本法操作十分简便,不加分离剂和离心程序,不受温度影响,便于组装试剂盒及临床大量样品的检测... 本文报告一种新型试管固相RIA和IRMA技术。先后建立了固相二抗测定β2-mG,固相一抗法测定AFP和双位点夹心法测定CEA。实现了分析技术一步法。本法操作十分简便,不加分离剂和离心程序,不受温度影响,便于组装试剂盒及临床大量样品的检测。这一技术的改进成功为我国放免试剂盒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测定 试管固相技术 IRMA AEP CEA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砷的致癌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光明 赵军平 +1 位作者 姚孝元 戚其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5-307,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DNA甲基化 致癌机制
下载PDF
重视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在皮肤修复与再生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概述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学机制的变化对皮肤修复的影响,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合,确定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在皮肤修复中的作用。结果皮... 目的概述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学机制的变化对皮肤修复的影响,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合,确定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在皮肤修复中的作用。结果皮肤作为神经依赖性器官、内分泌器官及免疫器官,在皮肤损伤修复与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目前对这一领域研究较少,应加强相关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再生 神经支配 内分泌器官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韩为东 母义明 +4 位作者 宋海静 卢学春 徐周敏 李续建 于力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 :鉴定LRP16基因的表达调控途径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对LRP16基因进行启动子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和信息学角度的SAGE(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谱分析 ,提示雌激素对其可能具有转录调控作用。为证实这一作用 ,构建了LRP16... 目的 :鉴定LRP16基因的表达调控途径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对LRP16基因进行启动子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和信息学角度的SAGE(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谱分析 ,提示雌激素对其可能具有转录调控作用。为证实这一作用 ,构建了LRP16基因启动子序列 (2 6kb)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子 (pS0 ) ,并与雌激素受体α和β(ERα ,ERβ)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COS 7和MCF 7细胞 ,加入雌二醇 (β E2 )培养 ,luciferaseassay方法测定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报告子 pS0 与ERα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非共转染组及 pS0 /ERβ表达载体共转染组显著升高 ,并且在两种细胞中的升高幅度接近。结论 :LRP16是受雌激素调控的一个新识别的靶基因 ,具体调控途径由雌激素变构激活的ERα直接介导 ,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LRP16 基因表达调控 雌二醇 荧光素酶 活性
下载PDF
胚胎组织提取液影响表皮干细胞表型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晓艳 付小兵 +2 位作者 盛志勇 张翠萍 孙同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3-887,共5页
目的:模拟表皮干细胞周围生态微环境,研究表皮干细胞在此环境中的表型变化,表皮干细胞微环境在表皮干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观察其形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及免疫荧光检测。制备小鼠胚... 目的:模拟表皮干细胞周围生态微环境,研究表皮干细胞在此环境中的表型变化,表皮干细胞微环境在表皮干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观察其形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及免疫荧光检测。制备小鼠胚胎组织匀浆液,荧光活细胞示踪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胚胎组织提取液对表皮干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的表皮基底层干细胞表达α6、β1整合素、K19、K14、p63、Nes-tin、PCNA为阳性,而K10不表达。激光共聚焦检测显示α6整合素和CD71在表皮干细胞中的分布存在着区域性差异。此外,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胚胎组织提取液作用后α6+CD71-表达细胞由细胞总数的22.49%减少至10.92%,而α6+CD71+、α6-CD71+表达细胞则分别由诱导前的62.29%及0.19%增加至诱导后的68.34%及4.51%。RT-PCR结果表明胚胎组织提取液作用后,表皮干细胞中β1整合素、K19、K10表达增强,而K14表达减弱。结论:Ⅳ型胶原黏附法分离的表皮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点。α6整合素、CD71在表皮干细胞中分布的区域差异及CD71表达位点的空间变化可以作为区分表皮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标志之一。胚胎组织提取液对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促进作用。胚胎组织提取液中的某些因子可能抑制了K14表达的TA细胞的终末分化,甚至诱导其发生逆向分化,导致诱导后K14的总体表达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抗体 单克隆 胚胎组织提取液
下载PDF
