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于荷颖 杨玉凤 +1 位作者 张磊 田爱旭 《医疗装备》 2021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3月于医院肿瘤科住院的82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后均实施精准护理,比较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3月于医院肿瘤科住院的82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后均实施精准护理,比较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出院时,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肿瘤晚期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护理 肿瘤晚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ICU护士镇静护理实践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玉凤 于荷颖 +2 位作者 闫秀杰 严向芳 张磊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0年第6期322-325,329,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镇静护理实践的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1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5名ICU护士进行镇静护理实践问卷调查。结果 38.5%的护士表示所在的ICU没有明确的镇静方案或...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镇静护理实践的现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1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5名ICU护士进行镇静护理实践问卷调查。结果 38.5%的护士表示所在的ICU没有明确的镇静方案或流程,只有57.2%的护士表示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静目标,60.3%的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镇静深度;76.9%、76.3%和52.9%的护士分别进行镇静深度、疼痛、谵妄评估,评估工具和频率参差不齐;59.7%的护士采用静脉持续泵入镇静剂的给药方式,90.8%实施每日唤醒,97.2%常规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21.2%未重视昼夜节律,32.9%未接受过培训。结论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患者镇静实践情况与指南仍有差距,对护士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及探索规范化的镇静护理流程是今后护理管理者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重症医学科 镇静 调查
下载PDF
1395例脊髓损伤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培申 王耸 +1 位作者 刘学彬 安沂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脊髓损伤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脊髓损伤的致病原因、发病年龄、损伤部位及损伤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方法对2005-2016年在武警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395例脊巯... 目的脊髓损伤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主要目的是对脊髓损伤的致病原因、发病年龄、损伤部位及损伤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方法对2005-2016年在武警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395例脊巯损伤患者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损伤时间、损伤节段及严重程度等。结果139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68岁;患者平均损伤年龄为(32.09±12.46)岁。性别比例为4.1:1(男:女)。主要致病原因是:交通事故(45.4%)、高处坠落(27.4%)、重物砸伤(10.8%)、摔伤(6.5%)、刀刺伤(2.0%)和肿瘤(2.0%);统计发现损伤原因与损伤的脊髓节段及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在损伤的病变部位与损伤的严重程度观察中,主要体现在胸段、腰段之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摔伤是最常见的脊髓损伤的致病原因。致病原因与损伤的节段、性别、损伤的严重程度等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以后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关注高危人群,提高防护措施,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病因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细节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磊 张钦铃 +1 位作者 聂雪 杨玉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15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者行肠内营养治疗中细节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者行肠内营养治疗中细节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化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胀或便秘、腹泻发生率为4.17%(2/48)、2.08%(1/4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8/48)、16.67%(8/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4.414,P<0.05),就诊后14 d测定,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9.45 ± 1.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 ± 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3,P<0.01)。入院14 d比较,观察组血清总蛋白(62.67 ± 3.69)g/L、血清白蛋白(35.56 ± 2.08)g/L、外周淋巴细胞计数水平(1.68 ± 0.15)×1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5 ± 3.55)g/L、(31.62 ± 2.17)g/L、(1.49 ± 0.26)×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3、9.081、4.385,P<0.01)。结论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期间,提供细节化护理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病情程度,且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治疗 细节化护理 营养状况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骨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护理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毕娜 付小洁 +10 位作者 高远 龚竹云 董艳芬 窦娜 苏晓静 朱宗红 周静 张晓玲 程凌燕 杨玉凤 肖霞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7-201,共5页
合并骨创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治疗COVID-19过程中必须重视VTE的防治。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通过诱导炎性介质释放、增加纤维蛋白原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途径引起血... 合并骨创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治疗COVID-19过程中必须重视VTE的防治。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通过诱导炎性介质释放、增加纤维蛋白原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途径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创伤及手术直接或间接导致静脉血管壁损伤引起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微循环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启动VTE形成的外源性途径。骨创伤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肢制动、被迫卧床等处置使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VTE;老年人常并存多种慢性疾病,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COVID-19患者持续高热、严重肺病、呼吸功能衰竭、脓毒血症及有创技术应用等,会进一步加重此类患者的VTE风险和救治难度。为配合临床一线有效开展COVID-19合并骨创伤患者的VTE防治,笔者对VTE防治提出护理建议,以期为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静脉血栓栓塞 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