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抗组训练方法对肌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喻伯海 胡斐 +2 位作者 王晓磊 蔡文伟 王巍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抗阻训练是提高肌肉力量和增加肌肉围度(如肌肉肥大)最主要的锻炼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肌肉状态,如适应高强度抗阻训练(HI-RT),推荐使用超过60%1RM的负荷。为进一步最大化增加肌肉力量和围度,一般都会建议力量训练重复至肌肉力竭。进行抗... 抗阻训练是提高肌肉力量和增加肌肉围度(如肌肉肥大)最主要的锻炼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肌肉状态,如适应高强度抗阻训练(HI-RT),推荐使用超过60%1RM的负荷。为进一步最大化增加肌肉力量和围度,一般都会建议力量训练重复至肌肉力竭。进行抗阻训练时,肌肉力量增长在重复至肌肉疲劳训练方式(力竭式训练)或未疲劳训练方式(非力竭式训练)中更有效尚存在争议。力竭式训练可能诱导产生更多的运动刺激引起肌肉力量增长。然而,进行非力竭式抗阻训练后,肌力增长幅度与力竭式抗阻训练后相似,且机体疲劳水平则相对较低。此外,两种力量训练方式均可引起肌肉力量增加,可能是力量训练产生的运动刺激和引起身体内分泌的变化导致,而两者之间的变化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仍需进行更多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组训练方式 肌肉力量 运动单位 训练学参数
下载PDF
运动监控在过度训练综合征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金之 张震 +2 位作者 徐盛嘉 余洲 牛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第6期62-64,共3页
过度训练综合征(OT)是一种由于过度训练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不协调和内分泌调节的功能障碍,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功能上甚至病理上的改变。可以寻找其潜在的负荷和内外负荷来作为指标监控。外部指标有输出功率、速度和加速度、时间... 过度训练综合征(OT)是一种由于过度训练导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不协调和内分泌调节的功能障碍,身体会产生一系列功能上甚至病理上的改变。可以寻找其潜在的负荷和内外负荷来作为指标监控。外部指标有输出功率、速度和加速度、时间-轨迹分析、神经肌肉功能,内部指标有RPE、心率、心率同RPE的比值、训练冲量、乳酸浓度、心率恢复(HRR)、心率变异、生化、激素、问卷、神经系统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训练综合征 疲劳 监控
下载PDF
三种力量训练方案对健康青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于文兵 高丽丽 +5 位作者 李天义 胡斐 王晓磊 王金之 黄佩玲 马继政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本研究评估了不同力量训练方案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随机交互式的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完成3次不同方案的力量训练,分别记录R-R间期:包括安静状态5min(卧位),整个力量训练期间,训练后恢复期5min(卧位),... 目的:本研究评估了不同力量训练方案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随机交互式的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完成3次不同方案的力量训练,分别记录R-R间期:包括安静状态5min(卧位),整个力量训练期间,训练后恢复期5min(卧位),进行相应心率变异(HRV)分析,并分别进行血乳酸检测。结果:三种力量训练方案运动期及恢复期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发生不同的调整。肌肉耐力训练方案(ME)和肌肉肥大训练方案(MH)心脏自主应答基本趋于一致,但肌肉最大力量训练方案(MM)在整个运动期间心率(HR)指标低于ME和MH(P<0.05),运动中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和心率变异性系数(SDNN/HR)指标略高于方案ME和MH,5min恢复期高低频比值(LF/HF)指标趋于安静状态。此外,运动后即刻MM血乳酸的浓度显著低于方案ME和MH(P<0.05)。结论:方案MM在整个运动中交感活性程度相对增加,恢复期交感活性回落较快,表明不同力量训练方案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影响存在差异,并可能对心脏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量训练 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 血乳酸
下载PDF
抗阻训练与疲劳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磊 田东 +2 位作者 邹一德 王华宇 牛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第3期57-59,129,共4页
抗阻训练是目前体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训练方式,与其他不同形式的训练共同作用,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抗阻训练不同于一般运动方式,在抗阻训练时,由于动作的作用方向和训练强度改变的影响,人体肌肉和骨骼会产生适应性变化,同时某些类型的抗... 抗阻训练是目前体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训练方式,与其他不同形式的训练共同作用,从而促进人体健康。抗阻训练不同于一般运动方式,在抗阻训练时,由于动作的作用方向和训练强度改变的影响,人体肌肉和骨骼会产生适应性变化,同时某些类型的抗阻训练还可以刺激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抗阻训练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训练方案,训练类型,训练顺序,以及训练负荷。这些因素的改变,能够使人体产生特定的适应性变化,例如肌肉维度,肌肉力量以及肌肉耐力。在抗阻训练中无论是何种训练方式或者多少训练负荷都会导致疲劳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对于外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有很多的研究,但对于中枢性疲劳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了解目前研究者对于抗阻训练中外周和中枢性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种疲劳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在抗阻训练中最大负荷下重复训练和亚极量负荷下重复训练时疲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肌肉收缩 代谢产物 兴奋性 疲劳
