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噪声对豚鼠耳蜗外淋巴谷氨酸含量及耳蜗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勍 李兴启 +2 位作者 张国庆 单希征 刘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观察噪声暴露对豚鼠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及耳蜗电位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豚鼠噪声暴露耳与对照耳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的含量 ,同时记录噪声暴露前及噪声暴露 2小时的耳蜗电位 (CM、CAP)。结果 对照耳外淋... 目的 观察噪声暴露对豚鼠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及耳蜗电位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豚鼠噪声暴露耳与对照耳耳蜗外淋巴液中谷氨酸的含量 ,同时记录噪声暴露前及噪声暴露 2小时的耳蜗电位 (CM、CAP)。结果 对照耳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为 4 .2 7± 0 .4 0 μmol/L ,噪声暴露耳为 8.15± 0 .78μmol/L ,提示噪声暴露 2小时后外淋巴液中谷氨酸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5 ) ;CM相对幅度下降 ,并且其非线性特点消失 ,CAP阈值平均升高了约 5 0dB。结论 噪声暴露可以使豚鼠耳蜗外淋巴液中的谷氨酸含量明显增加 ,并引起耳蜗功能的改变。提示噪声不仅损伤外毛细胞 ,还可以使内毛细胞谷氨酸过度释放产生兴奋性毒性 ,直接引起内毛细胞及耳蜗传入神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淋巴液 谷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耳蜗电位 噪声 含量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爆震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翟所强 于宁 +1 位作者 朱玉华 秦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爆震性耳聋患者临床用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09年2月我院门诊患者19例(30耳)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10 d,观察注射前后纯音测定听力变化。结果:19例爆震性耳聋患者(30耳)经用神经营养因子注射... 目的:观察爆震性耳聋患者临床用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09年2月我院门诊患者19例(30耳)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10 d,观察注射前后纯音测定听力变化。结果:19例爆震性耳聋患者(30耳)经用神经营养因子注射治疗10 d后,3例早期患者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30耳爆震性耳聋经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前后纯音测听频率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治疗后有效率为11%,与文献报道用金钠多治疗有效率89%比较,本组有效率较低。结论:临床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爆震性耳聋对发病早期患者听力恢复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宜早期治疗,病程超过1个月者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爆震伤 耳聋 听力
下载PDF
钙通道阻滞药对耳蜗微音电位输入/输出函数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军 韩梅 +2 位作者 于宁 谭祖林 李兴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耳蜗灌流钙通道阻滞药对耳蜗微音电位 (CM)输入 输出函数曲线的影响。方法 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 ,耳蜗灌流不同浓度的钙通道阻滞药尼福地平 ,观察记录各声压级CM幅度并绘制输入 输出函数 (input output,I O)曲线。结... 目的 探讨全耳蜗灌流钙通道阻滞药对耳蜗微音电位 (CM)输入 输出函数曲线的影响。方法 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 ,耳蜗灌流不同浓度的钙通道阻滞药尼福地平 ,观察记录各声压级CM幅度并绘制输入 输出函数 (input output,I O)曲线。结果 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CM相对幅度和I O函数曲线非线性无改变 ;耳蜗灌流0 .15 μM尼福地平后 ,CM相对幅度轻度下降 ,但I O曲线非线性无变化 ;耳蜗灌流 0 .5 μM、3 μM尼福地平后CM高声压级的相对幅度明显降低 ,I O函数曲线非线性特点减弱。结论 钙通道阻滞药可通过作用于外毛细胞上的钙通道影响耳蜗功能 ,且与剂量相关 ;同时间接证明外毛细胞上存在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阻滞药 耳蜗微音电位 全耳蜗灌流
下载PDF
转基因诱导新生大鼠耳蜗大、小上皮嵴细胞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翟所强 张媛 +5 位作者 汪学勇 宋巍 郑贵亮 胡吟燕 郭维 孙建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转染Hath1基因诱导大鼠耳蜗大上皮嵴细胞(greater epithelial ridge,GER)和小上皮嵴细胞(lesser epithelial ridge,LER)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方法取出生后第1天的大鼠耳蜗,利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分离出纯的GER和... 目的通过转染Hath1基因诱导大鼠耳蜗大上皮嵴细胞(greater epithelial ridge,GER)和小上皮嵴细胞(lesser epithelial ridge,LER)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方法取出生后第1天的大鼠耳蜗,利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分离出纯的GER和LER细胞,并转染Hath1基因,培养后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GER和LER体外培养并转染Hath1基因后,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肌球蛋白(myosin Ⅶa)染色阳性,表达毛细胞的特异标记物,提示GER和LER已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结论GER和LER细胞作为毛细胞前体细胞可以实现体外培养,转染Hath1后,可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 再生 大上皮嵴 小上皮嵴
