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皮肤软组织和胸椎为主要损害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王宇 王文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30-333,共4页
报道1例以皮肤软组织和胸椎为主要损害的播散性隐球菌病。患者,女,47岁。腰痛伴面部反复起丘疹3个月。皮肤科检查:面部散在直径大约5~7mm肤色扁平丘疹,部分中央有“脐凹”。皮肤组织病理:真皮急性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 报道1例以皮肤软组织和胸椎为主要损害的播散性隐球菌病。患者,女,47岁。腰痛伴面部反复起丘疹3个月。皮肤科检查:面部散在直径大约5~7mm肤色扁平丘疹,部分中央有“脐凹”。皮肤组织病理:真皮急性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聚集,组织细胞内外可见散在圆形及卵形透亮小体,部分中央可见红色小球。免疫组化:AE1/AE3(上皮+),CD1a(-),CMV(-),EBER分子原位杂交(-),S100(-)、CD68(-)。特殊染色PAS、HE、六胺银染色均见大量孢子。皮损处渗液真菌镜检见大量宽阔荚膜的孢子。真菌培养见白色蜡样光滑菌落。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诊断:皮肤隐球菌病;骨隐球菌病;溶血性贫血。治疗予胸12椎体病灶清除及口服氟康唑胶囊400 mg/d,随访1年面部丘疹及腰部肿物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丘疹 腰痛 隐球菌病 播散性
下载PDF
皮肤表面麻醉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皮肤美容学组 +3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激光美容学组 谢宜彤 张娟 杨蓉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57-261,共5页
麻醉制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其中表面麻醉制剂作为局部麻醉药品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其强穿透力,能够透过皮肤黏膜,可逆性阻断局部区域神经传导,使得局部区域暂时丧失感觉,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而实现局部麻醉效果。表面麻醉制剂早... 麻醉制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其中表面麻醉制剂作为局部麻醉药品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其强穿透力,能够透过皮肤黏膜,可逆性阻断局部区域神经传导,使得局部区域暂时丧失感觉,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而实现局部麻醉效果。表面麻醉制剂早期应用于无创面皮肤,如血管穿刺、置管、穿刺活检、能量源设备临床治疗等场景[1-2],如可卡因,虽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但因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现已较少使用[3];TAC[丁卡因(tetracaine)、肾上腺素(adrenaline)和可卡因(cocaine)]可用于有创面皮肤的表面麻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局部 皮肤 外用制剂 共识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在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张雪洋 王聪敏 +1 位作者 别东海 夏志宽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皮肤病种类繁多,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辅助诊疗手段有限。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在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表现出了与皮肤科医生相似的水平,特别是在皮肤恶性肿瘤、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炎症性及感染性... 皮肤病种类繁多,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辅助诊疗手段有限。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在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表现出了与皮肤科医生相似的水平,特别是在皮肤恶性肿瘤、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炎症性及感染性皮肤病中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该文主要对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结构、常见模型、卷积神经网络在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综述。未来人工智能将有可能为更多的临床医生提供帮助,解决部分医疗水平欠发达地区看病难问题,为慢性皮肤病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以及自动跟踪和监测皮肤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影响
4
作者 安康乐 夏志宽 +1 位作者 谢宜彤 王聪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61-164,共4页
分析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68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 分析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68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治疗中,针对性护理的作用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主观、客观评分,是一种患者满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的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敏感性皮肤 针对性护理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基层官兵皮肤光毒反应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娜 王聪敏 +1 位作者 姚美华 刘丹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11期805-808,共4页
强紫外线较易对高原基层官兵皮肤造成损伤,做好高原基层官兵的皮肤光毒反应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高原环境下基层官兵发生皮肤光毒反应的研究现状,从习服训练、合理避光、科学饮食、健康教育等方面指出了官兵发生皮肤光毒反应的... 强紫外线较易对高原基层官兵皮肤造成损伤,做好高原基层官兵的皮肤光毒反应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高原环境下基层官兵发生皮肤光毒反应的研究现状,从习服训练、合理避光、科学饮食、健康教育等方面指出了官兵发生皮肤光毒反应的防护现状,并提出科学实施习服训练、有效减少皮肤暴露及构建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议,为建立高原环境基层官兵皮肤光毒反应防治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基层官兵 光毒反应 防护
