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5例老年血液病的分布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冉海红 朱宏丽 +2 位作者 卢学春 范辉 张然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058-1059,1073,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病的分布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35例老年血液病患者进行13年的诊治、随访,分析其发病年龄、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80-89岁,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最高(31.11%),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6.30%)。两者的5年...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病的分布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35例老年血液病患者进行13年的诊治、随访,分析其发病年龄、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80-89岁,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最高(31.11%),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6.30%)。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8%、50%。急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最差,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不受影响。结论老年血液病患者预后差,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仍可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波 卢学春 +7 位作者 朱宏丽 韩为东 王瑶 范辉 李素霞 刘洋 代汉仁 姚善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44-1249,共6页
本研究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9例老年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细胞数为(2-3)×... 本研究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9例老年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细胞数为(2-3)×109个,回输后应用IL-2 100万U/day,皮下注射,第1-10天。28天为1个疗程,共完成了64个周期的自体CIK细胞输注。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肿瘤相关生物学指标、影像学特征、疾病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表明,7例接受8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的患者和2例接受4个周期的输注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β2微球蛋白、LDH水平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8例达完全缓解,1例完成8周期的CIK细胞输注后曾一度达良好的部分缓解,但因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和淋巴瘤持续进展而死亡。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恶性淋巴瘤 B细胞性 老年病人
下载PDF
8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林洁 朱宏丽 +6 位作者 卢学春 范辉 李素霞 翟冰 刘洋 冉海红 杨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本研究探讨8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对我院2000-2010年收治的12例80岁以上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大部分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接受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研究探讨80岁以上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对我院2000-2010年收治的12例80岁以上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大部分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接受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患者共10例。结果表明,2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其余患者未获得缓解。平均生存时间20±16周。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7±14周,明显长于国外报道。生存期最短的3例均为ALL患者。结论:本组高龄AML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而高龄老年ALL患者则预后很差,缺乏相对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与血液系统疾病 被引量:6
4
作者 汪海涛 林洁 朱宏丽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12-515,共4页
最新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造血干细胞稳态的维持和溶血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氧化应激与上述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溶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白血病
下载PDF
氨磷汀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素霞 朱宏丽 《中国处方药》 2010年第10期50-53,共4页
细胞保护剂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新星",氨磷汀就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在抗肿瘤、逆转耐药和保护正常细胞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多种血液系统疾病。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氨磷汀 应用 抗肿瘤药物 细胞保护剂 研究与开发 正常细胞 逆转耐药
下载PDF
以微信为平台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在血液病临床带教中的设计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4-6,共3页
微信是目前国内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人际沟通软件,利用微信平台结合多元化教学法来完成临床专科的带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以血液病学的教学为例,设计了微信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实习... 微信是目前国内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人际沟通软件,利用微信平台结合多元化教学法来完成临床专科的带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以血液病学的教学为例,设计了微信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实习中的模式,希望对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多元化教学法 血液病
下载PDF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继发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7
