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指纹图技术对国内SD大鼠遗传距离的分析
1
作者 李瑞生 张文志 +2 位作者 王承利 宋德光 陈振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 通过DNA指纹技术分析国内封闭群SD大鼠遗传背景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JL 0 2多位点探针的DNA指纹技术 ,对国内最具有典型的 6个地区的 9个SD大鼠群体内和群体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同一群体不同个体间SD大鼠遗传距离主要在 0 3~... 目的 通过DNA指纹技术分析国内封闭群SD大鼠遗传背景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JL 0 2多位点探针的DNA指纹技术 ,对国内最具有典型的 6个地区的 9个SD大鼠群体内和群体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同一群体不同个体间SD大鼠遗传距离主要在 0 3~ 0 5之间 ;不同群体间SD大鼠DNA指纹图带的遗传距离主要分布在0 5~ 0 6之间。结论 DNA指纹图较好地反映了封闭群SD大鼠群体内和群体间动物个体的遗传本质及遗传背景 ,具有良好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图技术 SD大鼠 遗传距离 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 被引量:18
2
作者 贾雷 赵艳玲 +6 位作者 邢小燕 王伽伯 邹文俊 李瑞生 杨宏博 程丹红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741-2744,共4页
目的: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考察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给药剂量和测量时间,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定ATPase等能量代谢指标。结果:给药剂量为10倍人体给药剂量(麻黄汤0.80 g.kg^-1,... 目的:基于冷热板示差法研究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考察麻黄汤及麻杏石甘汤的给药剂量和测量时间,并进行验证性实验,测定ATPase等能量代谢指标。结果:给药剂量为10倍人体给药剂量(麻黄汤0.80 g.kg^-1,麻杏石甘汤2.26 g.kg^-1),测量时间为给药后3060 min。与空白组比较,麻黄汤组小鼠在高温区停留比例明显降低(P〈0.01);与麻黄汤组比较,麻杏石甘汤组小鼠在高温区停留比例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麻黄汤组小鼠的Na^+-K^+-ATPase活性显著性增强(P〈0.05),麻杏石甘汤组小鼠的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从动物行为学角度验证了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存在,结果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对其寒热赋性具有一致性,肝组织ATP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麻杏石甘汤 寒热药性 冷热板示差法
原文传递
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大麻素受体1随时间演变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亚楠 朱飞 +4 位作者 杨楠 左萍萍 李瑞生 郎森阳 王湘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 探讨CB1R(大麻素受体1)在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大鼠海马中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 采用海人酸(KA)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并于癫痫持续状态30 min后终止发作,在终止发作后的4h、1d、1周、1个月、2个月,行免疫组化和West... 目的 探讨CB1R(大麻素受体1)在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大鼠海马中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 采用海人酸(KA)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并于癫痫持续状态30 min后终止发作,在终止发作后的4h、1d、1周、1个月、2个月,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CB 1R的变化情况.结果 KA组大鼠在癫痫持续状态后CB1R在海马CA1区的平均吸光度(IA)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1周之内CB1R逐渐升高,1周后CB1R逐渐降低,且在4h、1d、1周与NS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组比NS组:5.5±1.1比1.8±0.2、6.4±3.7比3.1±0.7、16.9±10.4比3.7±1.7、8.8±5.4比6.9±4.0、3.2±1.0比4.4±1.9),CA3区及DG区的IA变化规律与CA1区一致,KA组和NS组大鼠海马三个区CB1R表达至1个月、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1R在癫痫持续状态后的大鼠海马中呈现保护性的升高之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CB1R与癫痫的发生和终止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大鼠 海马 大麻素受体1
原文传递
黄热病毒特异性抗原片段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文龙 唐博恒 +5 位作者 任瑞文 李瑞生 沓世远 马美茵 杨虹 梁克峰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通过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筛选黄热病毒的特异抗原片段,为免疫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利用DNAStar及ANTHEPROT软件对黄热病毒蛋白进行分析,参考亲水性、抗原性、可塑性、表面可及性及二级结构信息,对黄热病毒... 目的通过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筛选黄热病毒的特异抗原片段,为免疫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利用DNAStar及ANTHEPROT软件对黄热病毒蛋白进行分析,参考亲水性、抗原性、可塑性、表面可及性及二级结构信息,对黄热病毒可能的共有及特异性抗原表位进行系统的预测分析,分析其在不同毒株中的保守性,并对预测得分值较高的抗原区域进行RT-PCR扩增,利用pMal-c2x原核表达系统进行原核表达,Western blot验证其免疫学反应原性,检测阳性抗原片段经亲和纯化后,包被ELISA微孔板,进一步验证其免疫学反应特异性及检测敏感性。结果其中27段抗原片段获高效表达,经Western blot筛选及ELISA进一步验证,原核表达抗原片段YFV22表现良好特异抗,可检测低至1∶12 800倍稀释的黄热病毒多克隆抗体,与所试其他参考病毒多克隆抗体无交叉反应。结论经系统筛选、验证,获黄热病毒特异性抗原片段1段,为其免疫学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热病毒 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