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项松洁
黄益灯
黄加云
陈波蓓
高金建
-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耳鼻咽喉科
-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5-617,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单纯颈部淋巴结残留手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32例患者根据肿瘤的大小、残留淋巴结活动度及个数行局部肿瘤切除或颈淋巴结清扫术。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Cox模型对影响生存率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3%和37.5%,单因素分析表明:残留淋巴结大小、淋巴结个数、活动度、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慢、淋巴结包膜浸润、术后化疗明显影响预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残留淋巴结大小(≥2cm),残留淋巴结活动度,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慢,淋巴结包膜浸润为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结论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3个月单纯颈部淋巴结残留可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总生存率明显提高。但需掌握手术适应证。残留淋巴结小、淋巴结活动、放疗后3个月内肿瘤消退快,则预后较好,淋巴结包膜浸润者,则术后预后差。
-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淋巴结
肿瘤
残留
外科手术
预后
-
Keyword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Lymph Nodes
Neoplasm, Residual
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Prognosis
-
分类号
R739.6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电子喉镜下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黄益灯
夏思文
陈世彩
郑宏良
王玲珑
-
机构
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耳鼻咽喉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5-308,共4页
-
基金
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122工程资助项目
温州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05B015)
温州市鹿城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060101)联合资助
-
文摘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监控下声带黏膜下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3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取自体脂肪颗粒在电子喉镜监控下自环甲膜穿刺,患侧声带内多角度分层次多点注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测量患侧声带的表面积和声门裂隙大小,嗓音质量评估仪对嗓音进行评估。结果注射术后麻痹侧声带表面积增加,声门裂隙缩小,随时间推移,麻痹侧声带内的脂肪部分吸收,声带表面积减小,声门裂隙稍增大,术后各阶段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嗓音声学测试发现,术后声门噪声能量下降,声时延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电子喉镜下声带黏膜下自体脂肪注射术方法简单、方便,疗效确切,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喉镜检查
声带麻痹
注射
脂肪组织
-
Keywords
Laryngoscopy
Vocal Cord Paralysis
Injections
Adipose Tissue
-
分类号
R767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临近呼吸困难的双侧声带麻痹者声门面积测量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黄益灯
吴龙军
夏思文
韩东一
周水淼
-
机构
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耳鼻咽喉科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7期385-387,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临近I度呼吸困难的双侧声带麻痹患者声门面积以及双侧声带麻痹拔除气管套管的声门面积依据。方法选择临近I度呼吸困难的双侧声带麻痹患者14例,用Olympus电子喉镜、测长仪及GEME2000软件,测量分析声门参数,同时对患者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进行测算。结果声门面积最小为31.00mm2,最大为43.23mm2,统计学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临近呼吸困难的声门面积与体表面积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S声门面积=8.412+18.873S体表面积。结论回归方程为临近呼吸困难声门最大开放面积提供较为准确、简便的计算方法 。根据体表面积,也可估测出所有欲解除双侧声带麻痹的呼吸困难、拔除气管套管至少需具有的声门面积。
-
关键词
声带麻痹
回归分析
声门测量
-
Keywords
Vocal Cord Par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glottic measurement
-
分类号
R767.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晕动病发病中水通道蛋白1的变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益灯
夏思文
吴龙军
戴朴
韩东一
-
机构
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耳鼻咽喉科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6期302-305,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小鼠晕动病发病过程中内耳水通道蛋白的变化。方法多次旋转刺激后检测小鼠内耳中一系列水通道蛋白的mRNA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观察内耳中水通道蛋白1的mRNA水平与个体晕反应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内耳注射包含有水通道蛋白1的RNA干扰质粒的病毒,抑制内耳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观察其对小鼠晕反应指数的影响。结果多次旋转刺激后,小鼠的晕反应指数逐渐下降;小鼠内耳中水通道蛋白1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通过RNA干扰的方法局部抑制小鼠内耳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发现会增加小鼠的晕反应指数。结论多次旋转刺激后,小鼠的晕反应指数的下降可能是缘于内耳中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增加。小鼠内耳中水通道蛋白1在晕动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关键词
晕动病
小鼠
水孔蛋白质类
动物实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迷路
-
Keywords
Motion Sickness
Mice
Aquaporins
Animal Experimentation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Labyrinth
-
分类号
R76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
-
题名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265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金洁
黄益灯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莲池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耳鼻咽喉科
-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2期248-250,共3页
-
基金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联卫2013043)
-
文摘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13年6月2652例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652例患者中一次性完成手术2602例,由于息肉巨大或双侧声带息肉靠近前联合,2次完成手术73例,3次完成手术12例,除4例患者手术后声带前端粘连,嗓音恢复较差外,其余患者均恢复满意的嗓音,140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嗓音声学测试,各参数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视野清晰,操作准确,具有损失小,痛苦少,疗效确切,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声带息肉
电子喉镜
摘除
-
Keywords
Vocal cord polyp
Electronic laryngoscope
Excision
-
分类号
R767.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