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素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莉 李祖国 +1 位作者 丁彦青 徐光炜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308-310,共3页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连续的主动过程,包括肿瘤从原发瘤生长部位脱落、侵犯周围基质进入血管以及淋巴管,在血液循环中运行并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发生相互作用,然后穿出血管,在继发部位生长、刺激血管生成,形成转移瘤.肿瘤转移的起始是...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连续的主动过程,包括肿瘤从原发瘤生长部位脱落、侵犯周围基质进入血管以及淋巴管,在血液循环中运行并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发生相互作用,然后穿出血管,在继发部位生长、刺激血管生成,形成转移瘤.肿瘤转移的起始是从侵袭上皮及内皮的基底膜开始的,基底膜的主要成分是胶原、层黏连蛋白、纤维黏连蛋白等,有利于肿瘤细胞黏附于基底膜,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肿瘤转移 肿瘤细胞 细胞外基质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1年第5期361-364,共4页
本文对乙酰肝素、乙酰肝素酶的结构、功能、基因定位、核苷酸序列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乙酰肝素酶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及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该酶参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对用筛选乙酰肝素酶抑制剂的方法寻找抗肿... 本文对乙酰肝素、乙酰肝素酶的结构、功能、基因定位、核苷酸序列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乙酰肝素酶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及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和该酶参与肿瘤转移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对用筛选乙酰肝素酶抑制剂的方法寻找抗肿瘤新药的最新进展及该领域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做了概述。旨在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以及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一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肝素酶 肿瘤 转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昆布多糖对大肠癌细胞生长转移能力抑制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玉 丁彦青 +2 位作者 梁莉 杨光之 张文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6期3588-3589,共2页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Laminarin)对结肠癌细胞生长、黏附和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为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质、异质黏附,细胞分离及侵袭小室等试验技术检测不同含量昆布多糖对4种大肠癌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 目的:研究昆布多糖(Laminarin)对结肠癌细胞生长、黏附和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为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质、异质黏附,细胞分离及侵袭小室等试验技术检测不同含量昆布多糖对4种大肠癌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低含量药物作用时,基质黏附能力和同质黏附性,以及细胞分离能力均无明显变化。高含量药物作用后,sw480,sw620,HT29,LoVo基质黏附率分别为(0.292±0.21)%,(0.434±0.23)%,(0.428±0.43)%,(0.313±0.28)%,sw480,sw620,HT29,Lo-Vo同质黏附率分别为(10.6±2.3)%,(18.2±2.1)%,(25.5±3.0)%,(11.1±2.8)%,基质和同质黏附性均下降(P<0.05~0.01,t=4.217,7.105,10.571,2.196,8.245,3.452,10.563,5.231);sw480,sw620,HT29,LoVo细胞分离率增强,分别为(47.51±7.2)%,(45.26±8.3)%,(31.78±5.3)%,(45.226±7.5)%,(P<0.05~0.01,t=4.251,19.142,10.043,3.497);sw480,sw620,HT29,LoVo细胞穿过基底膜能力减弱,分别为(7.61±2.6),(20.4±3.1),(5.8±1.3),(15.1±3.6)个(P<0.01,t=11.541,12.534,16.143,23.427)。结论:昆布多糖可使细胞的恶性表型发生变化,使其侵袭转移能力受到抑制,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昆布多糖 肿瘤生长 肿瘤转移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EB病毒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表达变化的蛋白质 被引量:4
4
作者 江培洲 甘明 +4 位作者 黄华 沈新明 应万涛 钱小红 姚开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寻找并鉴定CNE2细胞在EB病毒感染后表达发生变化的功能蛋白质,为阐明该病毒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从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中抽提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 【目的】寻找并鉴定CNE2细胞在EB病毒感染后表达发生变化的功能蛋白质,为阐明该病毒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从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中抽提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运用软件比较分析上述两组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寻找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点。从凝胶上切下差异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结果】图像分析显示,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之间存在一些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通过MALDI-TOF-MS成功地鉴定了其中4个蛋白质点,EB病毒感染CNE2细胞后蛋白质GRP78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表达上调,蛋白质肌动蛋白胞浆组分2和蛋白酶体ι链表达下调。【结论】EB病毒感染鼻咽上皮细胞后引起生物学变化的分子机制可能包括:①诱导细胞大量合成蛋白质以促进增生,同时上调蛋白质GRP78的表达而抗凋亡;②提高细胞内氧化状态而诱导蛋白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蛋白质调控NF-κB和AP-1来影响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EB病毒感染 CNE2细胞 蛋白质组学技术 鼻咽癌细胞 鼻咽上皮细胞 诱导 MALDI-TOF-MS 硫氧还蛋白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下载PDF
