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侧耳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评价(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钱宇虹 郭梦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3期4862-4863,共2页
背景双耳聆听能够更好地进行声源定位,感受立体声,提高听阈5~10dB及增强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辨别能力。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侧耳佩戴助听器的意义和作用。设计自身和相互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 背景双耳聆听能够更好地进行声源定位,感受立体声,提高听阈5~10dB及增强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辨别能力。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侧耳佩戴助听器的意义和作用。设计自身和相互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全军听力中心完成,对象为本科收治的语前聋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7~18岁。方法均为单耳使用Nucleus24人工耳蜗系统,采用ACE编码策略。于术后开机半年时在不同助听方式下(人工耳蜗+助听器和单独使用人工耳蜗)分别进行声场(啭音)测听、言语功能评估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种助听方式下测试125,250,500,1000,2000,4000和8000Hz的啭音听阈。②言语功能评估。③问卷调查。结果人工耳蜗+助听器各频率听阈均值(18.89Hz)较单独使用人工耳蜗声场(啭音)测试的各频率听阈均值(24.17Hz)为低(t=4.647,P<0.01),频率特性好。50个常用词汇及音节复述得分,人工耳蜗+助听器平均86分,单用人工耳蜗平均84分,说明患者利用两种助听方式均能获得较好的聆听效果。问卷调查显示使用人工耳蜗+助听器比单独使用人工耳蜗在辨别方向,噪声环境中聆听具有更好的效果,但在安静环境下聆听,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人工耳蜗者对侧耳佩戴助听器有助于更好地聆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物 助听器 听阈
下载PDF
正常青年人气、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钱宇虹 梁力 江刚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193-2195,共3页
背景:由于气、骨导换能器声学特性的不同,两者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目的:探讨和比较气(AC)、骨导(BC)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结果的差异,为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设计:进行自身和相互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 背景:由于气、骨导换能器声学特性的不同,两者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目的:探讨和比较气(AC)、骨导(BC)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结果的差异,为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设计:进行自身和相互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隔声电屏蔽室内完成,研究对象为一组听力正常青年人(男31耳,女30耳)年龄19~23岁,平均21.7岁。干预:采用美国NicoI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进行测试。气、骨导测试所用耳机分别为TDH-39P和RadioearB-71,经校准,符合GB/T4854.1与GB/T4854.3标准。电极阻抗均小于5kΩ,极间电阻≤4kΩ。分别测试双耳短声气、骨导ABR。刺激声强度从100dB(nHL)(机器最大刺激输出)开始,以20dB(nHL)一级依次递减,重复记录两次,接近反应阈时以5dB递减,以能引出可重复波V的最小声强作为ABR阈值。测出ABR反应阈后再进行阈上60dB(nHL)刺激强度下的气、骨导ABR测试,分别记录I,Ⅲ,Ⅴ波潜伏期。将同一耳两种检测数据作自身配对t检验,正常青年男女间测试结果作非配对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男、女性气、骨导(短声)阈值,气、骨导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结果:在阈值及阈上强度下,骨导ABR波形与气导类似,但各波引出率较气导低。听力正常青年男女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听性脑干反应 听觉 听阈 骨导 气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