作者 张文英 杨波 +3 位作者 卢学春 刘洋 杨洋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53-95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提高对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 or lysis syndrom e,ATLS)的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本科收治的两例恶性淋巴瘤老年患者发生ATLS前肿瘤的进展情况,以及发... 本研究旨在提高对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cute tum or lysis syndrom e,ATLS)的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本科收治的两例恶性淋巴瘤老年患者发生ATLS前肿瘤的进展情况,以及发生ATLS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反应等临床资料,探讨ATLS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表明,2例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患者发病前肿瘤负荷高,对治疗敏感,并存多项ATLS促发因素。发生ATLS后1例表现为低钾血症,1例表现为高钾血症。对2例患者均采用别嘌呤醇、水化、碱化尿液治疗,1例同时接受透析治疗,但2例最终因病情持续进展而死亡。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经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后很少发生ATLS,但若存在多项促发因素也可发生,一般在治疗后1-4天内发生。结论:ATLS是高危恶性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针对高危ATLS患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 临床病理学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策略
8
作者 林洁 朱宏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022-2023,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超过50%的AML患者是60岁以上老年人.40岁时发病率为1/10万.而到75岁以上时发病率增至15/10万。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超过50%的AML患者是60岁以上老年人.40岁时发病率为1/10万.而到75岁以上时发病率增至15/10万。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反应均不同于年轻人。本文就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特点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白血病 治疗反应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人口老龄化 生物学特点 发病率 临床表现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现状
9
作者 朱宏丽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老年NHL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异于普通成人患者的特点。在治疗上,老年人一般状态差,基础疾病多,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因此,针对老年人自身特点的个体化治疗是较为适合...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老年NHL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异于普通成人患者的特点。在治疗上,老年人一般状态差,基础疾病多,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因此,针对老年人自身特点的个体化治疗是较为适合的选择;同时支持治疗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老年人 治疗
下载PDF
氨磷汀治疗1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16
10
作者 范辉 朱宏丽 +3 位作者 李素霞 卢学春 杨洋 姚善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92-196,共5页
本研究首次报告氨磷汀(AMF)治疗不同年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副作用。应用AMF治疗17例ITP患者。治疗方案为AMF0.4g静脉滴注,连续5天为1周期,每两周期之间停药2天,连续4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17例患者经1... 本研究首次报告氨磷汀(AMF)治疗不同年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副作用。应用AMF治疗17例ITP患者。治疗方案为AMF0.4g静脉滴注,连续5天为1周期,每两周期之间停药2天,连续4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17例患者经1疗程治疗后血小板水平达到正常,且在停止治疗2月以后血小板仍保持在正常水平,不需要继续予以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其他治疗,不需要输血,生存质量改善。AMF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但有些胃肠道反应,能够有效克服,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氨磷汀首创性地应用于不同年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少,因此氨磷汀对于ITP患者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尤其对于难治性高龄患者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有关氨磷汀的长期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磷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老年血液学
下载PDF
D-半乳糖促小鼠衰老模型的衰老程度与自然生长鼠龄的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关萍 郭搏 +3 位作者 王惠 张梅 马世良 张立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探讨不同剂量D-半乳糖对小鼠的促衰程度及其与自然生长鼠年龄的对应关系,应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自然生长鼠和D-半乳糖促衰小鼠肝脏中SOD活力进行了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生长鼠约从11月龄开始进入明显的衰老期,至17... 为探讨不同剂量D-半乳糖对小鼠的促衰程度及其与自然生长鼠年龄的对应关系,应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自然生长鼠和D-半乳糖促衰小鼠肝脏中SOD活力进行了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生长鼠约从11月龄开始进入明显的衰老期,至17月龄衰老程度较高,至21月龄时小鼠的衰老程度极高。还总结了不同剂量D-gal促衰鼠与自然生长鼠年龄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小鼠衰老模型 衰老程度 自然衰老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细胞中ID4基因甲基化的PCR定量检测系统的建立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洋 康慧媛 +3 位作者 王莉莉 卢学春 朱宏丽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4,共6页
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急性白血病中极高,甲基化程度与急性白血病关系密切。因缺少合适的研究方法,其具体的甲基化量化水平与疾病的关系,人们一直缺乏认识。本研究旨在建立ID4甲基化定量PCR体系,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急性白血病中极高,甲基化程度与急性白血病关系密切。因缺少合适的研究方法,其具体的甲基化量化水平与疾病的关系,人们一直缺乏认识。本研究旨在建立ID4甲基化定量PCR体系,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初步尝试在初治急性白血病骨髓样本中评估ID4的甲基化水平。首先构建质粒并建立体系标准曲线,分别使用MSP和定量MSP对细胞系样本进行检测,以传统MSP的结果为对照,验证新方法的特异性;按不同比例将甲基化阴性和阳性细胞混合,用甲基化定量PCR扩增验证新方法敏感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符合绝对定量要求的标准曲线;通过细胞系验证,MSP结果与定量MSP结果完全一致;同时在甲基化阴性细胞背景下,定量MSP可以稳定的检测到1∶10-5水平的ID4甲基化阳性细胞。在急性白血病骨髓样本检测中,定量MSP甲基化阳性检出率高于MSP。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完整的ID4基因甲基化定量PCR体系,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4基因 DNA甲基化 甲基化定量PCR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洋 包尔宁 +2 位作者 钟文雯 卢学春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4-309,共6页
