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明显间质纤维化的胆囊腺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仰坤 赵伟 +5 位作者 郝艳 张轶 郭艳博 蒙念龙 马丽 李婧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6-90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胆囊癌的肉眼类型多是息肉型、隆起型或菜花状肿块,组织学类型有高、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未分化癌。而伴有明显间质纤维化的胆囊腺癌较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19例伴有明显间... 背景与目的:胆囊癌的肉眼类型多是息肉型、隆起型或菜花状肿块,组织学类型有高、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未分化癌。而伴有明显间质纤维化的胆囊腺癌较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19例伴有明显间质纤维化的胆囊腺癌手术标本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伴有明显间质纤维化的胆囊腺癌临床表现多有长期的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B超检查提示胆囊壁呈不规则增厚或结节状改变。其大体形态不形成癌结节突入胆囊腔,胆囊壁呈局限性增厚,少数病例胆囊壁呈弥漫性不规则增厚。病理组织学特点:腺癌细胞多呈单层排列,较少复层排列,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核显示异型性,核分裂像可见,但较少;增生的大量纤维性结缔组织间可伴有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表型:强阳性表达CK(AE1/AE3)、CK(AE1)、CK7(OV-TL12/30)、CK8(C51)、CK18(Dc-10)、CK19(RCK108)、EMA(Mc-5);中等阳性表达CEA(COL-1)、CK20(Ks20.4)、MUC-5AC(CLH2);弱阳性表达MUC-2(B306.1);灶性表达CK17(E3)。结论:伴有明显间质纤维化的胆囊腺癌的临床表现、肉眼类型、组织学特点等不同于其它腺癌;其发生可能与慢性胆囊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腺癌 间质纤维化 病理学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慢性胆囊炎的病理改变程度与并存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仰坤 蔡丰波 +4 位作者 吴英超 杨冬梅 王华幸 于涵 黄真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研究慢性胆囊炎的病变程度及其与并存症的关系。方法 对 44 2例慢性胆囊炎采用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分类法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技术观察 10 5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慢性胆囊炎轻度 2 17例 ,合并存... 目的 研究慢性胆囊炎的病变程度及其与并存症的关系。方法 对 44 2例慢性胆囊炎采用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分类法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技术观察 10 5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慢性胆囊炎轻度 2 17例 ,合并存在的结石、息肉、腺瘤者分别为 14 1例(65 .0 % ) ,3 7例 (17.1% ) ,1例 (0 .5 % ) ;中度 13 4例 ,合并存在的结石、息肉、腺瘤、恶性肿瘤者分别为 94例 (70 .1% ) ,2 6例 (19.4% ) ,5例 (3 .7% ) ,3例 (2 .2 % ) ;重度 91例 ,合并存在的结石、息肉、腺瘤、恶性肿瘤者分别为 81例 (89.0 % ) ,2 4例 (2 6.4% ) ,2 2例 (2 4.2 % ) ,10例 (11.0 % )。PCNA表达在慢性胆囊炎轻、中、重度中分别为 12 .3 % ,17.5 % ,3 8.7%。结果显示慢性胆囊炎的分级与胆囊结石、息肉、腺瘤和恶性肿瘤的并存病有密切关系。结论 重度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应积极采取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病理学 慢性病
下载PDF
胃黏膜活检组织中腺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
3
作者 王仰坤 高春芳 +3 位作者 吴英超 吕学霞 蒙念龙 原旭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组织中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和随访的方法对52例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腺瘤的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胃腺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核间变,表现为核的体积增大及形态...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组织中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和随访的方法对52例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腺瘤的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胃腺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核间变,表现为核的体积增大及形态不规则,并出现1或多个核仁,核分裂≤2/10HPF。腺体结构变化:腺瘤的腺管多比较一致,偶有腺体的大小及轮廓不规则,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当核体积增大明显,核分裂〉2/10HPF,腺体出现不规则的扭曲、分枝状结构,提示腺瘤有发展。免疫表型:不同分子量角蛋白和肿瘤相关糖类抗原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CDX-2、APC、PTEN和CEA高表达与腺瘤的形成密切相关。黏蛋白Muc-2高表达与黏蛋白Muc-1低表达呈负相关,两种结合有助于判断胃腺瘤的进展情况。survivin、bcl-2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三者结合对胃腺瘤的恶性转化的判别有重要意义。Ki-67阳性细胞数在20%~40%之间,可作为细胞增殖程度,评价预后的有用指标。37~45月随访结果发现,治愈42.3%(22/52)、仍有腺瘤样增生38.5%(20/52)、有发展显示异型增生15.4%(8/52)、发展为黏膜内癌者3.8%(2/52)。结论胃腺瘤出现核体积明显增大,核分裂〉2/10HPF,腺体不规则的扭曲、分枝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urvivin、bcl-2、PTEN、p53蛋白阳性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指数Ki-67〉40%,提示有癌变倾向,应内镜下黏膜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活检 腺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对小鼠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平 王丽梅 +5 位作者 张薇 柏银兰 康健 郝彦斐 罗泰来 徐志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评价表达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Ag85B-ESAT-6-rM.s)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6周龄BALB/c小鼠经背部皮下注射1×106 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的Ag85B-ESAT-6-rM.s,同时设M.s免疫组(10只)、... 