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B—RGD的自动化制备及其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飞 张锦明 +3 位作者 刘长滨 梁涛 周乃康 田嘉禾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18F标记RGD多肽的自动化合成方法,并探讨标记物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情况。方法在研究了自动化制备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的基础上,通过向18F—SFB乙腈溶液中加入RGD多肽、无水DMSO和无水N,N-二异... 目的研究18F标记RGD多肽的自动化合成方法,并探讨标记物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情况。方法在研究了自动化制备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的基础上,通过向18F—SFB乙腈溶液中加入RGD多肽、无水DMSO和无水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充分反应得到18F-氟苯甲酰基(FB)-C(RGDyK),即18F—FB—RGD的粗产品,经HPLC系统梯度分离和固相萃取得到纯品18F—FB—RGD,研究其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和竞争实验。结果18F—FB—RGD的标记率为(33.6±3.5)%,合成时间约为110min,放化纯大于98%。荷瘤小鼠注射18F—FB—RGD后30,60,90和120min,肿瘤摄取放射眭分别为(3.43±0.15)、(2.61±0.14)、(211±0.13)、(1.79±O.18)%ID/g,肿瘤/肌肉放射性比值为4.26±0.69至5.80±0,78。用RGD阻断后,肿瘤摄取放射性明显下降,阻断后60min,阻断组放射性摄取[(0.46±0.21)%ID/g]为非阻断性组[(2.87±0.59)%ID/g]的1/6。结论18F—FB—RGD是一种有希望的肿瘤显像剂,用国产模块可自动化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同位素标记 氟放射性同位素 化学合成 自动化 肿瘤移植 小鼠
原文传递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进展
2
作者 薛海滨 马远征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71-1075,共5页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约占全身骨骼系统感染的1%。因人口老龄化、药物滥用、肿瘤化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脊柱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等,而致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同时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也使本病的检出率增加。最近的数...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约占全身骨骼系统感染的1%。因人口老龄化、药物滥用、肿瘤化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脊柱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等,而致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同时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也使本病的检出率增加。最近的数据显示,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约占所有骨髓炎的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治疗 脊柱外科手术 人口老龄化 免疫抑制剂 影像学技术 系统感染 全身骨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