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无痛病房”提高专科疼痛护理水平的做法及效果 被引量:22
1
作者 程凌燕 李亚楠 +4 位作者 范冬 蔡立娇 肖倩倩 胡冬琴 王伟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提高关节外科疼痛护理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使之尽早进行关节功能训练,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建立"无痛病房",制定及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护理工作程序,比较"无痛病房"建立前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指标。结果建立&qu... 目的提高关节外科疼痛护理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使之尽早进行关节功能训练,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建立"无痛病房",制定及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护理工作程序,比较"无痛病房"建立前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指标。结果建立"无痛病房"后,护士在疼痛知识掌握、疼痛评估、药物镇痛知识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建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降低,第1次下地时间提前,平均住院日缩短,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建立"无痛病房",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护理工作程序,提升了专科护士的疼痛护理水平,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科 无痛病房 疼痛管理
下载PDF
院内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燕兰 亢君 +5 位作者 贾喆 张玲 周体 李绪 王艳艳 杨存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423-1427,共5页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建立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做法及其对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护理部牵头组建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团队,成立糖尿病管理指导委员会,选拔各科室骨干作为联络护士组成覆盖全院的糖尿病管理小...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建立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做法及其对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护理部牵头组建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团队,成立糖尿病管理指导委员会,选拔各科室骨干作为联络护士组成覆盖全院的糖尿病管理小组。对联络护士进行系统的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制定并督导普通病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管理。结果 :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良好率较培训前提高,糖尿病知识各单项成绩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质量明显提高,异常血糖得到及时处理,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提高了非内分泌科护士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了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促进了糖尿病患者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管理
下载PDF
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杨璞 朱建华 +3 位作者 肖文华 刘家宏 周旋 李秋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0-615,共6页
目的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简明问卷是评价癌症患者需求的有效工具。文中对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简明问卷(The 34-item short for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SCNS-SF34)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估患者支持治疗方面... 目的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简明问卷是评价癌症患者需求的有效工具。文中对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简明问卷(The 34-item short for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SCNS-SF34)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估患者支持治疗方面的需求提供有效可信的工具。方法应用SCNS-SF34中文版对于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的326名患者施测,共收回有效问卷321份。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对SCNS-SF34中文版进行评定,同时完成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及躯体症状评估简表(The 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Short Form,MSAS-SF)以检验聚合效度。在首次评估结束后2-4周随机抽取59名患者再次评估SCNS-SF34中文版,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CNS-SF34中文版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2.247%。量表共34个条目,包括生理和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心理方面的需求、患者照顾和支持方面的需求、卫生系统和信息方面的需求以及性需求5方面的需求。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50、0.931、0.952、0.964和0.868,重测信度均〉0.8。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该量表拟合度较好,CFI=0.972。聚合效度结果显示SCNS-SF34中文版与HADS、MSAS-SF和QLQ-C30显著相关(P〈0.01)。结论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用于评估我国癌症患者支持治疗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照顾 需求 问卷调查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67例肺栓塞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良 夏云峰 +4 位作者 刘润梅 翟红霞 殷亚昕 张津津 陈海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经验和治疗方法,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总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67例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根据确诊患者各种症状及体征...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经验和治疗方法,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总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67例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根据确诊患者各种症状及体征的出现频率,寻找肺栓塞临床表现的规律;辅助检查分为常规筛查项目及进一步确诊检查,着重比较CT肺动脉造影(CTPA)、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ECT)和肺血管造影检查的确诊率,并比较溶栓+抗凝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肺栓塞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发热、咯血等。常规筛查项目中,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筛查肺栓塞的较敏感但非特异的指标;进一步确诊检查中,CTPA诊断的阳性率为90.32%(28/31);ECT显像的阳性率为76.47%(39/51),肺血管造影检查的阳性率(100%)虽然高,但是因其存在风险,不易被患者接受。溶栓+抗凝治疗的总治愈率为90.62%(29/32),其中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2h方案的治愈率(100%)最高。单纯抗凝治疗的治愈率(68.57%,24/35)较溶栓+抗凝治疗低,但是其出血并发症发生率(31.25%)较低。溶栓+抗凝治疗后复查,PaO2和CTPA两项检查可显示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肺栓塞患者,CTPA是确诊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溶栓+抗凝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长期卧床及外伤手术后的患者,建议适当给予肝素预防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CT肺动脉造影 血气分析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分类及其发生率 被引量:14
