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高危神经母细胞瘤131I-MIBG巩固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蒋持怡 苏雁 +6 位作者 于彤 秦茂权 金眉 张大伟 杨吉刚 丁勇 马晓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53-257,共5页
目的观察131I标记间碘苄胍(131I-MIBG)在儿童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巩固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确诊为HR-NB,且巩固治疗前MIBG显像阳性予以131I-MIBG治疗的34例患儿,回... 目的观察131I标记间碘苄胍(131I-MIBG)在儿童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巩固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确诊为HR-NB,且巩固治疗前MIBG显像阳性予以131I-MIBG治疗的34例患儿,回顾性分析其初诊时、131I–MIBG治疗前后肿瘤标记物、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微小残留病灶及原发瘤灶大小等的变化,观察131I-MIBG治疗后骨髓毒性、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毒副作用。结果34例患儿经过化疗、手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局部放射治疗后,在131I-MIBG巩固治疗前评估为可疑肿瘤进展者15例。接受131I-MIBG治疗的中位次数为2(1~6)次,单次治疗剂量为90~200mCi(3330~7400MBq)。131I-MIBG治疗后有4/6例患儿LDH降至正常,4/7例NSE有下降,5/10例尿VMA恢复正常,9/10例骨髓MRD转为阴性。治疗后仍有肿瘤进展者12例。中位随访21个月,预计经131I-MIBG治疗患儿3年总生存率(OS)为69.9%,明显高于同期212例未经131I-MIBG治疗的患儿(P<0.05),预计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50.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儿均出现骨髓抑制,中位持续时间4(1~16)个月,以3度血小板减少症为著,无肝肾及甲状腺功能损害。结论131I-MIBG是儿童HR-NB有效的巩固治疗手段,其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尤以重度血小板减低为著,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神经母细胞瘤 131I-MIBG 疗效评价 毒副反应
下载PDF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娜 李媛媛 +2 位作者 杨豪 许健东 雷光林 《传染病信息》 2022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IAI)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中心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68例行肝切除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IAI)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中心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68例行肝切除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学相关资料。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IA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术后IAI的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白蛋白水平、糖尿病、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前WBC水平是该类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IAI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20 min和术前WBC<4×10^(9)/L为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IA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82例发生IAI患者腹腔引流液共培养出菌株1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革兰阳性菌62株,真菌0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主要以肠球菌为主,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较为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以及莫西沙星耐药性较高。结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20 min和术前WBC<4×10^(9)/L是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IAI的危险因素。肝切除术后患者IAI的病原菌对部分抗生素敏感程度较高,临床治疗中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细菌特性合理用药,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合并肝硬化 肝切除术 腹腔内感染
下载PDF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持续/复发及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 被引量:100
3
作者 陈立波 +27 位作者 丁勇 关海霞 郭晔 高再荣 黄蕤 侯晓荣 何霞云 李梅 李小毅 李超 梁智勇 林承赫 林岩松 吕静 柳卫 刘志艳 陆克义 马庆杰 牛丽娟 王颖 王任飞 王卓颖 徐书杭 杨爱民 张彬 张波 张广 郑向前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年第12期1051-1080,共30页
刖吕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持续/复发 转移 指南
原文传递
短程碳酸锂辅助^(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重度黄疸四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邢家骝 丁勇 +4 位作者 张友仁 王勇 陈方旎 龙亚红 高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1-563,共3页
报告短程碳酸锂辅助^(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重度黄疸4例,随访19~89个月。每克甲状腺给^(131)I 4.44~7.40MBq,总活度307.1~899.1MBq。^(131)I治疗后未见甲亢症状和黄疸加重。治疗后2~3d起血清甲状腺激素开始下降,2~6个月... 报告短程碳酸锂辅助^(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重度黄疸4例,随访19~89个月。每克甲状腺给^(131)I 4.44~7.40MBq,总活度307.1~899.1MBq。^(131)I治疗后未见甲亢症状和黄疸加重。治疗后2~3d起血清甲状腺激素开始下降,2~6个月内黄疸消失,同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用左甲状腺素(L-T4)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如常。对于甲亢合并重度黄疸建议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早用131I治疗甲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黄疸 治疗 碘同位素 碳酸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