下载PDF
高能蓝光辐照致皮肤屏障损伤的表型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沛仪 马彦云 +4 位作者 宁静 张馨元 葛格 刘玮 王久存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4-400,共7页
目的:本文通过人体临床试验、小鼠实验和细胞实验观察蓝光致皮肤屏障损伤的表型特征,初步揭示高能蓝光对皮肤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40名健康受试者,测量背部皮肤辐照蓝光(120 J/cm2)前后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将12只背部事先脱... 目的:本文通过人体临床试验、小鼠实验和细胞实验观察蓝光致皮肤屏障损伤的表型特征,初步揭示高能蓝光对皮肤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40名健康受试者,测量背部皮肤辐照蓝光(120 J/cm2)前后的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将12只背部事先脱毛的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照光组,照光组连续2周进行每日200 J/cm2的蓝光辐照后,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的变化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皮肤表皮的厚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皮肤屏障功能蛋白的表达变化:丝聚蛋白(FLG)、角蛋白(KRT)1及KRT10。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蓝光辐照后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皮肤屏障功能基因的表达变化:KRT1、KRT10、KRT14、FLG、内披蛋白(IVL)及兜甲蛋白(LOR)。结果 :蓝光辐照24 h后,受试者皮肤TEWL值是辐照前的1.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2周的蓝光辐照期间观察到小鼠背部皮肤出现粗糙、脱屑及瘙痒等皮肤屏障损伤的相关特征表型;辐照2周后小鼠背部皮肤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照光组的皮肤屏障功能蛋白(FLG、KRT1、KRT10)均上调,且蛋白定位异常;HE染色结果显示照光组的表皮厚度(22.49±3.96 nm)及表皮的角质层厚度(6.55±2.49 nm)相比于对照组的表皮厚度(7.59±1.94 nm)及对照组的角质层厚度(2.46±0.99 nm)均有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光组HaCat细胞中的皮肤屏障功能基因(KRT1、KRT10、KRT14、FLG、IVL、LOR)的表达均上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能蓝光损伤皮肤屏障,该损伤可能与蓝光诱发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蓝光 皮肤屏障 屏障损伤 经皮水分丢失
下载PDF
北京某三甲部队医院老年瘙痒症患者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荃 王聪敏 +3 位作者 李海涛 姜涛 王宇佳 李娜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某三甲部队医院老年医学科瘙痒症患者的发病情况,确定影响老年瘙痒的相关因素及老年患者对瘙痒症疾病的认知情况,为今后老年瘙痒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瘙痒症保健预防... 目的了解北京某三甲部队医院老年医学科瘙痒症患者的发病情况,确定影响老年瘙痒的相关因素及老年患者对瘙痒症疾病的认知情况,为今后老年瘙痒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瘙痒症保健预防知识知晓度调查问卷》为资料收集工具,对北京某三甲部队医院老年瘙痒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生活习惯、居住地等为重要影响因素,瘙痒症知识的知晓率总体偏低,老年瘙痒症知识需求量很大。结论老年瘙痒症患病人数较多,加强老年瘙痒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健康宣教十分必要,这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症 老年 部队 认知水平 生活质量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光声电治疗术后皮肤黏膜屏障修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5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美容激光学组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激光美容学组 +21 位作者 杨森 杨蓉娅 卢忠 周国瑜 林彤 李文志 栾琪 涂彩霞 张庆瑞 杨春俊 刘永生 尹锐 刘仲荣 刘盛秀 易阳艳 夏志宽 程少为 董继英 王力军 宋清华 陈瑾 陈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9-322,共4页
随着光声电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进展,更多基于能量的上述设备应用于皮肤和黏膜疾病的治疗或者用于改善容貌。这些设备无论是热作用机制,还是非热作用机制,均会对皮肤、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多数可自行修复,少数若处理不当,可能遗留... 随着光声电在临床医学的应用进展,更多基于能量的上述设备应用于皮肤和黏膜疾病的治疗或者用于改善容貌。这些设备无论是热作用机制,还是非热作用机制,均会对皮肤、黏膜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多数可自行修复,少数若处理不当,可能遗留远期不良反应甚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修复 光声电治疗术后 共识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队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应激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爱琴 王聪敏 +5 位作者 邢婷婷 朱玲玲 李玮 徐小飞 国晶 周染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4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疫情危机中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效能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为在突发疫情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COVID-19疫情期间我院所有女性护理人员1... 目的了解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疫情危机中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效能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为在突发疫情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COVID-19疫情期间我院所有女性护理人员1080名,由各科护士长统一组织线上填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心理自评量表(GAD-7焦虑与PHQ-9抑郁国际量表),自我效能评估量表(GSES),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结果我院护理人员焦虑发生率为17.2%(186/1080),抑郁发生率为32.4%(242/1080),自我效能平均值高于全国常模。