下载PDF
诱导新生大鼠耳蜗大上皮嵴细胞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
5
作者 翟所强 张媛 +4 位作者 宋巍 孙建和 郭维 郑贵亮 胡吟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99-603,共5页
目的大鼠耳蜗大上皮嵴细胞(greater epithelial ridge,GER)转染Hath1基因,与耳蜗间质细胞共培养诱导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方法取出生后第1天的大鼠耳蜗,利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纯的GER细胞,与耳蜗间质细胞共培养或转染H... 目的大鼠耳蜗大上皮嵴细胞(greater epithelial ridge,GER)转染Hath1基因,与耳蜗间质细胞共培养诱导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方法取出生后第1天的大鼠耳蜗,利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纯的GER细胞,与耳蜗间质细胞共培养或转染Hath1基因培养,做免疫组化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GER体外培养具有增殖能力,GER与耳蜗间质细胞共培养或转染Hath1基因后,免疫组化MyosinVIIa阳性,扫描电镜部分细胞的表面可见不成熟的纤毛样结构,提示GER已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结论GER细胞作为毛细胞前体细胞可以实现体外培养,与耳蜗间质细胞共培养或转染Hath1后,可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物 实验 毛细胞 再生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对在体耳蜗毛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霞 郭维维 +1 位作者 杨仕明 张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在体耳蜗毛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取清洁级健康、ABR阈值正常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体重100-120g。随机分成4组,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即0%组)8只;0.1%DMSO溶液组8只;1%DMSO溶液组8只;5%DMSO溶液组8只。所有动物... 目的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在体耳蜗毛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取清洁级健康、ABR阈值正常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体重100-120g。随机分成4组,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即0%组)8只;0.1%DMSO溶液组8只;1%DMSO溶液组8只;5%DMSO溶液组8只。所有动物均取右耳作为实验耳。通过耳蜗鼓阶打孔显微注射向每个实验耳注入不同浓度DMSO溶液4ul。术前1天和术后7天分别进行ABR(click和toneburst)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MSO溶液导入7天后的毛细胞变化。结果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click、4kHz、8kHz、16kHz处阈移平均值均<5dBSPL,仅于32kHz处有约13dBSPL的阈移,形态方面未见明显损伤;0.1%浓度组在click、4kHz、8kHz处阈移平均值均<5dBSPL,而32kHz处阈移约25dBSPL,与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比较提示有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底回时偶见少数内毛细胞胀大;1%浓度即可引起OHC大量丢失,造成相应纤毛表皮板缺如,且以底回最重,各频率ABR阈移均>15dBSPL,32kHz处阈移>30dBSPL;当浓度增加到5%时,不仅损伤耳蜗底回的外毛细胞,也导致内毛细胞的丢失,所造成的听力损失在32kHz处较1%组严重。结论 DMSO对毛细胞的损伤存在剂量依赖性,损伤程度自耳蜗底回向顶回逐渐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O 耳蜗 毛细胞
下载PDF
突聋后期再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翟所强 于宁 +2 位作者 郑贵亮 朱玉华 秦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突聋后期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常规治疗2个月以上效果不理想的突聋患者103例(112耳),给予碳酸氢钠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2天后,应用东菱迪芙5BU每天静脉滴注一小时,治疗6天,全疗程共8天。治疗前后进行纯音测听并... 目的观察突聋后期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常规治疗2个月以上效果不理想的突聋患者103例(112耳),给予碳酸氢钠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2天后,应用东菱迪芙5BU每天静脉滴注一小时,治疗6天,全疗程共8天。治疗前后进行纯音测听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分别为56.34dBHL和49.22dB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46.43%(52/112)。结论突聋后期治疗中应用碳酸氢钠加激素和东菱迪芙对挽救或提高部分听力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聋 听力 治疗
下载PDF
两个Usher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分析及致病基因位点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金鑫 刘铁城 袁慧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90-2192,共3页