5
作者 沈东 黄党生 +6 位作者 张丽伟 张许文 夏云峰 张春红 孙红岩 白静 罗北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0-521,53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人群先天性冠脉畸形(CCA)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共1520例成人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对检出有CCA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CCA解剖学特征进行分类。结果1520例成人患者... 目的探讨成人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人群先天性冠脉畸形(CCA)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共1520例成人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对检出有CCA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CCA解剖学特征进行分类。结果1520例成人患者共检出各类CCA58例,发生率3.82%。冠脉起源和分布异常26例,发生率1.71%;其中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14例,左主干或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各1例,右冠脉分别起源于升主动脉4例、左冠窦3例和无冠窦1例,单支左冠脉2例。冠脉终止异常11例,均为冠脉瘘,发生率0.72%。冠脉结构异常21例,发生率1.38%,其中心肌桥18例,回旋支发育不良2例,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左室后支1例。本组病例未发现有冠脉间异常交通者。结论冠脉造影是诊断成人CCA的主要方法之一,按解剖学特征进行分类有助于阐明CCA类型及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脉瘘 心肌桥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抗血栓泵在预防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蕾 谷沫丽 +3 位作者 王翠 王莎莎 王晶 王佳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抗血栓泵在预防老年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 目的探讨抗血栓泵在预防老年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股动脉入路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823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913例和观察组9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抗血栓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 h(抗血栓泵撤除后)DVT的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有1例、23例患者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血栓泵的应用有利于减少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DVT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栓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老年 护理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12
7
作者 翟红霞 夏云峰 +3 位作者 刘润梅 李良 殷亚昕 张津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602例,其中老年女性207例(老年女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123例,中青年女性129例(中青年女性组),老年男性266例(老年男性组)。对比分析老年女性组与中青年女性组患...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602例,其中老年女性207例(老年女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123例,中青年女性129例(中青年女性组),老年男性266例(老年男性组)。对比分析老年女性组与中青年女性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老年女性组与老年男性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不同特点。结果老年女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显著高于中青年女性组(77.3%vs57.7%,95.8%vs66.7%,P<0.01),两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统计学差异((78.2%vs76.5%,95.0%vs100.0%,P>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老年女性组与老年男性组患者不同临床类型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女性组稳定性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组[(54±7)分vs(46±5)分,(78±9)分vs(68±4)分,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高于中青年女性,部分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老年男性患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发病年龄 性别因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晚期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璞 朱建华 +3 位作者 肖文华 刘家宏 周旋 李秋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SCNS-SF34)中文版对2014年12月-2015年8月就诊于本院肿瘤科326例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21份。患者年龄22-86(56.48±11.65...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SCNS-SF34)中文版对2014年12月-2015年8月就诊于本院肿瘤科326例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21份。患者年龄22-86(56.48±11.65)岁,其中男性177例(55.1%),女性144例(44.9%)。结果中晚期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各领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2.67±0.99)、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2.63±1.12)、病人照顾和支持需求(2.51±1.03)、心理需求(2.34±1.03)和性需求(1.39±0.79)。在影响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的因素中,性别影响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及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年龄影响心理需求和性需求;疼痛和KPS评分影响生理和日常生活需求及心理需求;确诊时长影响性需求;目前治疗种类影响病人照顾和支持需求及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结论中晚期癌症患者在卫生系统和信息、生理和日常生活、病人照顾和支持、心理及性方面的需求未得到满足,癌症患者的需求受性别、年龄、疼痛、KPS评分、确诊时长及目前治疗种类等因素影响,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给予相应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支持治疗 病人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肺血栓栓塞症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殷亚昕 夏云峰 +4 位作者 刘润梅 翟红霞 李良 张津津 陈海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不同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4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组(10例)、抗凝组(20例)及抗血小板组(18例)。对肺...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不同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的4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组(10例)、抗凝组(20例)及抗血小板组(18例)。