胎儿皮肤发育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伊海英 孙晓艳 +3 位作者 付小兵 任明姬 张广田 刘惠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的表达及分布,探索FGFR2在皮肤发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S-P法检测FGFR2的表达...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的表达及分布,探索FGFR2在皮肤发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S-P法检测FGFR2的表达。结果胚胎发育期FGFR2在表皮细胞表达较弱,甚至呈阴性表达。表皮分层期时,表皮层开始增厚,并可见毛囊的初级原基;FGFR2在表皮层和毛囊初级原基内呈弱阳性表达。毛囊形成期时,毛囊的结构初步形成,体积细小,形态幼稚;FGFR2主要在毛母质细胞内表达,并且随着胎龄增加,表达范围逐渐扩大,表达量逐渐增多。毛囊发育成熟期后,毛囊的结构发育相对成熟,FGFR2则在表皮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皮脂腺的导管部均有表达,尤其在毛母质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结论FGFR2在胎儿皮肤中的表达与分布与毛囊的发生、发育密切相关。FGFR2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定向分化形成终末组织功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FGFR2 免疫组织化学 再生
下载PDF
TECA-I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世峰 薛毅珑 +3 位作者 李新建 张佐云 王月峰 罗芸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 :评价经改进的 TECA I型生物人工肝脏支持系统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system ,BAL SS)治疗醋氨酚诱发急性肝衰竭 (acute liver failure,AL F)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次皮下注射醋氨酚的方法建立 AL F模型犬。分... 目的 :评价经改进的 TECA I型生物人工肝脏支持系统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system ,BAL SS)治疗醋氨酚诱发急性肝衰竭 (acute liver failure,AL F)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次皮下注射醋氨酚的方法建立 AL F模型犬。分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细胞并培养于 BAL SS中 ,对 AL F犬进行 6小时的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犬生理、生化和组织学的变化 ,与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注射醋氨酚 48小时后 ,可建立 AL F犬模型 ,模型成功率为 6 3.16 %。应用我们改进的酶消化法 ,平均从每只小型猪的肝脏可得到(0 .8~ 3.0 )× 10 1 0 个肝细胞且存活率较高。TECA I型 BAL SS对 AL F犬治疗后 ,血氨、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明显下降 ,支链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显著上升 ,其肝脏的病理改变得以修复 ,治疗后犬可长期存活 (>30日 )。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AL F犬病情持续恶化 ,并于治疗后 14.83~6 0 .0 0小时内死亡。结论 :此型 BAL SS能够迅速、安全、有效地暂时替代药物诱发的 AL F犬的肝脏功能 ,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BAL SS可望成为救治 AL F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急性 醋氨酚 生物人工肝 肝细胞 治疗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肝脏功能的改变及Leptin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颜光涛 薛辉 +3 位作者 林季 郝秀华 张凯 王录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对肝功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Leptin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盲肠结扎致脓毒症模型,设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Leptin保护组(腹腔内注射0.1 mg/kg Leptin)和消炎痛(吲哚美辛)保护组(腹腔内注射2 mg/kg... 目的:研究脓毒症对肝功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Leptin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盲肠结扎致脓毒症模型,设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Leptin保护组(腹腔内注射0.1 mg/kg Leptin)和消炎痛(吲哚美辛)保护组(腹腔内注射2 mg/kg消炎痛)。于脓毒症后6 h和12 h,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肝组织匀浆液中Leptin水平,采用96孔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与自由基合成、解毒和嘌呤生成代谢相关的酶的水平,同时以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伤后12 h血清ALT明显上升(P<0.05),6 h时无显著改变。Leptin保护组在12 h时可见ALT显著低于脓毒症组水平(P<0.05),消炎痛保护组在6 h和12 h时有ALT下降,但无显著差异。Leptin保护组和消炎痛保护组肝组织内MPO活性没有显著变化,但GST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P<0.05),同时XOD活性明显增加(P<0.05)。另外,脓毒症组肝内Leptin有下降趋势,Leptin保护组肝内Leptin水平有所恢复,而消炎痛保护组肝内Leptin水平也有所恢复,但在12 h时与脓毒症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eptin对脓毒症造成的肝功能损害有明显保护效应,其保护作用可能涉及肝细胞代谢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氧自由基形成和解毒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IN 脓毒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