目的:分析2个Usher综合征家系USH-001,USH-002的临床表型特征及遗传学特点,对已知致病基因位点进行筛查,确定可能的候选基因。方法:分析USH-001,USH-002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系谱特征,利用连锁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12个已知致病基因... 目的:分析2个Usher综合征家系USH-001,USH-002的临床表型特征及遗传学特点,对已知致病基因位点进行筛查,确定可能的候选基因。方法:分析USH-001,USH-002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系谱特征,利用连锁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12个已知致病基因位点周围的微卫星标记进行扫描,筛选可能的致病基因位点。结果:USH-001,USH-002家系中的患者在10~13岁出现夜盲症状,随年龄增长夜盲逐渐加重,并出现视野逐渐缩窄至管状视野,中心视力下降不明显,眼底周边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患者在儿童期出现双耳听力下降,为非渐进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前庭功能正常。表型未出现连续遗传的现象。USH-001家系中所有患者的D11S902,D17S785微卫星标记的Allele值完全一致,USH-002家系所有患者的微卫星标记D1S425,D9S1776的Allele值完全一致。结论:USH-001,USH-002家系临床表现符合USH2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USH1C,USH1G可能为USH-001家系的致病基因;USH2A,USH2D可能为USH-002家系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HER综合征 视网膜色素变性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微卫星标记 基因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的时变滤波叠加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黎明 邵殿华 +1 位作者 李兴启 姜泗长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76-78,共3页
多数诱发电位具有突出的“时变”特性:它们属瞬态反应,在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各个阶段,电活动的频谱都不断在变化,时变滤波的技术要点:使滤波参数根据电反应的瞬时特性而变,从而更有效地提取有用信号,提高信噪比、缩短操作时间。本... 多数诱发电位具有突出的“时变”特性:它们属瞬态反应,在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各个阶段,电活动的频谱都不断在变化,时变滤波的技术要点:使滤波参数根据电反应的瞬时特性而变,从而更有效地提取有用信号,提高信噪比、缩短操作时间。本文对一般叠加平均处理和时变滤波叠加在动物和人各种听觉诱发电位的信噪比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时变滤波叠加的诱发电位信噪比明显提高,使用时变滤波叠加处理,能达到背景噪声小的效果和反应波形清晰的优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叠加次数可相应地减少,使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效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诱发电位 叠加 时变滤波
下载PDF
聋病的临床听力学特点分析
10
作者 翟所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36-239,共4页
新世纪的到来,给耳科学带来了机遇,新思路和新手段层出不穷。随着耳科学的发展,临床听力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一些新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为聋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各种聋病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升。可是,面对如此多... 新世纪的到来,给耳科学带来了机遇,新思路和新手段层出不穷。随着耳科学的发展,临床听力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一些新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为聋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各种聋病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升。可是,面对如此多的检测方法,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检测结果的一些矛盾似乎仍有困惑,本文对各种聋病的临床听力学特点做一浅析,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力学特点 聋病 检测结果 临床诊断 临床工作 耳科学 听力学
下载PDF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表型分析和RHO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雪敏 刘铁城 +3 位作者 金鑫 袁慧军 张宝全 王瑛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分析一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家系的临床表型,确定该家系与视紫红质(rhodopsin,RHO)基因的关系。方法依据RP诊断标准及患者临床表型,确定一连续4代发病的adRP家系遗传的特点;... 目的分析一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家系的临床表型,确定该家系与视紫红质(rhodopsin,RHO)基因的关系。方法依据RP诊断标准及患者临床表型,确定一连续4代发病的adRP家系遗传的特点;采集家系中13位成员外周血8-10ml,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RHO基因的第1-5外显子基因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上公布的核酸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该家系临床特点为所有患者均于10岁左右出现夜盲,1例22岁出现视野损害,2例40岁左右出现视野损害,并且于50岁左右双眼相继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该家系5例患者在RHO基因外显子、上下游非编码序列以及内含子及外显子拼接部中均未发现碱基改变。结论本研究家系患者存在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RHO基因不是该家系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常染色体显性 表型 基因报告 视紫红质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基因定位
12
