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药性研究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伽伯 金城 +1 位作者 肖小河 赵艳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2-576,共5页
文章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与归纳,讨论了中药药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回顾研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中药板蓝根品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艳玲 山丽梅 +2 位作者 金城 周旭 肖小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3-747,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中药板蓝根品质评价研究模式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和生物热动力学方法分析不同板蓝根的化学差异及作用于细菌、病毒和免疫细胞的生物热活性差异,比较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表达板蓝根品质的异同... 目的:建立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中药板蓝根品质评价研究模式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和生物热动力学方法分析不同板蓝根的化学差异及作用于细菌、病毒和免疫细胞的生物热活性差异,比较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表达板蓝根品质的异同,并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建立品质评价数学模型。结果:板蓝根中有机酸、多糖含量与品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含量+化学指纹图谱的方法难以准确区分不同品质的板蓝根样品;而基于4个主要生物热活参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较好的判断板蓝根的品质,误判率仅为1.39%。结论:本文建立的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板蓝根品质评价模型较常规化学方法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品质评价 数学模型 生物热动力学 化学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应多元化 被引量:48
3
作者 孙琴 肖小河 +1 位作者 金城 鄢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论述了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笔者在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中的认识,阐述了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应采取多元化的策略与方法,首次提出了建立基于道地优级药材和生物效价检测的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新模式,以期... 本文论述了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笔者在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价中的认识,阐述了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应采取多元化的策略与方法,首次提出了建立基于道地优级药材和生物效价检测的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新模式,以期为保证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性,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科学对策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模式多元化 道地优级药材 生物效价检测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配伍规律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果 肖小河 +1 位作者 金城 李祖伦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3期174-176,共3页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有关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金匮肾气丸、左归饮、右归饮的配伍规律研究情况,探讨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配伍规律研究方法的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5-12相关六味地黄丸、...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有关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金匮肾气丸、左归饮、右归饮的配伍规律研究情况,探讨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配伍规律研究方法的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5-12相关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左归饮、右归饮的配伍规律研究文献,检索词“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左归饮,右归饮,配伍”,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左归饮拆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②中药配伍。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7篇关于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文献,纳入2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由于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内涵丰富,需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实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多种现代科学方法,以药效为标准,以作用机制为重点,努力实现阐释组方原则和配伍规律等中医方剂理论内涵的新突破。故以中医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作为其中一个切入点进行其配伍规律研究方法探讨,从化学、药理等方面阐述各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使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方法及其机制。结论:六味地黄丸及类方金匮肾气丸、左归饮、右归饮等配伍规律的研究主要包括化学和药理研究,以六味地黄丸研究最多。根据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研究表明方剂全方的作用是优于各拆方、药味配伍的,一些拆方、药味配伍对于机体某些功能的调节也具有明显意义,体现了中医整体整合的理论与治疗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中药配伍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生物检定方法控制中药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伽伯 李会芳 +1 位作者 肖小河 金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6期36-39,共4页