鼻咽癌DLC1基因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彭宏 赵彤 姚开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4-457,I006,共5页
目的 探讨DLC1(deletedinlungcancer 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方法检测 4种鼻咽癌细胞株、3 2例鼻咽癌组织和 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DLC1基... 目的 探讨DLC1(deletedinlungcancer 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方法检测 4种鼻咽癌细胞株、3 2例鼻咽癌组织和 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DLC1基因的表达 ,对发现的异常转录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4种鼻咽癌细胞株均不表达DLC1基因 ,鼻咽癌组织DLC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 (P <0 0 0 1) ;局部T3、T4期鼻咽癌DLC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T1、T2期 (P =0 0 1) ;然而 ,DLC1基因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颈部淋巴结转移 ,全身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和血清EB病毒VCA IgA抗体滴度均无相关性。 3 2例鼻咽癌组织中有 7例发生DLC1基因第 8外显子的异常剪接 ,而 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仅 1例在表达正常DLC1转录的同时伴有该异常转录的表达。结论 DLC1基因的表达异常与鼻咽癌的发生可能密切相关 ,其低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局部侵袭力有关。DLC1基因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DLC1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景洪标 丁华野 丁彦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质组学 生物医学研究 测序 后基因组时代 人类基因组 发展 领域
下载PDF
鼻咽癌形态学发生发展的体视学定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兴龙 申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36-938,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规律 .方法 应用体视学技术测算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鼻咽上皮细胞胞质泡状系统 (ER & GO)和张力原纤维 /微丝 (TMF & TF)的数量 ,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胞质泡状系统和... 目的 探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规律 .方法 应用体视学技术测算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鼻咽上皮细胞胞质泡状系统 (ER & GO)和张力原纤维 /微丝 (TMF & TF)的数量 ,并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胞质泡状系统和张力原纤维 /微丝的数量在不同鼻咽上皮细胞中数量不同 ,在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鼻咽上皮在逐渐癌变过程中 ,向鳞状上皮分化的趋势加强 ,而向柱状上皮分化的趋势减弱 ,这一形态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形态学 体视学 鼻咽癌 定量研究
下载PDF
生物芯片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连生 李湘平 韩慧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5-537,共3页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最新的核酸分析检测技术,它将大量遗传信息固定于硅片上,再与荧光标记的DNA或cDNA样品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而对样品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由于它携带信息量大,体积小,...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最新的核酸分析检测技术,它将大量遗传信息固定于硅片上,再与荧光标记的DNA或cDNA样品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而对样品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由于它携带信息量大,体积小,分析过程自动化,分析速度快及所需样品和试剂量少,因而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微阵列 基因表达谱 分子诊断 分子分类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对Daudi细胞α2,6唾液酸的下调作用研究
9
作者 林绍强 尹小菁 +2 位作者 李君武 李扬秋 丁彦青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 研究反义寡核苷酸对Burkitt’s淋巴瘤Daudi细胞α2 ,6 唾液酸转移酶 (ST6GalI)的活性和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水平的下调作用。方法 以修饰后的ST6GalI的反义寡核苷酸处理Daudi细胞 ,以RT PCR检测Daudi细胞ST6GalImRNA的表达 ... 目的 研究反义寡核苷酸对Burkitt’s淋巴瘤Daudi细胞α2 ,6 唾液酸转移酶 (ST6GalI)的活性和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水平的下调作用。方法 以修饰后的ST6GalI的反义寡核苷酸处理Daudi细胞 ,以RT PCR检测Daudi细胞ST6GalImRNA的表达 ,荧光定量法测定ST6GalI的活性及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的含量。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 ,以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Daudi细胞ST6GalImRNA的表达下调 ,ST6GalI酶活性下降 ,并导致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水平降低。结论 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降低Daudi细胞表面α2 ,6 唾液酸化水平 ,内源性减少α2 ,6 唾液酸对Daudi细胞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唾液酸转移酶 Burkitt's 淋巴瘤 CD22
下载PDF
胞内精子注射法制备转基因爪蟾的研究
10