作者 张宝全 章雪敏 +2 位作者 刘铁城 金鑫 袁慧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40-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一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家系致病基因与盘膜边缘蛋白/视网膜变性慢基因(eripherin/retinal degeneration slow,RDS)、视杆外节盘膜蛋白1基因(retinal outer segment ... 目的探讨一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pigmentosa,adRP)家系致病基因与盘膜边缘蛋白/视网膜变性慢基因(eripherin/retinal degeneration slow,RDS)、视杆外节盘膜蛋白1基因(retinal outer segment membraneprotein 1,ROM1)、视锥杆细胞同源盒基因(cone-rod homeobox gene,CRX)、神经视网膜亮氨酸拉链基因(neural retinalleucine zipper,NRL)、鸟甘酸环化酶激活1B基因(guanylate cyclase activator 1B,GUCA1B)、肌动蛋白同源2基因(fascinhomolog 2,FSCN2)和拓扑异构酶结合1基因(topoisomerase I binding,TOPORS)多发突变位点的关系。方法采集一个连续4代发病的RP家系14个成员外周血4~5 ml,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常见的7个adRP候选基因的17个外显子多发突变位点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中公布的核酸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该家系视网膜色素变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成员在RDS、ROM1、CRX、NRL、GUCA1B、FSCN2和TOPORS基因中未发现致病突变,仅在RDS基因第1外显子和第3外显子编码区发现5处单核苷酸改变。结论 RDS、ROM1、CRX、NRL、GUCA1B、FSCN2和TOPORS不是本研究家系的致病基因,RDS基因外显子中的5处单核苷酸的改变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常染色体显性 候选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豚鼠耳蜗各回外毛细胞的分离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英 苏振伦 +1 位作者 杨伟炎 姜泗长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7,I001,共3页
目的 :探讨豚鼠耳蜗各回外毛细胞 (OHC)的分离方法。方法 :选豚鼠 8只 ,解剖耳蜗各回组织 ,获得Corti器并采用酶消化后机械分离。结果 :各回均可获得一定数量、活性良好的 OHC,第 1、2、3、4回单离 OHC的长度依次为 2 3.81、34.5 0、6 0... 目的 :探讨豚鼠耳蜗各回外毛细胞 (OHC)的分离方法。方法 :选豚鼠 8只 ,解剖耳蜗各回组织 ,获得Corti器并采用酶消化后机械分离。结果 :各回均可获得一定数量、活性良好的 OHC,第 1、2、3、4回单离 OHC的长度依次为 2 3.81、34.5 0、6 0 .48和 71.37μm。结论 :熟悉耳蜗各回解剖、组织特性并按操作要点进行是成功分离出各回 OHC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外毛细胞 细胞分离 豚鼠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的发育
14
作者 龚麒麟 郭维维 林昶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25-129,共5页
了解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的发育,对研究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的再生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发育过程、毛细胞发育时期的调控基因、毛细胞发育功能障碍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进行概述,为更好研究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再生提供... 了解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的发育,对研究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的再生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发育过程、毛细胞发育时期的调控基因、毛细胞发育功能障碍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进行概述,为更好研究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再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Mammals) 生长和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内(Ear Inner) 耳蜗(Cochlea) 毛细胞 内(Hair Cells Inner)
原文传递
内耳发育基因调控概述
15
作者 王海霞 郭维维 +1 位作者 张榕 杨仕明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311-316,共6页
了解并掌握内耳发育的基因调控,对研究内耳毛细胞的再生至关重要。本文综述内耳发育期间,由耳基板发育为耳囊、耳囊向听觉结构和前庭器演化、感觉前体细胞区建立、耳蜗螺旋器形成等各个期间已发现的主要相关基因,总结基因问形成的调... 了解并掌握内耳发育的基因调控,对研究内耳毛细胞的再生至关重要。本文综述内耳发育期间,由耳基板发育为耳囊、耳囊向听觉结构和前庭器演化、感觉前体细胞区建立、耳蜗螺旋器形成等各个期间已发现的主要相关基因,总结基因问形成的调控网络,并将重点放在耳蜗发育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Development) 内耳(Inner Ear) 基因(Gene)
原文传递
聋病临床听力学诊断要点分析
16
作者 翟所强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4年第5期268-272,共5页
随着耳科学的发展临床听力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一些新检测方法和手段的临床应用,为聋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多种选择,使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升。然而面对众多的检测方法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及检测结果的一些矛盾如何处理等仍有困惑,本... 随着耳科学的发展临床听力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一些新检测方法和手段的临床应用,为聋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多种选择,使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升。然而面对众多的检测方法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及检测结果的一些矛盾如何处理等仍有困惑,本文对各种聋病的临床听力学诊断要点做一浅析,期望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学 耳聋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