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与家族遗传背景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石林 顾国利 +2 位作者 丁映钦 欧阳莒玺 魏学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 了解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是否受家族遗传背景的影响。方法 将年龄小于 40岁、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资料、详细的家系调查、并有随访结果的患者分成有家族遗传背景和无家族遗传背景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4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 ,... 目的 了解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是否受家族遗传背景的影响。方法 将年龄小于 40岁、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资料、详细的家系调查、并有随访结果的患者分成有家族遗传背景和无家族遗传背景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4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 ,有家族遗传背景组 (A组 ) 12例 ,无家族遗传背景组 (B组 ) 3 2例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 .3 0 % ( 10 /12 )和 5 9.3 8% ( 19/3 2 ) ,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 χ2 =5 .64 ,P <0 .0 5 )。A组分化较好和分化较差的癌分别为 8例和 4例 ;B组分别为 19例和 13例。按病理类型计算两组标准化 5年生存率 ,分别为 84.0 9% ( 3 7/4 4)和 5 9.0 9% ( 2 6/4 4) ( χ2 =6.68,P <0 .0 5 )。Dukes分期 :A组B期 9例 ,C期 3例 ;B组B期 14例 ,C期 18例。按Dukes分期计算两组标准化 5年生存率 ,分别为 88.64 % ( 3 9/4 4)和 63 .64 % ( 2 8/4 4) ( χ2 =6.5 8,P <0 .0 5 )。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可能受家族遗传背景的影响。有必要综合国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中的青年人病例 ,与散发性大肠癌家系中的青年人大肠癌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比较 ,以对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作出正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结直肠肿瘤/遗传学 预后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表达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晓武 王元和 +1 位作者 欧阳吕玺 王石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 )mRNA表达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技术检测胃癌、近癌旁和远癌胃组织UPAmRNA表达。结果 胃癌、近癌旁和远癌胃组织UPA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5 % ,31%和 10 %。早期胃...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 )mRNA表达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技术检测胃癌、近癌旁和远癌胃组织UPAmRNA表达。结果 胃癌、近癌旁和远癌胃组织UPA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5 % ,31%和 10 %。早期胃癌为阴性表达 ,进展期胃癌呈显著高表达。有浆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呈显著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肿瘤转移 胃肿瘤/遗传学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调节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活化 被引量:2
3
作者 丁丽 朱恒 +11 位作者 张海宏 杨洋 韩冬梅 王志东 郑晓丽 董磊 闫洪敏 刘静 朱玲 薛梅 郭子宽 王恒湘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0,共6页
目的研究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Sp-MSCs)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培养出Sp-MSCs,并做多向诱导分化实验。分离小鼠T淋巴细胞,开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别检测Sp-MSCs对于非... 目的研究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Sp-MSCs)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培养出Sp-MSCs,并做多向诱导分化实验。分离小鼠T淋巴细胞,开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别检测Sp-MSCs对于非特异抗原和同种异体抗原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以CFSE流式法检测Sp-MSCs对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定量PCR分析Sp-MSCs对T淋巴细胞表达的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Sp-MSs C可以抑制非特异抗原和同种异体抗原引起的T淋巴细胞增殖。Sp-MSCs能够有效抑制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引起的细胞活化。进一步分析发现,Sp-MSCs抑制T淋巴细胞表达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7A。结论 Sp-MSCs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抑制T淋巴细胞表达多种炎性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间充质干细胞 T淋巴细胞 增殖 活化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丽 朱恒 +11 位作者 张海宏 杨洋 韩冬梅 王志东 郑晓丽 董磊 闫洪敏 刘静 朱玲 薛梅 郭子宽 王恒湘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6-60,共5页
目的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一种高效可靠的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策略。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小鼠脾脏组织充分碾碎,使用胶原酶消化获得的脾脏基质组织,将消化后的组织块种于培养瓶中,观察从组织块中迁移出的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一种高效可靠的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策略。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小鼠脾脏组织充分碾碎,使用胶原酶消化获得的脾脏基质组织,将消化后的组织块种于培养瓶中,观察从组织块中迁移出的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并将其做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结果消化后的脾脏组织块中迁移迁移出大量梭形纤维样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该种细胞高表达CD29、CD44、Sca-1和CD105,低表达CD11b、CD34、CD45和Ia。多向分化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脾脏基质组织中迁移出的细胞具有较好的成脂肪和成骨分化能力。结论组织块法可以分离培养出小鼠脾脏间充质干细胞,所获得的细胞纯度高,分化能力强,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细胞培养 脾脏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晓武 顾国利 +1 位作者 茹国梁 王石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784-785,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慢性阑尾炎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8例慢性阑尾炎病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 8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几乎不出血。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分别1.2d。术后平均进流质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慢性阑尾炎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8例慢性阑尾炎病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 8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几乎不出血。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分别1.2d。术后平均进流质时间6h。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手术并发症。结论 慢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微创手术优势,可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晓武 欧阳莒玺 +1 位作者 朱晓全 王石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在基因水平探讨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rn blot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42例胃癌组织中MT1-MMP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组织几乎不表达MT1-MMP mRNA,胃癌组织高表达。早期胃癌低表... 目的 在基因水平探讨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rn blot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42例胃癌组织中MT1-MMP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组织几乎不表达MT1-MMP mRNA,胃癌组织高表达。早期胃癌低表达,而进展期胃癌显著高表达(P<0.01)。浆膜侵袭者较非浆膜侵袭者的表达显著,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者较非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显著,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MT1-MMP mRNA表达参与了胃癌侵袭和转移过程,检测MT1-MMP mRNA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表型程度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1-MMP 胃癌组织 MRNA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癌侵袭 高表达 基因表达 结论 显著性 参与