下载PDF
不同负重量站立30 min对健康青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胡斐 王金之 +4 位作者 黄佩玲 王增刚 田东 牛洁 马继政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本研究评估不同负重量(0 kg、27.5 kg和50 kg)站立30 min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2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完成3次30 min静止站立,分别记录RR间期:包括安静状态5 min(卧位),静态站立30 min,站立后恢复期5 min... 目的:本研究评估不同负重量(0 kg、27.5 kg和50 kg)站立30 min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2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完成3次30 min静止站立,分别记录RR间期:包括安静状态5 min(卧位),静态站立30 min,站立后恢复期5 min(卧位),进行相应心率变异(HRV)分析。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站立中HR增加(P<0.05),RMSSD降低(P<0.05),负重量增加,SDNN、SDNN/HR和LF呈下降趋势,HF降低(P<0.05),LF/HF增加(P<0.05)。与负重0 kg和27.5 kg相比,负重50 kg EPOCPeak和TRIMP增加(P<0.05)。恢复期,HR下降,但未能恢复至安静水平;RMSSD恢复至安静水平,SDNN增加(P<0.05);负重50 kg,HR均高于负重0 kg和27.5 kg(P<0.05)。结论:急性静力性30 min站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发生调整,随着负重量增加,整体HRV呈下降趋势,5 min恢复期,交感神经活性处在较高水平。不同负重状态下整体HRV变化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站立 心率变异 心脏自主功能 恢复 静力性运动
下载PDF
军校学员不同负重全力行军1km时心肺功能和血乳酸的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殷鑫 卢秋菊 +4 位作者 郭霞 胡斐 王晓磊 牛洁 马继政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目的:评定军校学员不同负重全力行进1 km时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研究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完成3次不同负重(无负重,15 kg和50 kg)全力1 km跑,分别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检测运动时心肺功能的变化,并分别在运动后即刻... 目的:评定军校学员不同负重全力行进1 km时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研究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完成3次不同负重(无负重,15 kg和50 kg)全力1 km跑,分别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检测运动时心肺功能的变化,并分别在运动后即刻检测血乳酸的浓度,进行主观疲劳感觉评定。结果:与静息比较,无负重、15 kg负重和50 kg负重全力跑时心率、呼吸频率、相对的摄氧量和代谢当量均显著增加(P<0.01),但不同负重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与静息值相比,每分通气量均显著增加(P<0.01),但无负重显著大于15 kg负重和50 kg负重(P<0.01)。随着负重量的增加,速度显著下降,每分钟能量消耗呈下降趋势,50 kg负重总能量消耗显著大于无负重与15 kg负重(P<0.01)。与静息状态比较,无负重、15 kg负重和50 kg负重全力跑后血乳酸浓度均显著增加(P<0.01),但50kg负重显著低于无负重和15 kg负重(P<0.01)。不同负重量之间主观疲劳程度无显著变化。结论:在完成以有氧和无氧混合为主全力运动时,不同负重状态下,心肺反应基本上趋于一致。但随着负重增加,相对有氧功能比例增加,高负重对机体总能量消耗和移动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行进 能量消耗 血乳酸 代谢当量
下载PDF
不同负重量站立30min对健康青年躯干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天义 胡斐 +2 位作者 王增刚 田东 马继政 《军事体育学报》 2016年第4期105-107,128,共4页
目的:评定不同负重量(0kg、27.5kg和50kg)站立30min对躯体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以及腓肠肌表面的肌电位变化。方法:28学员分2组,每组14名,完成3次站立30min,并进行平衡能力和腓肠肌表面肌电测试。结果:与基础值相比,站立30min躯干平... 目的:评定不同负重量(0kg、27.5kg和50kg)站立30min对躯体静态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以及腓肠肌表面的肌电位变化。方法:28学员分2组,每组14名,完成3次站立30min,并进行平衡能力和腓肠肌表面肌电测试。结果:与基础值相比,站立30min躯干平衡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负重量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与安静状态下相比,负重50kg站立30min腓肠肌表面肌电振幅显著增加(P<0.05)。结论:不同负重量站立30min,不损害躯干的控制能力,但随着负重量的增加,下肢腓肠肌激活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站立 静态平衡 表面肌电
下载PDF
