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眩晕及其诊断流程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子明 施天明 韩军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9-482,共4页
急诊眩晕的诊断是眩晕临床诊治的重要环节,了解急诊眩晕症的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是急诊眩晕症的临床诊治基础,而掌握急诊眩晕的诊断流程也是指导临床医生,尤其是参与急诊的年轻医生,尽快诊断、排除高危眩晕症所不可或缺的。本文结合目前... 急诊眩晕的诊断是眩晕临床诊治的重要环节,了解急诊眩晕症的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是急诊眩晕症的临床诊治基础,而掌握急诊眩晕的诊断流程也是指导临床医生,尤其是参与急诊的年轻医生,尽快诊断、排除高危眩晕症所不可或缺的。本文结合目前眩晕诊断的现状,结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委会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前庭性偏头痛诊治、前庭功能检查及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临床检测技术等多个专家共识[1~6],阐述急诊眩晕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急诊眩晕的诊断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眩晕 前庭功能检查 诊断流程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临床医生 前庭性偏头痛 眩晕诊断 眩晕症
下载PDF
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振华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5-369,共5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它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复发率,大部分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后效果较好。然而,有一小部分患者经过多次复位治疗后仍无法治愈。近年来,已有专家学者提出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概念,尽管...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它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复发率,大部分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后效果较好。然而,有一小部分患者经过多次复位治疗后仍无法治愈。近年来,已有专家学者提出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概念,尽管此概念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此类患者确实存在,且国内外学者对此类患者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将从慢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义、诊断标准、机制及临床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慢性 持续性
下载PDF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频率调制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刚 李静 +3 位作者 杜一 刘兴健 任丽丽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作为评价椭圆囊和球囊功能及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的电生理检查技术,随着其不断完善和规范,此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本文主要就VEMP检查中的频率调制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频率 调制
下载PDF
前庭功能筛查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子明 任丽丽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共3页
1前庭功能评价的概貌前庭功能评价包括前庭-眼反射(VOR)功能评价和前庭-脊髓反射(VSR)评价。近来一些新的评价手段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如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主观垂直或水平视觉(SVV/SHV)评价、动态视敏度(DVA)评价和前庭高频刺... 1前庭功能评价的概貌前庭功能评价包括前庭-眼反射(VOR)功能评价和前庭-脊髓反射(VSR)评价。近来一些新的评价手段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如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主观垂直或水平视觉(SVV/SHV)评价、动态视敏度(DVA)评价和前庭高频刺激的视频头脉冲(vHIT)评价等。通过前庭功能评价,实现对前庭功能完全或部分损伤的定量分析;作为单侧、双侧前庭病或功能性眩晕的诊断或鉴别诊断的依据;提供前庭功能损伤后前庭代偿的客观依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 高频刺激 功能评价 前庭代偿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SHV 鉴别诊断 部分损伤
下载PDF
前庭功能筛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杜一 刘兴健 +2 位作者 任丽丽 张素珍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面对日益增加的眩晕患者量,效率成为前庭功能检查选择的重要考量。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自发眼震+变位试验+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HST)+视频头脉冲检查(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这种新的前庭速查方法作为前庭功能筛查... 目的面对日益增加的眩晕患者量,效率成为前庭功能检查选择的重要考量。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自发眼震+变位试验+摇头试验(head shaking test,HST)+视频头脉冲检查(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这种新的前庭速查方法作为前庭功能筛查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82名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到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专科门诊就诊且有单独明确诊断的患者,整理其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包括自发眼震、体位试验、HST、前庭双温检查和vHIT(增益和扫视波记为两个参数)。通过雷达图和树状图可视化检查异常率。结果通过比较不同功能检查异常率,可知vHIT增益值在不同疾病间异常率的变化不明显。新速查方法中vHIT的异常率仅考虑扫视波是否出现,新速查方法异常率整体优于前庭双温,主要表现为BPPV(100%vs.49%),VN(87%vs.76%),MD(81%vs.59%),VM(45%vs.36%)。通过优化分类的比较,新速查方法的异常率为72%,再进一步进行温度试验的结果(+/-)分别为35%与27%,而在新速查方法阴性筛查后再行双温试验的结果(+/-)分别为9%与16%。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临床适用前庭速查方法,即利用自发眼震+体位试验+HST+vHIT(扫视波)进行初步筛查。新速查方法比双温试验在各类疾病中的异常率更高,双温试验在眩晕患者初级诊疗的检查选择中不是必须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筛查 头脉冲 扫视波 摇头眼震 前庭双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