不同暴露风险科室、不同年龄分组、婚姻状态及文化程度的护理人员存在焦虑抑郁的差异。其中低年资、已婚人员、高学历人群、一级暴露风险科室以及自感可能接触潜在COVID-19的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明显(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一级暴露科室的自我效能低于其他科室(P<0.01);年龄>35岁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和自我效能最佳。结论疫情期间护理人员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但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女性常模,提示我院护理人员能积极乐观面对疫情,高年资护理人员起到了模范先锋作用,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和一级暴露科室人员要进行积极宣教和适当的心理干预,积极发挥疫情防护救治中的中坚力量与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新冠肺炎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应激评价
下载PDF
佛山市某三甲医院深部分离真菌情况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区敏仪 吴奎海 +1 位作者 祝贺 李海涛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佛山市某三甲医院近6年来深部分离真菌的分布特点、耐药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检验科培养鉴定深部分离真菌的患者临床资料,对菌种分布、药物体外敏感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 目的调查分析佛山市某三甲医院近6年来深部分离真菌的分布特点、耐药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检验科培养鉴定深部分离真菌的患者临床资料,对菌种分布、药物体外敏感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非重复深部真菌10457株。位于前3位的菌株分别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非白念珠菌呈上升趋势。常见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比3种唑类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低(P<0.001)。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较低,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较高(P<0.05)。结论近6年来,该院深部真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病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但非白念珠菌比例也有所上升。念珠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比唑类药物的耐药率低。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深部 菌群分布 耐药率分析
下载PDF
贻贝粘蛋白喷剂对面部敏感性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丛林 廖勇 杨蓉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价贻贝粘蛋白喷剂对面部敏感性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将6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外用0.9%生理盐水和贻贝粘蛋白喷剂,治疗后24h进行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 目的:评价贻贝粘蛋白喷剂对面部敏感性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将6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外用0.9%生理盐水和贻贝粘蛋白喷剂,治疗后24h进行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瘙痒程度、止痒有效率及止痒起效时间、止痒持续时间。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对贻贝粘蛋白喷剂的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的瘙痒VAS评分降低至(3.22±0.1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4h的瘙痒VAS评分降低至(8.36±0.28),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的瘙痒VAS评分(3.22±0.13)与对照组(8.36±0.2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瘙痒的止痒有效率为(73.3%),对照组的止痒有效率为(36.7%)。观察组止痒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痒起效时间为(5.17±0.81)min,对照组患者止痒起效时间为(6.25±0.56)mi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痒持续时间为(12.37±1.21)h,对照组患者止痒持续时间为(1.58±0.46)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99%的患者对贻贝粘蛋白喷剂耐受性良好。结论:贻贝粘蛋白喷剂可有效缓解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瘙痒症状,且止痒持续时间长,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面部 瘙痒 贻贝粘蛋白 效果 耐受性
下载PDF
控释三酸修护敷料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痤疮及改善皮肤屏障的功效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丛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89-92,共4页
目的:评价控释三酸修护敷料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及耐受性,同时评价对面部皮肤屏障的改善作用。方法:对30例面部轻度至中度痤疮患者使用控释三酸修护敷料(含2%水杨酸、0.1%柠檬酸、0.3%甘醇酸、苯乙基间苯二酚及β-葡聚糖)治疗... 目的:评价控释三酸修护敷料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及耐受性,同时评价对面部皮肤屏障的改善作用。方法:对30例面部轻度至中度痤疮患者使用控释三酸修护敷料(含2%水杨酸、0.1%柠檬酸、0.3%甘醇酸、苯乙基间苯二酚及β-葡聚糖)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治疗3d、7d及14d面部痤疮炎性和非炎性皮损的数量,评价痤疮的改善程度。同时,对面部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TEWL)、皮脂含量及皮肤颜色进行检测。在观察结束时评估患者对产品的耐受性。结果:治疗3d、7d、14d后,与治疗前相比面部非炎性及炎性皮损数量均显著减少(P<0.01),皮肤红斑a值显著降低(P<0.01),皮肤红斑E值显著降低(P<0.01),皮肤黑色素M值显著降低(P<0.01)。治疗14d后皮肤亮度值(L值)显著升高(P<0.05)。治疗7d、14d后皮脂分泌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14d后,皮肤TEWL值显著降低(P<0.01),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略有升高。95%的患者对产品的耐受性良好。结论:控释三酸修护敷料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痤疮安全、有效,同时可修复面部皮肤屏障,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水杨酸 甘醇酸 皮肤屏障 疗效 耐受性