18.5km不同强度负重行军对健康男性青年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晓磊 王金之 +2 位作者 徐盛嘉 田东 马继政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拟评定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两种运动强度下长距离负重行军对健康男性青年执行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受试人员完成两次长度为18.5 km的负重行军,持续监控整个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询问主观量表,并分别采用斯特鲁普色词测试(Stroop-Word-... 目的:拟评定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两种运动强度下长距离负重行军对健康男性青年执行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受试人员完成两次长度为18.5 km的负重行军,持续监控整个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化,询问主观量表,并分别采用斯特鲁普色词测试(Stroop-Word-Color Test,SWCT)和连线测试(Trail Making Test,TMT)对受试者执行功能进行测试。结果:SWCT结果显示,与安静状态相比较,中等强度运动后抑制控制能力存在显著变化(p<0.05),高强度运动后抑制控制能力也存在显著变化(p<0.05),但中等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后抑制控制能力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TMT结果显示,在注意选择能力方面,中等强度运动后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存在显著变化(p<0.05);高强度运动后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但是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运动后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强度负重行军后注意力控制能力仍能够较好维持,注意选择功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 高强度 负重行军 执行功能
下载PDF
不同负重对爆发性、无氧运动移动能力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增刚 徐盛嘉 +4 位作者 丁明超 王巍 陈武生 余洲 牛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第6期60-61,125,共3页
目的:评定不同负重量(15kg、25kg)对短时、爆发力移动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18名学员依次完成不同负重量快速移动练习,包括爬、跳、跑、变向、穿梭。结果:与无负重相比,对于跑、变向等移动能力,15kg负重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爬、... 目的:评定不同负重量(15kg、25kg)对短时、爆发力移动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18名学员依次完成不同负重量快速移动练习,包括爬、跳、跑、变向、穿梭。结果:与无负重相比,对于跑、变向等移动能力,15kg负重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爬、跳和穿梭低负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但25kg负重爬、跳、跑、变向和穿梭运动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负重对快速移动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 运动能力 爆发性练习
下载PDF
膝关节运动损伤状况和回归运动的基本框架
10
作者 胡斐 蔡文伟 +3 位作者 王松 余洲 金洋 牛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第6期140-144,共5页
膝关节损伤是竞技体育中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关节内骨折、韧带撕裂、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等。当前,尽管外科技术不断进步,术后康复手段进一步完善,但当运动员回到赛场时,进行剪切,旋转、跳跃等运动,仍可能增加膝关节第二次损伤的风险... 膝关节损伤是竞技体育中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关节内骨折、韧带撕裂、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等。当前,尽管外科技术不断进步,术后康复手段进一步完善,但当运动员回到赛场时,进行剪切,旋转、跳跃等运动,仍可能增加膝关节第二次损伤的风险。因此聚焦于膝关节损伤的特殊指标,建立全面监控康复训练的进程和相应的回归标准,进行系统训练并可以重返赛场,从而制定重返赛场的标准基本架构。整合运动领域中膝关节损伤的状况和重返赛场的活动标准,可以指导临床康复,促进运动能力的回归,防止后续伤害,使膝关节功能得到长久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下肢对称性 重归运动标准 能力评估
下载PDF
MircoRNAs与体力活动
11
作者 殷鑫 马继政 +1 位作者 王巍 牛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第7期157-160,共4页
MircoRNAs(miRNA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细胞进程中具有重要调节功能。体力活动的类型、时间、强度都会影响miRNAs变化,产生不同的生理适应。但是,这些生理适应性变化规律及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存在复杂的基因调控。体... MircoRNAs(miRNA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细胞进程中具有重要调节功能。体力活动的类型、时间、强度都会影响miRNAs变化,产生不同的生理适应。但是,这些生理适应性变化规律及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存在复杂的基因调控。体力活动相关miRNAs变化,为研究体力活动中循环、肌肉、组织生理性适应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精细监测、评定、认识体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coRNA 体力活动 骨骼肌 myomi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