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5例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燕菊 蒋学兵 +5 位作者 成海 张立萍 张蓉 陈丽 刘慧珠 任爱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1年第6期50-51,共2页
目的通过对235例输血反应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有效处理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输注各类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情况、处理情况。结果 26873例受血者中发生输血反应的... 目的通过对235例输血反应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有效处理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输注各类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情况、处理情况。结果 26873例受血者中发生输血反应的235例,总的反应发生率为0.87%,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和过敏性输血反应(ATR)占97.02%。不同的血液成分中,输注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的输血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23.4%、26.8%和49.8%。其中首次输血发生反应31例,2次或2次以上输血发生反应204例。结论输血反应主要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过敏性输血反应为主,明确输血反应的种类并对症治疗,是处理输血反应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过敏性输血反应
下载PDF
临床输血与肝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学兵 王洪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77-979,共3页
随着手术技术、手术前后护理技术的发展及手术经验的积累,肝癌患者术中输血的概率不断减少,但肝全切、次全切、肝移植等肝脏手术仍然需要进行围术期输血,而与输血相关的术后感染,肿瘤复发和生存率降低等观点在医学界尚有争论[1-15].由... 随着手术技术、手术前后护理技术的发展及手术经验的积累,肝癌患者术中输血的概率不断减少,但肝全切、次全切、肝移植等肝脏手术仍然需要进行围术期输血,而与输血相关的术后感染,肿瘤复发和生存率降低等观点在医学界尚有争论[1-15].由于肝癌患者长期的慢性机体消耗及放、化疗后外周血三系细胞减少,输血又可作为一种支持治疗而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弄清输血对机体免疫机制的影响和如何对肝癌患者进行合理输血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出血 输血 血液制品
下载PDF
来源于骨髓、外周血与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友章 沈建良 +5 位作者 宫立众 尹文杰 刘毅 成海 郑培浩 岑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5期8966-8970,共5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目前研究报道所用细胞来源单一,培养方法差异大,得出的结果不一致,不能证明分离、培养出的细胞是相同的细胞,难以比较。目的:课题提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对同一个体来源的骨髓、外周血来源间充质...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目前研究报道所用细胞来源单一,培养方法差异大,得出的结果不一致,不能证明分离、培养出的细胞是相同的细胞,难以比较。目的:课题提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对同一个体来源的骨髓、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及不同个体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的理论假设。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6/2008-12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血液科完成。材料: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10例,取同一供者的骨髓、外周血细胞,细胞体积分别为20mL与2mL。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产科10例健康初产妇脐带血细胞,细胞体积为30mL。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贴壁法分离骨髓、外周血、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当细胞生长汇合至80%~90%时胰蛋白酶-EDTA消化,制成5×108L-1细胞悬液,计为P0。重复上述操作,即为P1,依此类推P2~P5。主要观察指标:细胞生长形态观察,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细胞增殖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时间、汇合至50%时间、汇合至80%时间均早于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5~7d时呈漩涡状生长,而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无此生长特性。②初始培养和传代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为成纤维样细胞,仅有少量内皮样细胞;而传至第5代的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除有成纤维样细胞外,还有较多的内皮样细胞和单核-巨噬样细胞。③P1~P5骨髓、外周血及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PAS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苏丹黑B染色均呈阴性。④与P0细胞比较,传代培养至P5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多于外周血、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P<0.05)。⑤CD29,CD44,CD90,CD71,CD105,CD166和HLA-ABC阳性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后≤6%,P0~P5为55.9%~92.8%;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后≤10%,P0~P5为19.7%~33.4%;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后≤20%,P0~P5为35.4%~93.2%。CD34,CD45和HLA-DR阳性率,3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均极低。CD14,CD31阳性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极低,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为12.1%~28.3%,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为8.1%~21.3%。结论:结果显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均能较好地形成间充质干细胞,以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最高,成分单一,而脐带血和外周血含量次之,细胞成分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外周血 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