质量稳定可控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现行的中药质控模式和方法仅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全面、有效地控制中药的质量。而生物检定方法直接关切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结构复杂或者理化测定不能反... 质量稳定可控是保证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前提。现行的中药质控模式和方法仅能控制部分指标性成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全面、有效地控制中药的质量。而生物检定方法直接关切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结构复杂或者理化测定不能反映其临床疗效的药物,在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在现行化学控制基础上建立中药生物检定质控方法,比目前主要基于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的质控体系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和优势,亦将成为中药质量控制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控制 生物检定 方法学
下载PDF
基于Delphi法的黄连药材商品规格感官评价的重现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楚笑辉 王伽伯 +8 位作者 孔维军 赵祥军 刘斐斐 金城 肖小河 黄明进 房吉祥 夏新华 张学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321-327,共7页
目的:考察中药材感官经验评价方法的重现性和科学性。方法:以黄连药材为例,采用二次Delphi法评价,检验感官经验评价方法在专家个人及专家群体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分析专家的从业时间、从业性质、受教育背景对其评审结果的影响;通过统计分... 目的:考察中药材感官经验评价方法的重现性和科学性。方法:以黄连药材为例,采用二次Delphi法评价,检验感官经验评价方法在专家个人及专家群体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分析专家的从业时间、从业性质、受教育背景对其评审结果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专家评价黄连药材商品规格的主要感官评价指标。结果:本次Delphi法评审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和专家个人的重现率均较高,分别为0.76和88.3%;专家群体的重现率大于77.4%。其中受教育背景和专家从业性质对其评审结果有重要影响(P<0.05),接受现代教育和工作于学院的专家评审结果其重现性和可靠性均较好。不同从业年龄专家评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综合专家结果,就黄连药材而言,外观形状、大小、颜色3个感官指标是专家对其商品规格做出评判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专家对黄连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感官评价经验是客观、可重现的;Delphi法可作为中药材传统感官评价方法客观性及其指标体系规范化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材 商品规格 黄连 感官评价 DELPHI法
下载PDF
汉麻果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婷婷 蔡光明 +2 位作者 朱若华 刘秀芳 袁野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9期672-675,共4页
目的研究桑科植物汉麻果胶中有效成分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选,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采用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溶剂量分别为15、10、8倍,提取温度8... 目的研究桑科植物汉麻果胶中有效成分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进行提取工艺的优选,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采用8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溶剂量分别为15、10、8倍,提取温度85℃,单次回流时间1.5 h。结论所选提取工艺切实可行,确保有效成分提取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 总黄酮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不同干燥条件大黄水提物的外观及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华 王强 +1 位作者 金城 肖小河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24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物外观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真空、常压、喷雾、微波和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物进行干燥,测定并比较各样品的外观质地、pH及相对临界湿度(CRH)的差异。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样品的...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物外观及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真空、常压、喷雾、微波和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物进行干燥,测定并比较各样品的外观质地、pH及相对临界湿度(CRH)的差异。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样品的外观性状差异较大,pH差异不大;CRH由大到小依次为常压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样品,其中喷雾干燥样品最小且与常压干燥样品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燥方式对样品的外观及理化性质影响明显。喷雾干燥样品的吸湿性增大,对产品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干燥方式 理化性质 相对临界湿度
下载PDF
不同消化液介质对难溶中药溶出量的影响:以牛黄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斐斐 张萍 +3 位作者 王伽伯 马致洁 臧清策 肖小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通过模拟人体胃肠消化液条件,比较不同溶出介质中动物结石药物牛黄及其代用品人工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的溶出量差异,从体外溶出的角度探讨影响难溶中药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分别取同一批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分别加入3种不同溶出介质... 目的通过模拟人体胃肠消化液条件,比较不同溶出介质中动物结石药物牛黄及其代用品人工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的溶出量差异,从体外溶出的角度探讨影响难溶中药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分别取同一批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分别加入3种不同溶出介质(人工胃液、小肠液、大肠液),平行提取处理,以UPLC法测定胆汁酸类成分的溶出量,以甲醇中的溶出量为参比,计算各胆汁酸成分的相对溶出率。液相检测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CSH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甲酸-水(B),线性梯度洗脱:0~2分钟,10%A;2~3分钟,12%~25%A;3~3.01分钟,25%~35%A;3.01~10分钟,35%~37%A;10~17分钟,37%~43%A;17~17.01分钟,43%~48%A;17.01~20分钟,48%~52%A。检测波长254nm,流速0.4ml/min,柱温35℃。结果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在人工大肠液(pH7.6)中溶出率高于人工胃液和小肠液;天然牛黄中,除去氧胆酸外,各胆汁酸成分的溶出率均高于人工牛黄,其中鹅去氧胆酸相差9.13倍;天然牛黄中甘氨胆酸、甘氨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溶出率较高,而现行药典质量控制指标胆酸的溶出较差。结论以胆汁酸类成分来看,天然牛黄溶出能力高于人工牛黄,可能是人工牛黄临床疗效低于天然牛黄的原因之一。