伊马替尼在目前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初治的首选治疗药物,但只有少部分患者能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R)。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有可能提高CML疗效。本研究分析多项临床研究结果,以伊马替尼单药治疗的结... 伊马替尼在目前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初治的首选治疗药物,但只有少部分患者能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R)。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有可能提高CML疗效。本研究分析多项临床研究结果,以伊马替尼单药治疗的结果为对照,系统评价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方案治疗CML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在Clinical Trial网站和Cochrane协作网检索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并通过PubMed、EM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比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的疗效及不良事件数据。结果表明,共有7项临床研究,相关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病例总数697例。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比较: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gR)6个月时为58%∶42%(P=0.0001),12个月时74%∶68%(P=0.004);主要分子学缓解(MMR)6个月时为58%∶34%(P=0.0001),12个月时66%∶47%(P<0.0001);CMR 6个月时为13%∶2%(P=0.0002),12个月时14%∶5%(P=0.0009)。联合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乏力、水肿、肌肉疼痛,较单药治疗更易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轻度贫血。结论: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CML疗效优于伊马替尼单药治疗,并且能更早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伊马替尼 干扰素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ZO-1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康慧媛 王畅 +7 位作者 窦立萍 秦耘 韩晓蘋 孙敬芬 刘春蕙 卢学春 刘洋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研究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基因标志作用的临床意义。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方法分析30例健康人骨髓标本及85例MDS患者骨髓标本的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 本研究探讨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基因标志作用的临床意义。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方法分析30例健康人骨髓标本及85例MDS患者骨髓标本的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结果显示:ZO-1基因在30例健康人标本中均呈完全非甲基化状态;MDS患者骨髓中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56.5%)明显高于健康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各亚型病人骨髓ZO-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亚型RA、RAS、RAEB、RCMD间ZO-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MDS病人骨髓中ZO-1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并具有特异性。MDS是一种常见的克隆增殖性血液系统疾病,在临床诊断中有时很难与其他疾病相鉴别,而ZO-1基因甲基化模式的改变与MDS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ZO-1基因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标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甲基化 ZO-1基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117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异常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翟冰 邹丹丹 +5 位作者 闫建军 王楠 王莉莉 朱宏丽 黄文荣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遗传学异常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及老年血液科7年以来初诊的1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FISH检测骨髓细胞遗传学异常结果及生存情况。结果:FISH检测细胞... 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遗传学异常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及老年血液科7年以来初诊的1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FISH检测骨髓细胞遗传学异常结果及生存情况。结果:FISH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76.9%(90/117),阳性率最高者为1q21+(71.1%),其次是13q-(56.6%)。交叉性比较显示,13q-与17p13-的相关性以及t(11;14)与t(4;14)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q-患者与13q正常患者生存曲线有分离趋势,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余细胞遗传学异常与正常患者的生存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异常阳性率较高,但预后评估需要更大样本量更长时间随访研究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波 卢学春 +3 位作者 张峰 范辉 李素霞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研究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体外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痰热清注射液倍比稀释成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共9个浓度组,处理增殖期Molt4细胞,镜下观察不同时间... 本研究探讨痰热清注射液体外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Molt4细胞系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痰热清注射液倍比稀释成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共9个浓度组,处理增殖期Molt4细胞,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采用PI染色法和PI/Annexin V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Molt4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痰热清注射液处理Molt4细胞后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cl-2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对Molt4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1:2至1:16稀释浓度的细胞毒性大,细胞基本死亡;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1:142稀释浓度。