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临床医学亟需加入循证医学元素
1
作者 贾赤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6期3-4,共2页
一、概述 20世纪70年代,英国内科医师Cochrane提出,应针对各专业特定的治疗措施收集全世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得出结论,以指导临床实践.1992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Gordon Guyatt 教授首次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 一、概述 20世纪70年代,英国内科医师Cochrane提出,应针对各专业特定的治疗措施收集全世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得出结论,以指导临床实践.1992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Gordon Guyatt 教授首次提出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2000年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tt再次对EBM进行定义,即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起来,制定每个患者的最佳诊疗措施[1].EBM这种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转变为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的新的医学模式孕育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循证医学 烧伤休克 EBM
原文传递
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γδT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合成的影响
2
作者 邓向东 贾赤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6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对烧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在九七医院南京军区烧伤治疗中心治疗的87例烧伤患者及20名健康者为观察对象,统计患者的烧伤面积,抽取其在伤...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对烧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在九七医院南京军区烧伤治疗中心治疗的87例烧伤患者及20名健康者为观察对象,统计患者的烧伤面积,抽取其在伤后2周及创面痊愈后的静脉血,伴有PA感染的患者还抽取感染期静脉血;健康者抽取清晨静脉血,用QuantibriteTM PE bead试剂盒检测标本γδT细胞IGF-Ⅰ的表达。根据是否感染PA,将烧伤患者分为感染组(n=8)及未感染组(n=79),比较烧伤面积与PA感染之间的关系;将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γδT细胞IGF-Ⅰ的表达在3组间的差异,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感染组的平均烧伤面积明显大于非感染组,即PA感染与烧伤面积关系密切,PA可减少烧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合成IGF-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显著(r=-0.906,P=0.017)。以烧伤面积(X1)、PA感染(X2)作为自变量,以感染期γδT细胞IGF-Ⅰ合成水平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5.553+0.219X1-0.165X2。结论 PA抑制γδT细胞合成IGF-Ⅰ,这是烧伤创面愈合的不利因素。由于γδT细胞合成的IGF-Ⅰ在全身起作用,说明局部创面的PA感染能成为全身创面愈合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假单胞菌 铜绿 T淋巴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伤口愈合
原文传递
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瑞晨 贾赤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55-57,共3页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是一种良性骨内病变,病灶中正常的骨和骨髓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和随意排列的编织骨所替代。颅面骨是病变最常发生的部位,由于颅面部解剖结构复杂、腔隙孔道多,视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涉及多个临床...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是一种良性骨内病变,病灶中正常的骨和骨髓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和随意排列的编织骨所替代。颅面骨是病变最常发生的部位,由于颅面部解剖结构复杂、腔隙孔道多,视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涉及多个临床学科。另外,病变的生长方式无法预测,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手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保守手术修整和根治性切除手术,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存有一定争议。本文就颅面部FD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颅面部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miRNA-146a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文婷 刘真 贾赤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MicroRNA(miRNA)是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miRNA的不断研究和认识,发现miRNAs与吸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146a是第一个被发现在免疫系统中具有调节作用的miRNA,是近年来研究较前沿、较广... MicroRNA(miRNA)是近二十年来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miRNA的不断研究和认识,发现miRNAs与吸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146a是第一个被发现在免疫系统中具有调节作用的miRNA,是近年来研究较前沿、较广泛的miRNA之一,其下游基因介导参与了炎症、免疫、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对miRNA-146a这种急性时相反应的负调节剂的研究越来越多,被认为是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细胞分化及功能的重要调控者。本文首先从miRNA-146a在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参与炎症负反馈机制出发,归纳了在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中路径图,再通过回顾miRNA-146a在肺部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对参与吸入性肺损伤及肺癌病程中分子机制及预后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46a 炎症 免疫 肿瘤 NF-κB 吸入性肺损伤 肺肿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