对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诱因、诊断方法和不同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以呼吸困难及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实验室检查中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检查阳性率高,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S1QⅢTⅢ征,超声心动图可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三尖瓣反流及肺动脉高压,溶栓组痊愈7例,好转2例,死亡1例;抗凝组痊愈11例,好转9例;抗血小板组痊愈4例,好转7例,死亡7例。溶栓组与抗凝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溶栓组与抗血小板组及抗凝组与抗血小板组间疗效均有统计学差畀(P〈0.05)。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多样,溶栓及抗凝治疗均可有效改善预后,单纯抗血小板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不同习服方法对军人急进高原急性高原反应的干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海威 张津津 +2 位作者 李良 翟红霞 夏云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阶梯习服训练、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对军人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平原(海拔1000 m以下)地区青年士兵100例,按习服方法分为A、B组,每组50例。A组为阶梯训练组,B组为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观察2组进入训练基... 目的探究阶梯习服训练、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对军人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平原(海拔1000 m以下)地区青年士兵100例,按习服方法分为A、B组,每组50例。A组为阶梯训练组,B组为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观察2组进入训练基地前、后平静状态下心率、血氧饱和度(SaO_2)指标,及训练后AM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进入训练基地后(3000 m、4000 m及预订海拔高度),随着进驻或模拟高度的增加,2组心率和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渐进式习服训练后,进驻预订海拔高度1 d,2组A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能等效生理高度的高原习服训练效果,均能提高部队军人的缺氧耐力,促进高原低氧习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缺氧 习服 军事人员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与效果 被引量:65
11
作者 程凌燕 高立红 +5 位作者 王伟丽 胡冬琴 肖倩倩 蔡立娇 范冬 李亚楠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建立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管理体系,制订及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流程。结果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后,提高了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缩短了...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建立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管理体系,制订及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流程。结果实施疼痛护理管理后,提高了护士疼痛知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缩短了首次下地时间和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90°所需时间(P﹤0.01或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能够提升疼痛护理水平、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及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护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心肌桥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良 夏云峰 +3 位作者 刘润梅 翟红霞 殷亚昕 张津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s,MB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08年7月285例在我院同时接受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患者的影...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s,MB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08年7月285例在我院同时接受M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确诊的壁冠状动脉的影像表现,进行准确率的对比。结果在285例患者中,MSCT检出MBs59例存在82段壁冠状动脉,检出率20.7%。CAG检出16例,检出率5.6%。MSCT检出59例患者的82处MB,单支血管者42处,占71.19%。其他为2支或3支血管复合存在。壁冠状动脉在左前降支(LAD)者67处(占81.71%,近中段52处,远段15处)。左回旋支(LCX)远段者4处(4.87%),钝缘支(OM)远段者2处,对角支(D1+D2)远段4处,右冠状动脉中远段5处。MSCT结果中有26支与CAG发现的心肌桥(28支)一致,以CAG为检测心肌桥的"金标准",那么MSCT的敏感性为92.86%。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准确显示壁冠状动脉与心肌的解剖关系,是确诊壁冠状动脉的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血管造影 多排螺旋CT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曹佳 卢立立 +6 位作者 徐蕾 王晶 王莎莎 王翠 杨春燕 王佳佳 谷沫丽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916-1919,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和社区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对照组52例。干预组给予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和社区护理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对照组52例。干预组给予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睡眠质量,并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有幅度下降,但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易接受,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睡眠质量 认知行为
下载PDF
不同饲料联合维生素D_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殷亚昕 刘润梅 +6 位作者 翟红霞 李良 张津津 陈海威 王磊 李娜 夏云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34-113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最佳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饲料饲养、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饲养、维生素D3结合普通高脂饮食饲养3种方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比较3种方法的模型建立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动脉粥... 目的探讨最佳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饲料饲养、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饲养、维生素D3结合普通高脂饮食饲养3种方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比较3种方法的模型建立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成功情况:单纯高脂饲料喂养大鼠主动脉内膜光滑,未见斑块形成;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组仅2例主动脉内膜形成粟粒样斑块;普通高脂饮食喂养同时加维生素D3灌胃后2个月后可见主动脉内膜明显钙化斑块,呈环状,斑块遍及整条动脉。结论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模率低,普通高脂饮食饲养联合维生素D3每周间隔灌胃方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成模率高、动物死亡率低,是较好的模型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D3 高脂饮食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润梅 夏云峰 +6 位作者 翟红霞 李良 殷亚昕 张津津 王磊 李娜 陈海威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探讨动态血压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24例)和单纯高血压组(96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血...