加强难溶性中药的溶出研究,对提高相关制剂的疗效、节约药材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 胆汁酸 溶出 人工消化液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红雪茶提取物降脂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贵元 庄筱葳 +3 位作者 武汉良 陈本超 蔡光明 张卓勇 《中南药学》 CAS 2012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研究红雪茶提取物(HXC)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降脂保肝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同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HXC(含生药0.9、2.7g.kg-1.d-1)以及复方蛋氨酸胆碱片(1.2g.kg-1.d-1)进行防治。实验6周后,观察... 目的研究红雪茶提取物(HXC)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降脂保肝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同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HXC(含生药0.9、2.7g.kg-1.d-1)以及复方蛋氨酸胆碱片(1.2g.kg-1.d-1)进行防治。实验6周后,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并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HXC高剂量可以明显降低肝湿质量与肝指数,显著降低血清中的ALT、AST、TC、TG、LDL-C及肝组织中的TC、TG、MDA,升高血清中的HDL-C及肝组织中的SOD,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HXC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NAFLD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减少脂质在肝脏中堆积以及提高机体抗氧化活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雪茶 非酒精性脂肪肝 降脂保肝
下载PDF
大黄炮制后化学组分转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会芳 孙琴 +2 位作者 王伽伯 金城 肖小河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炮制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UPLC法检测大黄中蒽醌类成分,采用比色法检测鞣质含量。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中蒽醌类成分和鞣质的含量有差异,游离蒽醌:熟大黄>酒大黄>生大黄>大黄炭;结合蒽醌:生大黄>... 目的:研究大黄炮制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UPLC法检测大黄中蒽醌类成分,采用比色法检测鞣质含量。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中蒽醌类成分和鞣质的含量有差异,游离蒽醌:熟大黄>酒大黄>生大黄>大黄炭;结合蒽醌: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鞣质: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结论:大黄炮制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和量比关系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炮制 蒽醌 鞣质
下载PDF
小叶黑柴胡茎叶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秀芳 詹雪晶 +2 位作者 蔡光明 张卓勇 刘峰群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小叶黑柴胡茎叶总黄酮(TFA)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碳粒廓清法比较正常组与小叶黑柴胡给药组的碳粒廓清指数;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ConA,20 mg.kg-1)诱发小鼠免疫肝损伤模型,观察血清ALT和AST,并测定小鼠肝组织中MDA的含... 目的研究小叶黑柴胡茎叶总黄酮(TFA)对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碳粒廓清法比较正常组与小叶黑柴胡给药组的碳粒廓清指数;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ConA,20 mg.kg-1)诱发小鼠免疫肝损伤模型,观察血清ALT和AST,并测定小鼠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组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TFA高、中、低(300、150、75 mg.kg-1)3个剂量组均能提高廓清指数K值(P<0.05)和校正廓清指数α值(P<0.01);能降低小鼠免疫肝损伤模型的ALT和AST活力和肝组织中MDA的含量。TFA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TFA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使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黑柴胡 总黄酮 廓清指数 刀豆蛋白 免疫肝损伤
下载PDF
鼠尾草属部分物种AFLP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科君 张勇 +3 位作者 鄢丹 彭金华 张硕 任正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6,490,共5页
为了建立适用于鼠尾草属植物的AFLP技术体系,并对鼠尾草属部分物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作者经筛选得到24对有效AFLP引物组合,共检测1616个有效扩增位点;其中22对AFLP引物组合针对不同材料可检测到特异性扩增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强度从1... 为了建立适用于鼠尾草属植物的AFLP技术体系,并对鼠尾草属部分物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作者经筛选得到24对有效AFLP引物组合,共检测1616个有效扩增位点;其中22对AFLP引物组合针对不同材料可检测到特异性扩增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强度从1到16个位点不等;依据AFLP数据计算的22个鼠尾草属植物材料间231个配对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677~0.9898,显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树显示AFLP分析可以将11个鼠尾草属植物准确区分,其中种内不同居群的材料可有效聚为亚组,说明本文所构建的AFLP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应用于鼠尾草属植物种间及种内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属 遗传多样性 AFLP
下载PDF
3种人参皂苷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生物热力学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俊岭 李祖伦 +1 位作者 肖小河 刘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考察3种人参皂苷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物热活性影响的差异,为中药活性的筛选建立新方法。方法采用热活性检测系统,根据淋巴细胞生长代谢曲线,检测淋巴细胞的最大发热量,代谢热平均值及衰减速率常数;同时,采用MTT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目的考察3种人参皂苷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生物热活性影响的差异,为中药活性的筛选建立新方法。方法采用热活性检测系统,根据淋巴细胞生长代谢曲线,检测淋巴细胞的最大发热量,代谢热平均值及衰减速率常数;同时,采用MTT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3种人参皂苷单体在不同浓度下均可使淋巴细胞的最大发热值升高,代谢热平均值上升,衰减速率常数减慢,基本趋势为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g1,其中人参皂苷Rg1的作用不明显,MTT法所得的实验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热活性检测系统可准确检测出3种人参皂苷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脾淋巴细胞生物热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活性成分筛选 脾淋巴细胞 生物热力学
