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射病性凝血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1
作者 高领 项楚涵 +1 位作者 赵建辉 宋青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热射病(HS)是极其严重的热致疾病,其引发的凝血功能紊乱称为热射病性凝血病(HIC),HIC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危及生命。探究HIC的发病机制并实现HIC的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提高HS救治率的关键措施。本文综述了HIC发病... 热射病(HS)是极其严重的热致疾病,其引发的凝血功能紊乱称为热射病性凝血病(HIC),HIC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危及生命。探究HIC的发病机制并实现HIC的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提高HS救治率的关键措施。本文综述了HIC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推动HIC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性凝血病 诊断标准 发病机制 替代 抗凝
下载PDF
热射病的防治进展
2
作者 项楚涵 马骏 +1 位作者 徐凡 宋青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6期482-487,共6页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由暴露在热环境和(或)剧烈体力活动所致,是以核心体温急剧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高温天气频发,HS作为重症热致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各级医疗机构需采取贯...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由暴露在热环境和(或)剧烈体力活动所致,是以核心体温急剧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为典型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高温天气频发,HS作为重症热致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各级医疗机构需采取贯彻预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诊断标准 防治措施 预后 热射病性凝血病
下载PDF
劳力性中暑官兵热耐力重建技术方案(第1版)
3
作者 宋景春 宋青 +3 位作者 宁波 李海玲 高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官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训练极易发生劳力性中暑甚至热射病。劳力性中暑患病官兵在完成常规治疗后,其热耐力损伤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特制定劳力性中暑官兵热耐力重建技术方案,以期为发生劳力性中暑的... 官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训练极易发生劳力性中暑甚至热射病。劳力性中暑患病官兵在完成常规治疗后,其热耐力损伤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因此,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特制定劳力性中暑官兵热耐力重建技术方案,以期为发生劳力性中暑的官兵在医院进行热耐力重建提供保障。本文主要阐述劳力性中暑官兵热耐力重建的基本概念、技术要求、启动时机、实施评估及随访方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中暑 热耐力 军事医学 重建
下载PDF
军事训练防治中暑/热射病降温方法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宋青 +4 位作者 宁波 汪茜 赖斌 刘树元 李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1-878,共8页
在军事训练中,当生理热应激负载过度不能被及时纠正时,可发生中暑,严重者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这将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快速、有效、持续地降温是缓解过度热应激反应,防治中暑及热射病的关键措施。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基于近十几年来... 在军事训练中,当生理热应激负载过度不能被及时纠正时,可发生中暑,严重者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这将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快速、有效、持续地降温是缓解过度热应激反应,防治中暑及热射病的关键措施。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基于近十几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在中暑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最新证据,对军事训练全过程中的体温监测、预防性降温策略、治疗性降温策略等进行总结,并广泛征求了军内急诊及危重症专家意见,形成本共识,以期为军事训练中实施切实有效的温度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 中暑 热射病 降温 共识
下载PDF
热射病性凝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5
作者 宋景春 宋青 +7 位作者 张伟 刘树元 李维勤 周洲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37-1247,共11页
热射病是热损伤导致的致死性疾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射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是热射病致死的重要因素,迄今国内外尚无关于热射病性凝血病的诊疗规范。因此,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 热射病是热损伤导致的致死性疾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射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是热射病致死的重要因素,迄今国内外尚无关于热射病性凝血病的诊疗规范。因此,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此《热射病性凝血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热射病性凝血病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与评估、治疗及控制并发症等5部分,共15条推荐意见,以便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凝血病 诊断标准 抗凝 替代
下载PDF
食管癌相关炎症机制与食管癌抗炎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昭光 杨帆 千年松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食管癌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癌症,炎症通过各种机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讨论了食管癌相关炎症如何促进食管癌发生、发展,包括热源性炎症、食管炎症及巴雷特食管、肥胖所致的全身炎症、吸烟/饮酒/慢性炎症刺激、食管微... 食管癌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癌症,炎症通过各种机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讨论了食管癌相关炎症如何促进食管癌发生、发展,包括热源性炎症、食管炎症及巴雷特食管、肥胖所致的全身炎症、吸烟/饮酒/慢性炎症刺激、食管微生物失调诱导炎症、炎症信号通路和炎性介质的激活、炎症诱导基因组不稳定性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并讨论了抗炎与靶向抗炎在食管癌预防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就食管癌而言,这些领域的进展有望为这种致命疾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癌相关炎症 抗炎靶向治疗 炎症调节
下载PDF
不同靶目标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大鼠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杰 苗慧 +1 位作者 董静 陈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靶目标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44只,电刺激诱导大鼠室颤8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复苏8 min后给予电除颤。共有28只大鼠心肺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将大鼠随机分入4... 目的研究不同靶目标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44只,电刺激诱导大鼠室颤8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复苏8 min后给予电除颤。共有28只大鼠心肺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循环后,将大鼠随机分入4组:37℃常温组、35℃低温组、33℃低温组及28℃低温组,每组7只。立即采用物理降温方式降温至靶目标温度,低温治疗4 h后开始复温至(37.0±0.2)℃,继续观察72 h。低温治疗期间及复温后监测心肺复苏大鼠平均主动脉压(MAP)、心率、射血分数(EF),颊黏膜微循环血流(MBF)、血乳酸(Lac)、生存时间、生存率及神经系统缺陷评分(NDS)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复苏过程中,大鼠冠脉灌注压、电除颤次数、室颤-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治疗期间,28℃组大鼠心率最低,37℃组心率最高;低温组MAP及EF值高于常温组,其中33℃组及28℃组EF值(%)明显高于35℃组(63.8±6.1,67.8±8.4 vs.54.0±5.2,P<0.05);33℃组及35℃组Lac值明显低于37℃组及28℃组(P<0.05);低温组MBF值低于常温组,3个低温组间M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35℃组大鼠EF值(%)明显高于其他组(52.9±3.3 vs.46.9±6.2,38.5±7.5,35.8±7.3,P<0.05);33℃组及35℃组MBF值与28℃组比较明显恢复(2.8±0.4,2.4±0.5 vs.1.6±0.6,P<0.05),33℃组与35℃组MBF值无明显差异(P>0.05)。35℃组及33℃组生存时间、生存率、NDS评分明显优于37℃组及28℃组(P<0.05),35℃组与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目标温度为33℃及35℃的低温治疗可以保护心肺复苏后大鼠循环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35℃低温治疗可能是临床心跳骤停患者复苏后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低温 微循环 预后
