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2,9及其抑制物-1,2基因表达变化在心肌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先梅 严睿 +5 位作者 杨丽霞 郭传明 齐峰 石燕昆 王燕 魏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心室肥厚时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9及其抑制物(TIMP)-1,2基因表达的改变及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病理检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放射免疫和蛋白印迹杂交等方法,检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肥厚组)和正常... 目的:探讨人心室肥厚时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9及其抑制物(TIMP)-1,2基因表达的改变及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病理检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放射免疫和蛋白印迹杂交等方法,检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肥厚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心肌MMP-1,2,9及TIMP-1,2蛋白表达。结果: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心肌肥厚组比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均<0.01)。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含量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匀浆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179.3±36.1)pg/mg心肌组织,对照组为(103.2±13.6)pg/mg心肌组织,与对照组比较,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增高(P<0.01)。心肌肥厚组心肌组织MMP-1,2,9蛋白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均<0.01),TIMP-1,2蛋白表达也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心肌肥厚时心肌胶原的代谢受到MMPs/TIMPs的调节。MMP-1,2,9和TIMP-1,2蛋白表达均增加,使MMPs的活性受到抑制,胶原合成增加的速度大于胶原降解的速度,导致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 心肌纤维化 胶原
下载PDF
磁共振Propeller技术消除患者因运动及磁敏感效应造成伪影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学军 金钰铌 +1 位作者 孙睿 李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385-4388,共4页
背景: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严重影响MR成像质量,Propeller技术采用填充模式,以辐射状的叶片用螺旋的方式采集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问题。目的:探讨Propeller技术在头部伪影消除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 背景: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严重影响MR成像质量,Propeller技术采用填充模式,以辐射状的叶片用螺旋的方式采集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问题。目的:探讨Propeller技术在头部伪影消除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7/2007-04在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完成。参试者:21例磁共振头颅日常检查中出现躁动或不能自控患者,5例固定义齿致磁敏感伪影明显者。方法:对21例磁共振头颅日常检查躁动或不能自控患者,常规T2FRFSE序列运动伪影明显,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扫描并进行对比;5例常规扩散加权图像序列磁敏感伪影明显者进行Propeller 扩散加权图像扫描并进行对比。主要观察指标:Propeller技术应用后运动伪影与磁敏感伪影的改变情况。结果:21例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扫描明显减少或消除了运动伪影,5例Propeller扩散加权图像明显消除磁敏感效应引起的伪影,均生成较满意图像。结论:应用Propeller T2WI及扩散加权图像成像技术可以明显减少或消除患者因运动及磁敏感效应造成的伪影,显著提高图像质量,获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PROPELLER技术 伪影 医学工程学
下载PDF
髋关节区病变诊疗中股骨颈前倾角CT测量方法的选择
3
作者 胡荣慧 贺斌 +6 位作者 巫北海 刘力 严睿 刘嘉凯 黄小波 张剑 丁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3期8002-8005,共4页
背景:股骨颈的前倾角是股骨内外髁后缘连线与股骨颈长轴所形成的夹角,涉及股骨两端的两个面,因此测量比较困难,方法很多,结果也有所不同。目的:通过对股骨解剖结构特殊性的仔细研究及对股骨颈前倾角定义的分析,探索一种CT测量股骨前倾... 背景:股骨颈的前倾角是股骨内外髁后缘连线与股骨颈长轴所形成的夹角,涉及股骨两端的两个面,因此测量比较困难,方法很多,结果也有所不同。目的:通过对股骨解剖结构特殊性的仔细研究及对股骨颈前倾角定义的分析,探索一种CT测量股骨前倾角简便而又精确的方法。方法:选取行髋关节CT检查者80例,受测者双侧髋关节无器质性病变。在常规体位分别对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进行扫描,然后计算出股骨颈前倾角,称为定义值;在中立体位对髋关节扫描,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称为实验值。结果与结论:股骨前倾角的定义值为(10.48±2.40)°,实验值为(10.29±2.1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该实验值测量方法只需对髋关节扫描,可准确反映股骨颈前倾角,可为髋关节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前倾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测量 体位 髋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