痰热清注射液1:32浓度处理72小时Molt4细胞处于S期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同时,caspase3表达升高和bcl-2表达明显减低(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抑制Molt4细胞系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S期细胞,下调bcl-2基因和上调caspase3基因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Molt4细胞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型施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学春 朱宏丽 姚善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32-1236,共5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涉及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增多和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过少两个方面。经典的ITP治疗只涉及抑制血小板免疫破坏的一个方面,即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和抗-D抗体(针对Rh系统D抗原的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涉及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增多和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过少两个方面。经典的ITP治疗只涉及抑制血小板免疫破坏的一个方面,即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和抗-D抗体(针对Rh系统D抗原的抗体),也有采用长春新碱或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清除B淋巴细胞,以及环孢菌素等免疫抑制剂等。对难治性病例还要进行脾脏切除手术。虽然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大多数患者治疗有效,但30%以上的ITP患者会复发,且这类治疗不良反应较多,脾脏切除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临床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由于自身抗体而继发严重的血小板,目前已退出ITP的治疗。最近,欧洲批准了2个血小板受体激活剂AMG 531和Eltrombopag,通过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来治疗ITP。国内采用泛细胞保护剂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ITP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根据ITP患者不同的发病机理进行个体化治疗是未来ITP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方向。本文就ITP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作一综述,并对ITP分型施治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生成素 依硫磷酸 AMG 531 ELTROMBOPAG
下载PDF
Apogossypolone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洁 武永吉 +1 位作者 杨大俊 赵永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研究探讨棉酚衍生物apogossypolone(ApoG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应用台盼蓝染色、Hoechst 33258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检、DNA凝胶电泳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等来判断ApoG2对多发性... 本研究探讨棉酚衍生物apogossypolone(ApoG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应用台盼蓝染色、Hoechst 33258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检、DNA凝胶电泳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等来判断ApoG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以caspase-3、caspase-9以及BCL-2、BCL-XL分析ApoG2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ApoG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在U266细胞和Wusl细胞(48小时)分别为0.1、0.2μmol/L。ApoG2可以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poG2可以使骨髓瘤细胞周期停止在G2期,U266细胞G2期比例从9.7%增至19.6%,Wusl细胞从9.8%增至31.7%。ApoG2能导致U266、Wusl细胞caspase-9、caspase-3活性增高。U266细胞和Wusl细胞经ApoG2 25μmol/L作用24小时后,BCL-XL表达分别下降(7.3±1.4)%和(11.2±6.2)%,Wusl细胞BCL-2表达下降84.4±3.4%。结论:ApoG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下调BCL-2/BCL-XL表达以及影响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apogossypolone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凋亡 BCL-2 BCL-XL CASPASE-9 CASPASE-3
下载PDF
去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对K562细胞增殖和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学春 楼方定 +4 位作者 徐周敏 李明 赵瑜 李红华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观察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增殖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 6 2细胞系与 5 杂氮脱氧胞嘧啶 (DA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 (trichostatin ,TSA)共同培养 ,观察细... 为观察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增殖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5 6 2细胞系与 5 杂氮脱氧胞嘧啶 (DA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 (trichostatin ,TSA)共同培养 ,观察细胞生长指数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利用Atlas774 2 1基因芯片筛查给药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 ,DAC和TSA的联合应用能够抑制K5 6 2细胞的增殖 ,使大多数细胞阻滞在G0 期 ,并促进多个基因的表达上调及少数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去甲基化药物及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具有抗白血病作用 ,与基因芯片联合应用可以用来筛查白血病抑癌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 白血病 5-杂氮脱氧胞嘧啶 曲古抑菌素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免疫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波 迟小华 +6 位作者 卢学春 脱帅 张峰 张文英 脱朝伟 韩为东 姚善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2-787,共6页
免疫系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功能退化,出现免疫衰老。人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遗传性/先天性和种系新生两大部分。前者以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为代表;后者以获得性免疫(B和T淋巴细胞)为代表。在衰老过程中,这两部分均以不同方... 免疫系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功能退化,出现免疫衰老。人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遗传性/先天性和种系新生两大部分。前者以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为代表;后者以获得性免疫(B和T淋巴细胞)为代表。在衰老过程中,这两部分均以不同方式出现损伤,但先天性免疫保留相对完好,而获得性免疫的改变具有较强的年龄依赖性。免疫衰老与老年人群肿瘤多发性、感染的易感性和疫苗的低效性密切相关。本文就免疫系统随年龄衰老的特征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免疫衰老 淋巴细胞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