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体检人群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俭 马学华 +4 位作者 闫乐媛 刘淼 杨姗姗 王盛书 何耀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进行颈部超声检查的某单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血压等生理、生化指标。将血压指标按连续变量(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和分类变量(是否高...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进行颈部超声检查的某单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血压等生理、生化指标。将血压指标按连续变量(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和分类变量(是否高血压、血压分级和脉压差四分类)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人群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16名,其中男性321名(44.8%),女性395名(55.2%),高血压和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分别为40.9%(293例)和40.4%(289例)。≥60岁、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腰围增加、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者的颈动脉斑块患病率更高(P<0.05)。随着血压分级和脉压差四分类水平的升高,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呈现增高趋势(Ptrend<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 mmHg使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了1.4%(95%CI:1.005~1.024);以非高血压人群为对照组,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了62.9%(95%CI:1.146~2.316),其中,女性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增加106.3%(95%CI:1.242~3.427);以正常血压人群为对照组,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和3级高血压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86.8%(95%CI:1.175~2.946)和84.8%(95%CI:1.098~3.110)和119.6%(95%CI:1.165~4.142);以脉压差<60 mmHg(1 mmHg=0.133 kPa)人群为对照组,脉压差≥60 mmHg组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56.2%(95%CI:1.049~2.326),其中女性脉压差≥60 mmHg人群的颈动脉斑块风险增加了73.3%(95%CI:1.007~2.983);以脉压差四分类Q1(≤42 mmHg)人群为对照组,Q3(50~61 mmHg)和Q4(≥62 mmHg)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92.2%(95%CI:1.173~3.149)和95.0%(95%CI:1.147~3.316)。结论血压和脉压差水平升高与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升高相关联,防控血压和脉压差升高可能是防控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 关联研究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某科研人群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俭 马学华 +3 位作者 闫乐媛 刘淼 王盛书 何耀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强度。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7年对参加2010年基线调查的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健康体检的716名科研工作者开展随访调查,随访结局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结果基线716名非颈动脉... 目的探讨基线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强度。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17年对参加2010年基线调查的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健康体检的716名科研工作者开展随访调查,随访结局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结果基线716名非颈动脉斑块人群经8年随访,共发生颈动脉斑块289例,累计发病率为40.36%。拟合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调整了年龄、性别、BMI、腰围、SBP、DBP、ALT、FPG和尿酸后,以无血脂异常组为对照组,该职业人群患有≥3种血脂异常组发生颈动脉斑块风险升高68.1%(HR=1.681,95%CI:1.090~2.593)。结论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相关,有≥3种血脂异常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升高,防止血脂异常或减少血脂异常的种类可能是预防和控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颈动脉斑块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