目的评价表达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Ag85B-ESAT-6-rM.s)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6周龄BALB/c小鼠经背部皮下注射1×106 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的Ag85B-ESAT-6-rM.s,同时设M.s免疫组(10只)、BCG免疫组(10只)、Ag85B-ESAT-6融合蛋白免疫组(10只)和生理盐水组(10只)。接种免疫后1~6周,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免疫后6周,MTS[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sal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Ag85B-ESAT-6-rM.s免疫小鼠后能够明显刺激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的产生,其所占百分比[(59.6±1.5)%]明显高于BCG免疫组[(48.8±2.3)%](t=12.252,P<0.05)和原始M.s免疫组[(45.7±1.6)%](t=20.166,P<0.05)。Ag85B-ESAT-6-rM.s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3.23±0.31)与BCG免疫刺激的增殖指数(2.95±0.36)相当(t=1.864,P>0.05),但其诱生IFN-γ的能力[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SFC)][(167.5±36.6)SFC/106]明显高于BCG[(98.5±26.9)SFC/106](t=4.804,P<0.05)。结论Ag85B-ESAT-6融合蛋白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能够明显提高M.s的免疫原性,并能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有利于抗Mtb感染的免疫反应,作为TB新型候选疫苗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耻垢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结核菌苗 免疫活性
下载PDF
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长松 高春芳 +2 位作者 印剑 原旭涛 陈燕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学技术观察5例OB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免疫表型。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手术方式不详。1例根治术前实施了化疗,... 目的研究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学技术观察5例OB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免疫表型。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手术方式不详。1例根治术前实施了化疗,4例根治术后实施了化疗。结果5例OBC的平均年龄55.8(34~78),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周至1年。病变在左腋窝4例,右腋窝1例。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C-erbB-2,GCDFP-15,CK7,CK19和E-cadherin100%阳性,ER60%阳性,PR40%阳性,CK5/6和CK20均为阴性。除1例在乳腺内发现2.0 cm×1.0 cm×0.5 cm结节2枚外,其余4例在乳腺内未发现原发灶。2例在腋窝处查到6~12枚淋巴结,均未见癌组织浸润,1例查到6枚淋巴结均见癌组织浸润,1例未查到肿大的淋巴结。5例均有完整的随访结果,随访3例5~10个月存活,1例全身化疗后12个月死亡,1例经短期化疗后,随访30个月后死亡。结论OBC的发病特点与常规乳腺癌类似;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指标有助于OB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部分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仍无法查见原发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癌 隐匿性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癌基因iASPP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燕平 孙良起 +1 位作者 黄本成 王长松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探讨p5 3凋亡刺激蛋白基因(ASPP)的抑制蛋白iASPP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iASPP mRNA;同时应用Quality One软件分析iASPP扩增产物的相对含量,分析iASPP-mRNA与临床... 目的探讨p5 3凋亡刺激蛋白基因(ASPP)的抑制蛋白iASPP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iASPP mRNA;同时应用Quality One软件分析iASPP扩增产物的相对含量,分析iASPP-mRNA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3 9例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有3 4例表达iASPP(8 7.2%),5例不表达(1 2.8%);癌旁组织中均不表达iASPP。iASPP-mRNA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明显增高,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 1)。不同的年龄组iASPP-mRNA的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TNMⅢ、Ⅳ期乳腺癌组织中iASPP-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 1);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iASPP-mRNA的表达也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iASPP-mRNA的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无关。结论 iASPP-mRNA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高表达。检测iASPP可以为乳腺癌的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SPP 乳腺癌 浸润性小叶癌 癌基因
原文传递
Napsin A、TTF-1及CK7在肺腺癌转移性心包积液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印剑 王长松 +3 位作者 范乃军 王仰坤 原旭涛 蒙念龙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讨Napsin A、TTF-1及CK7在肺腺癌转移性心包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肺腺癌心包转移患者心包积液样本32例,其他肿瘤心包转移患者心包积液样本13例(其中乳腺癌10例,胰腺癌3例),非肿瘤性心包积液样本31例... 目的 探讨Napsin A、TTF-1及CK7在肺腺癌转移性心包积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肺腺癌心包转移患者心包积液样本32例,其他肿瘤心包转移患者心包积液样本13例(其中乳腺癌10例,胰腺癌3例),非肿瘤性心包积液样本31例。制作心包积液细胞块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apsin A、TTF-1及CK7的表达。结果 HE常规染色仅能部分诊断恶性心包积液的组织学类型,无法判断组织学来源。肺腺癌转移性心包积液Napsin A的阳性率为87.5 %(28/32),TTF-1的阳性率为75.0 %(24/32),CK7的阳性率为93.8 %(30/32)。乳腺癌转移性心包积液CK7的阳性率为30.0 %(3/10),Napsin A和TTF-1均为阴性;胰腺癌转移性及非肿瘤性心包积液样本中三者均未表达。结论 Napsin A、TTF-1和CK7联合检测对肺腺癌转移性心包积液有较高的特异性,对判断恶性心包积液的组织学来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心包积液 NAPSIN A TTF-1 CK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