下载PDF
贻贝提取物护理软膏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丛林 杨蓉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价贻贝提取物护理软膏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对38例面部敏感性皮肤就医者进行观察,每日外用贻贝提取物护理软膏2次,连续外用1周。采用包含5项主观症状(刺痛、烧灼感、紧绷感、瘙痒、潮红)及5项客观体征(... 目的:评价贻贝提取物护理软膏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对38例面部敏感性皮肤就医者进行观察,每日外用贻贝提取物护理软膏2次,连续外用1周。采用包含5项主观症状(刺痛、烧灼感、紧绷感、瘙痒、潮红)及5项客观体征(红肿、脱屑、水肿/肿胀、渗液、结痂)的敏感指数评估标尺,对皮肤严重程度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应用VISIA图像分析系统记录面部皮肤治疗前及治疗后红斑项的绝对分值。治疗结束后评估就医者对贻贝提取物护理软膏的耐受性。结果:使用1周后,10项评价敏感皮肤严重程度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8%的就医者对产品耐受性良好。结论:贻贝提取物护理软膏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面部 治疗 贻贝粘蛋白 疗效 耐受性
下载PDF
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对面部敏感性皮肤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丛林 杨蓉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52-54,共3页
目的:评价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对面部敏感性皮肤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及耐受性。方法:将6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就医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外用0.9%生理盐水和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冷敷。观察组第1周每日外... 目的:评价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对面部敏感性皮肤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及耐受性。方法:将60例面部敏感性皮肤就医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外用0.9%生理盐水和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冷敷。观察组第1周每日外用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1次,每次冷敷20min,连续1周。第2周每周外用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3次,每次冷敷20min;对照组外用0.9%生理盐水,使用方法与观察组相同。采用包含五项主观症状(刺痛、烧灼感、紧绷感、瘙痒、潮红)的敏感指数评估标尺评估主观症状的改善程度,由就医者在每次使用医用冷敷贴或0.9%生理盐水冷敷20min后进行疗效评价。在临床观察结束后评估患者对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的耐受性。结果:使用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第1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五项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使用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第7、14天时,观察组五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100%的就医者对产品的耐受性良好。结论:贻贝粘蛋白医用冷敷贴对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面部 症状 贻贝粘蛋白 医用冷敷贴
下载PDF
皮肤炎症性衰老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8
15
作者 甘嘉荷 廖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5-40,共6页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延长,对于抗衰老的需求日益增长,皮肤作为衰老的外在最直观表现受到求美者的广泛关注。Franceschi于2000年提出“炎症性衰老(inflammaging)”概念,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炎症状态;炎症性衰老是以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和细...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延长,对于抗衰老的需求日益增长,皮肤作为衰老的外在最直观表现受到求美者的广泛关注。Franceschi于2000年提出“炎症性衰老(inflammaging)”概念,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炎症状态;炎症性衰老是以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和细胞衰老为特征,与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皮肤炎症性衰老。该文通过总结与皮肤衰老密切相关的炎症机制,包括氧化应激、DNA损伤、微炎症理论与皮肤微生态的影响,并从炎症角度挖掘潜在治疗策略,包括干细胞、外泌体和抗氧化剂等的作用机制,以期通过靶向炎症通路为皮肤抗衰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炎症性 衰老 皮肤 作用机制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规范化疼痛护理在血管性皮肤病患者激光治疗中的应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微微 李海涛 王聪敏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在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状态、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在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状态、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血管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30min、1h、2h疼痛程度评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治疗前、术后2h负性情绪变化,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比较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30min、1h、2h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术后2h的SDS、SAS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镇痛效果确切,可增加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疼痛护理 激光治疗 血管性皮肤病 疼痛状态 负性情绪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瘙痒研究国际论坛敏感性皮肤兴趣组《敏感性皮肤病理生理与治疗专家立场》解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勇 丛林 杨蓉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60-62,共3页