作者 江培洲 冯湘玲 +3 位作者 黄华 沈新明 史剑凌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研究爪蟾胞内精子注射法(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取成熟雄蛙的睾丸分离纯化精子,用毛地黄皂甙(digitonin)崩解精细胞膜并制备精子浓缩液,然后与线性化报告基因载体pCMV-EGFP-N1共处理,最... 目的研究爪蟾胞内精子注射法(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取成熟雄蛙的睾丸分离纯化精子,用毛地黄皂甙(digitonin)崩解精细胞膜并制备精子浓缩液,然后与线性化报告基因载体pCMV-EGFP-N1共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精子注射入从雌性爪蟾体内取出的未受精卵中,培养并观察。结果制备的精子质量较高,稀释的精子注射入未受精卵后,卵的受精率为10%,受精卵活过神经胚的比率为20%,但都略微有点畸形。其中,绿色荧光报告基因EGFP的整合率为81%,但镜下未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ICSI法是制备转基因爪蟾的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蟾 胞内精子注射法 显微注射 绿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CD10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景洪标 丁彦青 +2 位作者 丁华野 皋岚湘 赵培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CD10免疫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5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腺瘤、纤 维腺瘤、叶状肿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腺瘤、导管内癌、小叶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采用免疫组 化(... 目的 探讨CD10免疫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5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腺瘤、纤 维腺瘤、叶状肿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腺瘤、导管内癌、小叶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采用免疫组 化(S P法)检测CD10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在乳腺良性病变中,CD10阳性的肌上皮细胞连续地环绕在普通型增生 的小导管的周围。但在囊性扩张或不典型上皮增生的导管周围,CD10阳性细胞不连续,甚至不见阳性细胞。导管原位癌的癌 细胞巢外周的阳性细胞由完整到不完整,甚至完全缺失。在浸润性癌中癌巢周围不见阳性细胞,在早期浸润性癌中可见残存 的阳性细胞。除少许癌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表达CD10外,其余癌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均不表达 CD10。结论 CD10标记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有效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0 阳性细胞 表达 乳腺良恶性病变 肌上皮细胞 癌细胞 肌纤维母细胞 石蜡包埋 标本 导管
下载PDF
用文献轮廓挖掘大肠癌转移芯片表达谱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仲曦 孙青 +1 位作者 丁彦青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率对基因进行功能聚类,进一步结合文献及已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新的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基因TIAM1和NM23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转移 基因芯片 信息存储 信息检索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p63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景洪标 丁彦青 +2 位作者 皋岚湘 丁华野 赵培冉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08-310,I081,共4页
目的 检测p6 3蛋白在乳腺肌上皮细胞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收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 5 0例 (纤维腺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性叶状肿瘤、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 ,采用免疫组化单标记 (p... 目的 检测p6 3蛋白在乳腺肌上皮细胞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收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 5 0例 (纤维腺瘤、纤维囊性病、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性叶状肿瘤、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 ,采用免疫组化单标记 (p6 3)和双标记 (p6 3/SMA)的方法检测p6 3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在乳腺的良性病变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都表达p6 3。除 1例纤维腺瘤中有少许腺上皮细胞表达p6 3外 ,其余病例的腺上皮细胞都不表达p6 3。在导管内癌中 ,一些外周可见完整的p6 3阳性的肌上皮细胞环绕 (2 3 8% ) ,部分肌上皮细胞不完整 (6 2 4 % ) ,甚至无肌上皮细胞 (13 8% )。而在浸润性癌的癌细胞巢外缘未见p6 3阳性的肌上皮细胞。在乳腺的所有良、恶性病变中 ,间质的肌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都不表达p6 3。结论 p6 3标记乳腺肌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以作为肌上皮细胞的又一有效的标记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细胞 乳腺 表达 P63蛋白 恶性病变 恶性疾病 导管内癌 腺上皮细胞 特异性 石蜡包埋
下载PDF
用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26
14
作者 沈新明 乔贵林 +3 位作者 张玲 江培洲 黄华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CMV-EGFP)表达载体,应用体视解剖镜和显微注射仪将不同剂量的被脂质体包裹的质粒DNA注射到不同年龄的KM小鼠曲细精管内。在注射... 目的研究曲细精管微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CMV-EGFP)表达载体,应用体视解剖镜和显微注射仪将不同剂量的被脂质体包裹的质粒DNA注射到不同年龄的KM小鼠曲细精管内。在注射后40d左右,雄鼠与雌鼠合笼交配;分娩后3周,剪取仔鼠尾,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Southernblotting技术进行整合检测。处死2只首建小鼠,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冰冻切片中EGFP的表达。结果共注射41只雄性小鼠,存活34只,其中32只具有交配、受精能力,获得仔鼠382只。仔鼠经检测,PCR阳性133只,Southernblotting阳性15只。小鼠的年龄、注射剂量与EGFP的整合率没有明显关系,荧光显微镜观察下没有观察到组织冰冻切片中EGFP明显表达。结论曲细精管微注射法是动物基因转移的一条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细精管微注射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乳癌选择性靶向药物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1