下载PDF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诊断及治疗预后分析
7
作者 冯国勋 魏学明 +2 位作者 任力 李德昌 王石林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7期2197-2200,共4页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1例,筛选出BLBC15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EGFR、vimentin、ER、...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1例,筛选出BLBC15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选用的抗体包括CK5/6、EGFR、vimentin、ER、c-erbB-2等。结果15例BLBC病理组织形态学表现为典型的BLBC病理特征。15例乳腺BLBC的免疫表型均为ER、c-erbB-2阴性,而CK5/6、EGFR及vimentin阳性。BLBC与其他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发病年龄轻,肿瘤大,易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易复发转移。结论BLBC是一种特殊表型的乳腺癌,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特征、组织形态学特点及生物学特性,预后较差,应作为一种独立的乳腺癌亚型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明胶酶A的表达
8
作者 周晓武 欧阳筥玺 王石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明胶酶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 6例胃癌组织明胶酶A的表达。结果 明胶酶A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极低 (2 /14 ) ,癌旁组织低表达 (7/18) ,胃癌组织高表达 (3 1/3 6)。明胶酶A表达与胃癌大小... 目的 探讨明胶酶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 6例胃癌组织明胶酶A的表达。结果 明胶酶A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极低 (2 /14 ) ,癌旁组织低表达 (7/18) ,胃癌组织高表达 (3 1/3 6)。明胶酶A表达与胃癌大小、Lauren分型无关。早期胃癌不表达 ,进展期胃癌特别是有浆膜侵袭和转移者 ,其明胶酶A呈显著高表达。明胶酶A表达定位于胃癌基质 ,以巨噬细胞为主。结论 明胶酶A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与转移的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明胶酶A 表达 病理学 肿瘤浸润力
下载PDF
明胶酶A mRNA表达对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9
作者 周晓武 欧阳莒玺 王石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 探讨明胶酶AmRNA表达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mblot技术检测32例胃癌组织中明胶酶AmRNA表达。结果 正常胃、癌旁和胃癌组织明胶酶 A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28.6%和84.4%。早期胃癌不表达,进展期胃癌... 目的 探讨明胶酶AmRNA表达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Northemblot技术检测32例胃癌组织中明胶酶AmRNA表达。结果 正常胃、癌旁和胃癌组织明胶酶 A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28.6%和84.4%。早期胃癌不表达,进展期胃癌高表达。有浆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明胶酶A mRNA显著高表达。结论 明胶酶A mRNA高表达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检测明胶酶A mRNA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和转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酶A MRNA表达 胃癌组织 癌侵袭 转移 高表达 blot技术 结论 目的 促进
下载PDF
EC-T与ET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明华 常振宇 +2 位作者 胡朔枫 郝文德 黄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分析化疗方案ET(表柔比星+多西他赛)与E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对比我院119例行新辅助化疗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ET方案68例、EC-T方案51例),治... 目的分析化疗方案ET(表柔比星+多西他赛)与E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对比我院119例行新辅助化疗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ET方案68例、EC-T方案51例),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副反应差异。结果 EC-T组的病理治疗有效率为80.4%,显著高于ET组的63.2%(P〈0.05),而两组间保乳率、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C-T方案在不增加副反应的基础上,病理治疗有效率优于ET方案,可使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对策(附33例报告)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海 欧阳莒玺 《腹部外科》 1996年第2期67-68,共2页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容易误诊,通过对近20年收治的3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对早期诊断的对策:(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45岁以上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梗阻及腹部肿块者应警惕本病的存在;...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容易误诊,通过对近20年收治的3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对早期诊断的对策:(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45岁以上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梗阻及腹部肿块者应警惕本病的存在;(2)掌握检查小肠病变的方法,强调小肠插管钡灌肠造影的重要地位;(3)在排除胃、结肠病变的基础上,对小肠肿瘤可能性较大者应积极剖腹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诊断 早期诊断
下载PDF
Peutz-Jeghers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毅 徐丽梅 +2 位作者 顾国利 宁守斌 张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596-598,共3页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称黑斑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一种由LKBl/STKll胚系突变引起的、以皮肤黏膜色素斑和胃肠道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黑斑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称黑斑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一种由LKBl/STKll胚系突变引起的、以皮肤黏膜色素斑和胃肠道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黑斑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而胃肠道息肉可继发出血、梗阻、肠套叠、恶变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且具有发病年龄早、诊治困难、病程迁延的特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UTZ-JEGHERS综合征 黑斑息肉病 中西医学研究 辩证 综述
原文传递
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晓武 王萍 +3 位作者 笪冀平 欧阳莒玺 朱晓全 郑爱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4-505,共2页
关键词 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 胃癌 MT1-MMP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腹膜后淋巴管囊肿一例
14
作者 周晓武 王石林 +1 位作者 欧阳筥玺 卫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后淋巴管囊肿 病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液囊双腔分离式胃管在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中的应用11例分析
15
作者 王建梅 王雪晶 +1 位作者 石玮 于福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712-712,共1页
目的探讨液囊分离式胃管在胃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应用疗效。方法对11例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严格禁食,行经空肠营养管输入肠内营养素,加强营养,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结果全部病例经过10~23 d的肠道营养治疗全部康复,... 目的探讨液囊分离式胃管在胃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应用疗效。方法对11例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严格禁食,行经空肠营养管输入肠内营养素,加强营养,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结果全部病例经过10~23 d的肠道营养治疗全部康复,营养状况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经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给胃排空障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免除再次手术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外科学 胃排空 肠道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