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病人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1
作者 王楠楠 林茜 万顺伦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64-1066,共3页
随着人口结构老化,老年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起病年龄≥60岁)的比例不断增加[1-2]。MG常常合并胸腺瘤,比例为10%~20%[3-4]。老年MG病人合并胸腺瘤的比例更高,达18.9%~26.5%[1-2]。胸腺切除是治疗MG的有效手段,但术后也存... 随着人口结构老化,老年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起病年龄≥60岁)的比例不断增加[1-2]。MG常常合并胸腺瘤,比例为10%~20%[3-4]。老年MG病人合并胸腺瘤的比例更高,达18.9%~26.5%[1-2]。胸腺切除是治疗MG的有效手段,但术后也存在病情恶化或复发,术后仍需要类固醇激素等综合治疗[4-5],因此切除胸腺治疗MG的疗效能否完全归因于手术尚不能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非手术治疗 类固醇激素 老年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 综合治疗 起病年龄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
2
作者 欧阳汤鹏 于辛 +3 位作者 蔡金晓 赵磊 董冰 王慧敏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9例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残余症状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9例成功复位的BPPV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残余症状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109例BPPV病人成功复位后43例(39.45%)出现残余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外半规管嵴帽型、病程及复位次数是残余症状的潜在风险因素(χ^(2)=10.917~17.206,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半规管嵴帽型、病程及复位次数是残余症状的独立风险因素(OR=0.135~0.284,95%CI=(0.024~0.098)~(0.727~0.822),P<0.05)。结论BPPV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出现无性别差异,外半规管嵴帽型、长病程及多次复位者易出现残余症状。在临床中病人一旦确诊BPPV,应及时予以复位治疗。同时应提高每次手法复位成功率,减少复位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头晕 危险因素 残余症状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数特征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佳美 蔡金晓 于辛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42-846,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定量脑电图(qEEG)参数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81名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和68名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被试者于入院或门诊就诊时行定量脑...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定量脑电图(qEEG)参数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海军第九七一医院收治的81名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和68名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被试者于入院或门诊就诊时行定量脑电图检查。卒中患者于入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影像检查确定梗死部位。对比2组基础资料和定量脑电图参数差异。对比不同NIHSS评分、不同梗死部位、前后循环卒中患者定量脑电图参数差异,并分析参数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卒中组患者定量脑电图δ波功率值、θ波功率值、δ/α功率比(DAR值)和(δ+θ)(/α+β)功率比(DTABR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NIHSS>5分患者DAR与DTABR值高于NIHSS≤5分患者(P<0.05)。皮质下梗死患者δ波功率值、θ波功率值和β波功率值均显著高于脑干梗死患者(P<0.05)。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患者定量脑电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DAR值、DTABR值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影响定量脑电图参数的改变。定量脑电图参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相关,对评价卒中患者的神经损伤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脑电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参数特征
下载PDF
纳米酶在活性氧相关脑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4
作者 刘阳 季文赛 +2 位作者 董冰 刘冬冬 辛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1-344,348,共5页
活性氧(ROS)在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ROS含量过多会造成氧化应激和生物分子破坏,引起炎症、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类疾病。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或类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的纳米酶,能降低ROS在组织内的含量... 活性氧(ROS)在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ROS含量过多会造成氧化应激和生物分子破坏,引起炎症、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类疾病。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或类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的纳米酶,能降低ROS在组织内的含量,调节氧化还原动态平衡,减轻ROS对组织的损伤。且纳米酶具有稳定性强、活性可调、合成条件简便的优点。本文就纳米酶在治疗ROS相关脑部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脑部疾病 活性氧
下载PDF
针刺足少阳头项部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尤阳 陶珍 于新为 《四川中医》 2022年第5期201-20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少阳头项部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麦角胺咖啡因+尼莫地平片),观察组接受针刺足少... 目的:观察针刺足少阳头项部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麦角胺咖啡因+尼莫地平片),观察组接受针刺足少阳头项部经穴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8天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近期临床症状评分、脑血流速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24%>6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症状评分中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发作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MSQ)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少阳头项部经穴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脑血流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足少阳头项部经穴 偏头痛 效果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强化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文莉 陈家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1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予以强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前后肌力分级、Fugl-Meye... 目的:观察强化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予以强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前后肌力分级、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后肌力分级、FMA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可提高患者肌力、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康复护理 脑梗死偏瘫 肢体功能 肌力
下载PDF
低颅压综合征合并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朋 蔡金晓 于辛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年第5期377-380,共4页
低颅压综合征和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均是发病率较低的神经系统疾病,而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仅占全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5%左右,低颅压综合征合并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在临床十分罕见。现报道1例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 低颅压综合征和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均是发病率较低的神经系统疾病,而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仅占全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5%左右,低颅压综合征合并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例在临床十分罕见。现报道1例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的患者,并发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及癫痫发作,予补液、抗凝、抗癫痫治疗后症状好转。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颅压综合征 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