15
作者 江泽飞 宋三泰 姚开泰 《癌症进展》 2004年第4期251-254,249,共5页
关键词 乳癌 靶向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 腋淋巴结 紫杉类 绝经前 内分泌治疗 乳岩 乳腺癌患者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下载PDF
运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图像软件分析TPA处理NIH3T3细胞前后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新明 江培洲 +2 位作者 黄华 李欣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及优化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并应用图像软件分析伏波醇酯(TPA)刺激前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系的蛋白质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鉴定与TPA生物学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提取TPA处理前后的NIH3T3细胞总蛋白质,经双... 目的建立及优化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并应用图像软件分析伏波醇酯(TPA)刺激前后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系的蛋白质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鉴定与TPA生物学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提取TPA处理前后的NIH3T3细胞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硝酸银染色后用软件分析显示两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结果软件分析显示TPA刺激前后的细胞蛋白质有明显的差异表达。结论高质量的双向电泳设备、熟练的电泳操作和图像处理技能是寻找稳定可信的功能蛋白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图像软件分析 TPA处理 NIH3T3细胞 蛋白质表达谱
下载PDF
高浓度EB病毒感染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培洲 沈新明 +1 位作者 黄华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70-973,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的机制。方法大规模培养绒猴淋巴细胞B958系,从中提取并浓缩EB病毒,用胎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滴定后,以高浓度EB病毒感染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系。提取Hacat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EB病毒基因组特异性核酸序列Bam...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的机制。方法大规模培养绒猴淋巴细胞B958系,从中提取并浓缩EB病毒,用胎儿脐带血淋巴细胞滴定后,以高浓度EB病毒感染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系。提取Hacat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EB病毒基因组特异性核酸序列BamHIw片断,Southernblotting及原位杂交验证感染结果。结果PCR、Southerblotting及原位杂交结果证实高浓度EB病毒能够感染Hacat细胞,但是感染率非常低。结论EBV对上皮细胞存在CR2或多聚IgA受体介导之外的未知感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上皮细胞 病毒学 鼻咽肿瘤 病因学 胎盘
下载PDF
CD86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白浪 陆晓和 +2 位作者 周瑾 党森涛 张进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术后角...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术后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基质增厚。CD86在正常的角膜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脾脏的阳性细胞表达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共刺激分子CD86在移植后发生排斥的角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6 大鼠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表达
下载PDF
嗜上皮细胞特异性启动子ED-L2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玉芳 丁彦青 +1 位作者 石益民 刘换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53-1955,共3页
目的 :利用ED L2启动子构建载体 ,建立鼻咽癌转基因动物模型 .方法 :将ED L2 pEGFP质粒用XhoI酶切线性化 ,胶回收线性化片段 ,稀释浓度 4mg·L-1 ,采用显微注射法 ,将外源基因注射入小鼠受精卵细胞内 .结果 :产 1 2只小鼠 ,PCR检... 目的 :利用ED L2启动子构建载体 ,建立鼻咽癌转基因动物模型 .方法 :将ED L2 pEGFP质粒用XhoI酶切线性化 ,胶回收线性化片段 ,稀释浓度 4mg·L-1 ,采用显微注射法 ,将外源基因注射入小鼠受精卵细胞内 .结果 :产 1 2只小鼠 ,PCR检测基因整合 ,其中阳性 9只 ,阳性率 75 % ,SouthernBlot检测阳性 2只 ,阳性率 1 6 .6 7% .结论 :嗜上皮细胞特异性启动子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嗜上皮细胞特异性启动子EDl2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转基因鼠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丽春 何英 +6 位作者 蓝轲 沈新明 黄华 江培洲 王爽 徐守军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 目的构建携带有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的转基因鼠,使其能以近乎自然的状态感染EBV,观察EBV在鼻咽部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角质上皮特异性启动子ED-L2调控的pIgR基因,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使该基因能在F0代转基因鼠鼻咽部特异性表达。结果PCR检测F0代pIgR基因阳性率达37.5%(6/16),Southern杂交F0代pIgR基因阳性率为12.5%(2/16)。结论表达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转基因动物有望成为研究EBV病毒致病机制的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转基因 EB病毒 鼻咽癌 疱疹病毒4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