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甲唑胺干预尾吊2周失重模型大鼠眼压和视网膜、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宫玉波 张文倩 +6 位作者 郭小华 闫瑾 宋飞龙 石圆圆 罗灵 赵军 赵宏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238-2242,共5页
背景:失重会影响眼压及眼部结构变化;醋甲唑胺有降低眼压作用,但对失重状态下眼压及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变化的影响却鲜有报道。目的:探讨醋甲唑胺对模拟2周微重力环境下大鼠眼压及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分... 背景:失重会影响眼压及眼部结构变化;醋甲唑胺有降低眼压作用,但对失重状态下眼压及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变化的影响却鲜有报道。目的:探讨醋甲唑胺对模拟2周微重力环境下大鼠眼压及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只)及药物组(8只),均采用-30°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微重力环境大鼠模型。尾吊前(尾吊0 d)2组大鼠不给药;尾吊后对照组和药物组大鼠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或醋甲唑胺生理盐水溶液,1次/d,连续14 d。于尾吊前、尾吊1,3,7及14 d采用iCare眼压仪测量尾吊大鼠不同时段眼压变化;应用EDI SD-OCT测量尾吊大鼠不同时段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变化。实验方案经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眼压比较:对照组尾吊后眼压升高,尾吊后14 d眼压显著高于尾吊前(P<0.05);尾吊7 d眼压显著高于尾吊3 d(P<0.05);药物组:尾吊前与尾吊后各时间段眼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尾吊后药物组较对照组眼压明显下降(P<0.05);②视网膜厚度比较:2组组内不同时段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之间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脉络膜厚度比较:对照组尾吊后脉络膜增厚;尾吊3 d脉络膜较尾吊1 d增厚(P<0.05),但与尾吊7,14 d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组尾吊后脉络膜增厚;尾吊3,7,14 d脉络膜均较尾吊1 d增厚(P<0.05);尾吊3 d与尾吊7,14 d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尾吊后药物组较对照组脉络膜厚度明显降低(P<0.05);④结果说明,模拟2周微重力环境对大鼠眼压有明显影响;随尾吊时间延长,眼压升高,尾吊14 d眼压升高明显;醋甲唑胺有效抑制了眼压升高。模拟2周微重力环境对大鼠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影响,对脉络膜厚度有明显影响;随尾吊时间延长,脉络膜厚度增加;醋甲唑胺有效降低了脉络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环境 醋甲唑胺 眼压 视网膜厚度 脉络膜厚度
下载PDF
模拟长期微重力环境下大鼠眼底血流动力学、眼轴长度及血清中IFN-γ、IL-10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宫玉波 许永杰 +9 位作者 仇长宇 赵军 王媛 郭小华 高薇 罗灵 赵宏伟 司少艳 秦亚亚 吴斌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眼轴长度及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unkin-10,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尾吊1 d组、尾吊4 d组、尾吊... 目的探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眼轴长度及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unkin-10,IL-10)含量的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尾吊1 d组、尾吊4 d组、尾吊1周组、尾吊2周组、尾吊1个月组、尾吊2个月组及尾吊3个月组。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微重力环境动物模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眼轴长度变化,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尾吊后不同时间血清中IFN-γ、IL-10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PSV与尾吊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SV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尾吊3个月组同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SV降至最低。正常对照组EDV除与尾吊1 d组、尾吊1周组及尾吊2个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DV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尾吊3个月组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DV降至最低。尾吊1 d组眼轴长度除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各组均较尾吊1 d组眼轴变短;尾吊1个月组同尾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轴最短。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γ含量与尾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尾吊各组IFN-γ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尾吊2周组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FN-γ含量降至最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尾吊3个月组同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FN-γ含量基本稳定。正常对照组IL-10含量与尾吊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尾吊各组IL-10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尾吊1 d组下降明显;尾吊2个月组同尾吊1个月组、尾吊3个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尾吊2个月、3个月IL-10含量逐渐增加。结论长期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大鼠眼底血流及眼轴长度均有变化;随尾吊时间延长,眼底血流流速降低,眼轴变短;大鼠血清IFN-γ变化呈"M"形正向曲线分布,IL-10变化呈"W"形负向曲线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环境 视网膜中央动脉 血流动力学 眼轴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军 李京 +2 位作者 朱敏立 武娜娜 吕世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8期483-485,504,共4页
患者,男,79岁。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咳嗽、气短3个月。多次外周血EC均>1.5×10^9/L,皮肤活检示海绵水肿性浅层血管周围炎,浸润细胞为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支气管镜活检示支气管黏膜及肺泡间隔内可见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 患者,男,79岁。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咳嗽、气短3个月。多次外周血EC均>1.5×10^9/L,皮肤活检示海绵水肿性浅层血管周围炎,浸润细胞为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支气管镜活检示支气管黏膜及肺泡间隔内可见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改变可明确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伴皮肤和肺部受累。给予泼尼松75 mg/d,病情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