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停戴1个月后角膜形态是否恢复至戴镜前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中心眼科进行初次角膜塑形镜验配者的右眼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戴镜前(基线)和停戴1个月后(终点)的屈光和Pentacam HR测量资料,包括角膜前...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停戴1个月后角膜形态是否恢复至戴镜前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中心眼科进行初次角膜塑形镜验配者的右眼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戴镜前(基线)和停戴1个月后(终点)的屈光和Pentacam HR测量资料,包括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中央8 mm范围内Q值、中央3 mm范围内平均曲率半径(radius of curvature,Rm)、周边曲率半径(radius of curvature in the 7 mm to 9 mm area,Rper)、角膜散光度及其轴向、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等。散光分析采用Thibos矢量分析法。比较基线与终点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分析角膜塑形镜品牌与角膜形态恢复的相关性。结果52例(52眼)纳入本研究,男17例,女35例,中位年龄11(8~17)岁。年等值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变化量(-0.19±0.37)D,年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变化量0.14(0.09,0.23)mm。与基线相比,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Q值均显著增加(差值平均数0.039、0.055);角膜前表面Rm增加(差值中位数0.060 mm),Rper未见显著差异;角膜后表面Rm显著减小(差值平均数-0.024 mm),后表面Rper显著增加(差值平均数0.039 mm);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矢量J0、J45均未见显著差异;CCT减小(差值中位数-6.5μm)。不同的角膜塑形镜品牌之间角膜形态恢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停戴1个月的角膜形态并未完全恢复至戴镜前水平,但差异很小。角膜塑形镜可能导致角膜整体后移,并且同时存在角膜后表面前凸。角膜塑形镜品牌不影响角膜形态恢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停戴1个月后角膜形态是否恢复至戴镜前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中心眼科进行初次角膜塑形镜验配者的右眼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戴镜前(基线)和停戴1个月后(终点)的屈光和Pentacam HR测量资料,包括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中央8 mm范围内Q值、中央3 mm范围内平均曲率半径(radius of curvature,Rm)、周边曲率半径(radius of curvature in the 7 mm to 9 mm area,Rper)、角膜散光度及其轴向、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等。散光分析采用Thibos矢量分析法。比较基线与终点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分析角膜塑形镜品牌与角膜形态恢复的相关性。结果52例(52眼)纳入本研究,男17例,女35例,中位年龄11(8~17)岁。年等值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变化量(-0.19±0.37)D,年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变化量0.14(0.09,0.23)mm。与基线相比,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Q值均显著增加(差值平均数0.039、0.055);角膜前表面Rm增加(差值中位数0.060 mm),Rper未见显著差异;角膜后表面Rm显著减小(差值平均数-0.024 mm),后表面Rper显著增加(差值平均数0.039 mm);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矢量J0、J45均未见显著差异;CCT减小(差值中位数-6.5μm)。不同的角膜塑形镜品牌之间角膜形态恢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停戴1个月的角膜形态并未完全恢复至戴镜前水平,但差异很小。角膜塑形镜可能导致角膜整体后移,并且同时存在角膜后表面前凸。角膜塑形镜品牌不影响角膜形态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