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肿瘤细胞多药抗性核酶的合成及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福生 雷周云 +1 位作者 金磊 Takao Ohunma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 研究抗肿瘤细胞多药抗性 (MDR)核酶的生物学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 构建表达抗MDR1核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N2A +tRNAmeti 196MDR1 Rz、N2A +tRNAmeti 196MDR1 sRz、N2A +tRNAmeti 1iMDR1 sRz)和合成了裸核酶cDNA。利用体外转... 目的 研究抗肿瘤细胞多药抗性 (MDR)核酶的生物学活性及其稳定性。方法 构建表达抗MDR1核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N2A +tRNAmeti 196MDR1 Rz、N2A +tRNAmeti 196MDR1 sRz、N2A +tRNAmeti 1iMDR1 sRz)和合成了裸核酶cDNA。利用体外转录反应合成 5种anti MDR1核酶 (tRNA 196MDR1 Rz、tRNA 196MDR1 sRz、tRNA iMDR1 sRz、196MDR1 sRz和 196MDR1 Rz)及相应的底物A和底物B。在无细胞体系中检测了各种核酶的切割活性和它们对核酸酶降解的稳定性。结果 anti MDR1核酶均能有效发挥切割作用。其中嵌合型核酶的活性高于裸核酶 ,而且经过stem Ⅱ碱基修饰的核酶催化活性较高。核酶的稳定性依次是tRNA 196MDR1 sRz(嵌合型 ) >tRNA 196MDR1 Rz =196MDR1 sRz(裸核酶 )。在对照组 ,突变的tRNA mut iMDR1 sRz没有切割活性。结论 核酶分子经过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抗药性 核酶 MRNA 肿瘤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DC疫苗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BEL7 402和PC3的生长抑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诚谊 孙早喜 王福生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体内外比较多种细胞因子和(或)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ated antigen,TAA)培养的正常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肝癌 BEL7402和胰腺癌 PC3的生长抑制。方法体外用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白介素-4(IL-4)、人肿... 目的体内外比较多种细胞因子和(或)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ated antigen,TAA)培养的正常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肝癌 BEL7402和胰腺癌 PC3的生长抑制。方法体外用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白介素-4(IL-4)、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EL 7402和 PC3肿瘤相关抗原(TAA)和人白介素-2(IL-2)培养正常人 DC 和去 DC 的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即免疫效应细胞.5~6 d 后混合培养 DC 和免疫效应细胞1~2 d。体外杀伤实验时效应细胞分无 DC 刺激组(A0组)、多种细胞因子培养的 DC 刺激组(A1组)、多种细胞因子和 TAA 培养的 DC 刺激组(A2组)。体内实验时,裸鼠分肝癌 BEL7402和胰腺癌 PC3两大组,每一大组分三组:阴性对照组(Ⅰ)给等量的1640培养液;预防组(Ⅱ),于接种 BEL7402或 PC3前1~2 d 给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组(Ⅲ).待全部裸鼠移植瘤长出时给免疫效应细胞;组Ⅱ、Ⅲ于给予免疫效应细胞后再间断给予 DC 培养上清液。结果体外实验中,DC 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 BEL7402的最大杀伤效率为81%,对 PC3的最大杀伤效率为62.4%。体内实验中,两大组中的组Ⅰ、Ⅲ成瘤率为100%(观察12 d);肝癌组Ⅱ成瘤率或成瘤比为1:6(观察30 d);胰腺癌组Ⅱ成瘤率或成瘤比为2:6(观察30 d);于移植瘤产生后的第45天处死所有裸鼠并称瘤体的重量,肝癌组Ⅰ、Ⅱ、Ⅲ两两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胰腺癌组Ⅰ、Ⅱ、Ⅲ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比较,组Ⅰ分别与组Ⅱ、Ⅲ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组Ⅱ与组Ⅲ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癌组和胰腺癌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正常人 DC 诱导群体免疫效应细胞对恶性肿瘤的抑制有广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树突状细胞 单核细胞 肝癌 胰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