下载PDF
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钟林翠 宋景春 +3 位作者 高燕 李庆华 李海玲 宋青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2期97-99,104,共4页
目的研究军队医院收治的中暑患者中热射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2021年3—11月收治的274例中暑患者,根据诊断分为热射病组(n=92)与非热射病组(n=182)。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肌酸... 目的研究军队医院收治的中暑患者中热射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4家军队医院急诊或重症医学科2021年3—11月收治的274例中暑患者,根据诊断分为热射病组(n=92)与非热射病组(n=182)。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凝血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热射病组比较,热射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凝血酶时间是热射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凝血酶时间判断热射病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可信区间0.63~0.76,P<0.001)。取凝血酶时间为17.4 s时,诊断热射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依次为0.61和0.70。当凝血酶时间>17.4 s时,热射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时间>17.4 s是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热射病 凝血酶时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D二聚体预测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窦建林 宋景春 +4 位作者 张玉想 高燕 李海玲 宋青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4期1100-1104,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预测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1年11月24家医院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77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入院2 h内的基本指标(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血小... 目的探讨D二聚体预测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1年11月24家医院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77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入院2 h内的基本指标(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常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酸激酶),以D二聚体是否>0.5μg/mL分为D二聚体正常组(n=176)和D二聚体升高组(n=101),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广义可加模型确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热射病发生率呈U型曲线关系。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患者发生热射病的显著因子[Crude model(D二聚体):OR 3.28(95%CI:1.95~5.52,P<0.001)]、[modelⅠ(D二聚体、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OR 2.21(95%CI:1.25~3.91,P=0.006)]、[modelⅡ(D二聚体、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OR 1.97(95%CI:1.02~3.82,P=0.045)]。结论高水平的D二聚体是中暑患者发生热射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中暑 热射病 危险因素 多中心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相关爆发性心肌炎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霈龙 朱海燕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717-720,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最重要进展之一。随着ICIs适应证的不断拓展及国内原研药相继进入临床,ICIs将用于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然而ICIs的严重不良反应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该文报道1例肝癌术后复发接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最重要进展之一。随着ICIs适应证的不断拓展及国内原研药相继进入临床,ICIs将用于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然而ICIs的严重不良反应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该文报道1例肝癌术后复发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引起爆发性心肌炎的病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肌酶升高,难治性心律失常,伴有肝损伤,呼吸衰竭等,虽经积极抢救最终死亡。该例提示ICIs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早期症状不典型,但疾病呈爆发性进展,需要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爆发性心肌炎 帕博利珠单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敌草快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
11
作者 王猛 张曦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8-292,共5页
敌草快(diquat,DQ)是一种非选择性、落叶型除草剂,其中毒往往引起肝肾功能损伤,而对肺的损伤较为轻微。目前国内外对于DQ中毒的报道多集中在肝肾损伤,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损伤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分析了2例成分明确... 敌草快(diquat,DQ)是一种非选择性、落叶型除草剂,其中毒往往引起肝肾功能损伤,而对肺的损伤较为轻微。目前国内外对于DQ中毒的报道多集中在肝肾损伤,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损伤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分析了2例成分明确标注为敌草快中毒的病例,均表现出ARDS,且在出现ARDS时病情急剧进展,虽经积极救治,最终患者均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敌草快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急性呼吸器官综合征
原文传递
ICU一起疑似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暴发调查与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元宾 刘运喜 +9 位作者 闫中强 陈威 王沙沙 匡慧慧 施施 朱乔 许玉冰 杨金燕 夏婷婷 屈佩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55-1261,共7页
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室(ICU)一起疑似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感染暴发的情况,研究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防控的集束化策略,指导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施。方法通过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与环境卫生学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2018年2月-201... 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室(ICU)一起疑似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感染暴发的情况,研究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防控的集束化策略,指导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施。方法通过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与环境卫生学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2018年2月-2018年4月ICU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分离与感染情况展开调查,对疑似污染的环境与物品进行微生物学采样、鉴定和药敏试验。患者和环境中PDR-AB克隆菌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18年3月ICU PDR-AB院内定植或感染患者7例,患者新发感染率10.14%;PDR-AB定植或感染患者的头部垫巾,病床床尾板、床栏,护士站台面及医务人员护理服和清洗消毒后的纤支镜中分离出PDR-AB存在;ICU患者与环境分离的27株PDR-AB耐药谱基本一致;PFGE结果显示患者、环境、纤支镜PDR-AB克隆菌株来自于同一亚型。结论 PDR-AB克隆菌株在患者、环境及纤支镜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克隆传播,通过强化医务人员无菌观念,患者隔离,环境及医疗器械的严格清洁消毒,暴发流行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PDR-AB 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环境卫生学监测 克隆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