下载PDF
生物效价检测在中药品质及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会芳 王伽伯 +1 位作者 孙琴 肖小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在分析现行中药品质与药性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认为中药品质与药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借鉴生物效价检测能够直接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角度共同把握中药的品质评价和药性研究。通过建立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对中药饮片建立效价标签,使... 在分析现行中药品质与药性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认为中药品质与药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借鉴生物效价检测能够直接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角度共同把握中药的品质评价和药性研究。通过建立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对中药饮片建立效价标签,使医生在临床应用上可针对病情需要有意识地根据生物效价的方向和效价强度不同(药性特点)遣方用药,有利于保证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复性,提高中医药的整体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效价检测 中药品质 中药药性
原文传递
30种贵重及大宗常用药材品种的市场流通现状调查
16
作者 周华蓉 王昌华 +5 位作者 刘翔 秦松云 杨大坚 徐宏喜 肖小河 钟国跃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4期3-9,共7页
对30种贵重及大宗常用药材品种的市场流通现状进行了调查、收集药材样品和基源鉴定,结果表明,在收集的1353份样品中,伪品、掺伪品和混淆品约占16%;指出目前药材市场流通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药材市场流通环节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 市场流通 现状调查 管理对策
下载PDF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 被引量:18
17
作者 贾雷 赵艳玲 +6 位作者 邢小燕 王伽伯 邹文俊 李瑞生 杨宏博 程丹红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41-2744,共4页
目的: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考察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给药剂量和测量时间,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定ATPase等能量代谢指标。结果:给药剂量为10倍人体给药剂量(麻黄汤0.80 g.kg^-1,... 目的: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考察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给药剂量和测量时间,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定ATPase等能量代谢指标。结果:给药剂量为10倍人体给药剂量(麻黄汤0.80 g.kg^-1,麻杏石甘汤2.26 g.kg^-1),测量时间为给药后3060 min。与空白组比较,麻黄汤组小鼠在高温区停留比例明显降低(P〈0.01);与麻黄汤组比较,麻杏石甘汤组小鼠在高温区停留比例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麻黄汤组小鼠的Na^+-K^+-ATPase活性显著性增强(P〈0.05),麻杏石甘汤组小鼠的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从动物行为学角度验证了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存在,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对其寒热赋性具有一致性,肝组织ATP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寒热药性 冷热板示差法
原文传递
不同商品等级枸杞子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生物效价检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楚笑辉 王伽伯 +6 位作者 周灿平 夏新华 张萍 肖小河 袁海龙 赵海平 张学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9-603,共5页
目的:针对枸杞子的抗氧化作用,尝试建立基于清除有机自由基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枸杞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枸杞子样品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枸杞子与DPPH溶液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固液比1∶10,50%乙醇... 目的:针对枸杞子的抗氧化作用,尝试建立基于清除有机自由基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枸杞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枸杞子样品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枸杞子与DPPH溶液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固液比1∶10,50%乙醇超声提取20 min时自由基清除率最高;DPPH浓度0.05 mg.mL-1,样品浓度100 mg.mL-1,室温反应90 min为最适反应条件。不同商品等级的枸杞子自由基清除率不同。结论:文中建立的抗氧化生物效价检测法,以枸杞子对DPPH系统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可以客观反映枸杞子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适用于枸杞子药材质量控制,对其他具有抗氧化作用中药的质量控制以及高通量活性筛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抗氧化 生物效价 质量控制 1 1-二苯基苦基苯肼
原文传递
UPLC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小叶黑柴胡中黄酮含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汤芳玲 蔡光明 +1 位作者 袁波 张卓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74-287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小叶黑柴胡中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Acquity UPLC BEHTM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1%H3PO4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小叶黑柴胡中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Acquity UPLC BEHTM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1%H3PO4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6 nm。结果:3个黄酮成分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是0.1061.06μg,r=0.9998(n=6);0.004 870.048 7μg,r=0.999 7(n=6);0.022 00.220μg,r=0.999 8(n=6)。结论:该方法测定小叶黑柴胡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具有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黑柴胡 芦丁 槲皮素 异鼠李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