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探讨动态血压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24例)和单纯高血压组(96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变异性[白昼(14.01±4.26)比(17.54±5.51),夜间(15.05±4.01)比(19.32±3.71)]及脉压[白昼(56.66±7.43)mmHg比(66.32±13.62)mmHg,夜间(55.71±6.62)mmHg比(63.86±7.52)mmHg]均显著升高(P均<0.05),非杓型节律比例明显增大(60.32%比82.4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收缩压、脉压水平高,血压变异性大,昼夜节律异常者比例大,这些异常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血压监测 便携式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润梅 夏云峰 +6 位作者 殷亚昕 翟红霞 李良 张津津 王磊 李娜 陈海威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同时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同时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或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42例,占64.5%)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8例,35.5%)。结果: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4h平均收缩压[(124.52±14.46)mmHg比(133.16±13.62)mmHg]、白昼收缩压[(127.23±16.42)mmHg比(136.25±12.44)mmHg],24h平均脉压[(56.74±8.98)mmHg比(64.66±10.20)mmHg]、白昼平均脉压[(56.97±7.23)mmHg比(66.52±14.62)mmHg]夜间平均脉压[(55.61±6.32)mmHg比(63.92±7.42)mmHg]显著升高,24h、白昼、夜间血压变异性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与动态血压、脉压水平升高,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改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血压 便携式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精细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莎莎 谷沫丽 +4 位作者 徐蕾 王晶 王翠 王佳佳 孔培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2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精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口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精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口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出血量及护理后再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护理后出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及半年内再出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阿司匹林致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冠心病 阿司匹林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分类及其发生率 被引量:18
18
作者 沈东 黄党生 +6 位作者 张丽伟 夏云峰 张许文 张春红 孙红岩 白静 罗北捷 《武警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OCA)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对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1 520例)检出的26例存在AOCA患者资料,以及国内2006年10月以前发表的有关成人AOCA研究的8篇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9组... 目的探讨成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OCA)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对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1 520例)检出的26例存在AOCA患者资料,以及国内2006年10月以前发表的有关成人AOCA研究的8篇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9组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总例数48 158例,检出AOCA 439例,检出率0.91%。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发生率0.55%(267例),明显高于左冠状动脉0.36%(17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为最常见类型,占41.5%(182例);其次为前降支和回旋支独立开口,占26.0%(114例)。结论我国成人AOCA多见于右冠状动脉,其中具有潜在临床危险的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为最常见类型,提示加强国人AOCA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畸形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神经性毒剂梭曼中毒致犬心电图的变化及宾赛克嗪的救治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津津 龙超良 +4 位作者 唐渊 王汝欢 宋丽雪 汪海 夏云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86-890,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性毒剂梭曼中毒导致犬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及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benthiactzine)的解救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7只,体重12-15kg。在麻醉状态下,每次肌肉注射1/3LD梭曼(1LD=10μg/kg),每10min追加1次的累积染... 目的:观察神经性毒剂梭曼中毒导致犬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及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benthiactzine)的解救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7只,体重12-15kg。在麻醉状态下,每次肌肉注射1/3LD梭曼(1LD=10μg/kg),每10min追加1次的累积染毒;以平均动脉压降至40-45mmHg(1mmHg=0.133kPa)为循环衰竭标准。观察在梭曼染毒前后及宾赛克嗪救治后犬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结果:染毒后诱发犬进行性循环衰竭,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部分P波消失,出现室性逸搏,结性心律;T波高耸,波峰尖锐。血液中肌酸磷酸激酸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增加(P〈0.05),表明梭曼染毒导致犬循环衰竭发生心脏受损明显。宾赛克嗪0.1mg/kg静脉注射,57.1%的犬在3-5min恢复窦性心律,心率增加,房室传导阻滞消失,心电图T波可基本恢复,但血液中CK-MB和LDH在救治后无显著恢复。结论:胆碱酯酶抑制剂类毒物梭曼中毒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宾赛克嗪可给予有效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曼 宾赛克嗪 循环衰竭 心电图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肾上腺恶性孤立纤维性肿瘤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璞 肖文华 +3 位作者 刘家宏 周旋 李光辉 朱建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055-1056,共2页
孤立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s)是一种较少见的间叶来源性肿瘤,而恶性SFTs更为罕见。现将临床诊治的1例肾上腺恶性SFTs报告如下,讨论恶性SFTs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50岁。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恶性肿瘤 肾上腺 伊马替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