2019年瘙痒研究国际论坛敏感性皮肤兴趣组应用科学的统计学方法,针对敏感性皮肤的病理生理与治疗达成相关专家立场,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该专家立场认为敏感性皮肤不是免疫性疾病,而是与皮肤神经系统的改变有关。治疗方面,建议... 2019年瘙痒研究国际论坛敏感性皮肤兴趣组应用科学的统计学方法,针对敏感性皮肤的病理生理与治疗达成相关专家立场,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该专家立场认为敏感性皮肤不是免疫性疾病,而是与皮肤神经系统的改变有关。治疗方面,建议回避可能的诱发因素,并使用耐受性好的护肤品,特别是含有伤害感受器拮抗剂的护肤品。目前,并没有临床试验数据支持系统性或外用药物用于治疗敏感性皮肤。该专家立场建议基于影响敏感性皮肤的各种生物医学、神经和社会心理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病理生理 治疗 专家立场
下载PDF
胶原蛋白与皮肤创伤修复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爽 夏志宽 +1 位作者 敖俊红 杨蓉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2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皮肤创伤修复是军事医学、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学及医学美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胶原蛋白作为细胞附着和发挥作用的支架,直接调节创面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在皮肤创伤修复中拥有广阔前景。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新型高科技材料... 皮肤创伤修复是军事医学、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学及医学美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胶原蛋白作为细胞附着和发挥作用的支架,直接调节创面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在皮肤创伤修复中拥有广阔前景。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新型高科技材料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胶原蛋白的应用范围。该文综述了胶原蛋白的基本特征、胶原蛋白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新型胶原蛋白材料的优势及局限性,总结胶原蛋白在皮肤创伤修复中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胶原蛋白 修复
下载PDF
再生医学在医疗美容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勇 赵紫荆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第1期39-44,47,共7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于医疗美容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美容问题,如皱纹、黄褐斑及瘢痕等。虽然上述问题并不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但会影响个体的心理与生活质量。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修复、更替或再生细胞、...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于医疗美容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美容问题,如皱纹、黄褐斑及瘢痕等。虽然上述问题并不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但会影响个体的心理与生活质量。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修复、更替或再生细胞、组织或器官结构与功能的优势,使其在医疗美容领域中具有更突出的价值。该文综述了再生医学领域中干细胞、外泌体以及富血小板血浆在医疗美容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现存问题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外泌体 富血小板血浆 皱纹 瘢痕 脱发 皮肤年轻化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痤疮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雪洋 谢宜彤 +1 位作者 张瑞阳 王聪敏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索临床护士痤疮发病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及治疗痤疮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向某三甲医院237名护士发放自制的《临床护士痤疮发病相关因素调查问卷》纸质问卷,并准确、真实有效的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患有痤疮... 目的探索临床护士痤疮发病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及治疗痤疮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2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向某三甲医院237名护士发放自制的《临床护士痤疮发病相关因素调查问卷》纸质问卷,并准确、真实有效的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患有痤疮的护士119例,其中男9例,女110例。患有痤疮的受调护士多偏好甜食,全年和夏季好发痤疮的偏多,多在月经前痤疮加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纳入回归方程的项目有皮肤出油情况、家族遗传情况、佩戴口罩后面部反应、值夜班量和压力情况。其中皮肤出油多、有家族遗传史、佩戴口罩后皮肤发红反应、每年值夜班数>31个、压力大和压力一般与痤疮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月经前易加重痤疮的严重程度;皮肤出油多、有家族遗传史、佩戴口罩后皮肤发红反应、每年值夜班数>31个、压力大和压力一般是诱发痤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临床护士 遗传因素 饮食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