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及镜下治疗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津 黄平 +3 位作者 王红 黄晋生 徐伟 夏爱祥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60岁)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镜下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学特点及内镜治疗情况,并与同期39例中青年大肠息肉患者(<60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60岁)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镜下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学特点及内镜治疗情况,并与同期39例中青年大肠息肉患者(<60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多发性息肉占50.5%,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19.8%(P<0.05);直肠、乙状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老年组大肠息肉检出率23.8%,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9.7%(P=0.000);两组大肠息肉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直径≥1 cm、分叶状息肉及腺瘤性息肉的比例增高。结论老年人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的最有效手段,可放宽其适应证,并尽量使大肠镜检查达回盲部;内镜下摘除老年人大肠息肉安全、有效、简便,但应进行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老年人
下载PDF
美沙拉嗪治疗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17例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志津 黄平 +2 位作者 黄晋生 王红 杜景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7-738,共2页
关键词 结肠炎 渍疡性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晨霞 黄斌 +5 位作者 崔海宏 张宝燕 苏杰 姜春婷 邱岳琳 黄泓列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9期751-755,共5页
目的报道2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FL),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收治确诊的2例D-FL病例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7岁... 目的报道2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FL),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收治确诊的2例D-FL病例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7岁及62岁,分别因常规体检及上腹痛行胃镜检查后发现。病变部位均为十二指肠降部;内镜下病变呈颗粒状或结节状突起。组织学示小肠黏膜固有层充满密集淋巴细胞样细胞,伴模糊淋巴滤泡样结节形成,细胞体积小-中等,核形不规则,似生发中心细胞;罕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密集淋巴细胞样细胞表达CD20、CD79α及Bcl-2、Bcl-6、CD10;CD21染色显示模糊滤泡样结节存在滤泡树突细胞网,且在结节外围阳性染色更强;Ki-67指数分别为20%及10%。1例经利妥昔单抗和苯达莫司汀联合治疗4个疗程,病变完全消退,随访26个月,内镜检查无特殊;另1例未做任何治疗,随访8个月,复查内镜无进展。结论D-FL为特殊类型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独特:好发于十二指肠、内镜下肠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常提示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CD21染色常突显滤泡结节外围。大部分病例临床经过惰性,预后良好,少数会出现进展。临床处理可采取长期随访观察,必要时利妥昔单抗治疗/联合治疗或局部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滤泡性淋巴瘤 临床病理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2例及3年随访分析
4
作者 王雅青 徐伟 王小鹏 《肝脏》 2012年第3期223-223,共1页
我院于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先后诊治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2例,此2例均无乙型、丙型肝炎病史,甲胎蛋白正常,所有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胸片及胸部CT、胃肠镜、相关器官的B超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临床存活至今达3年以上,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原发性 随访分析 肝脏 肿瘤标志物 丙型肝炎 甲胎蛋白 胸部CT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改善率 被引量:49
5
作者 苗社 杨婉娜 +26 位作者 董晓琴 张占卿 谢仕斌 张大志 张绪清 成军 张国 赵巍峰 谢青 刘映霞 马安林 李军 尚佳 白浪 曹立华 邹志强 李家斌 吕福东 刘晖 王志津 张明香 陈黎明 梁伟锋 高慧 庄辉 赵鸿 王贵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接受恩替卡韦单独或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78周对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慢性HBV感染者随机接受恩替卡韦单独或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78周,肝穿刺标本采用Ishakscore盲态判读。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纤...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接受恩替卡韦单独或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78周对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慢性HBV感染者随机接受恩替卡韦单独或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78周,肝穿刺标本采用Ishakscore盲态判读。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改善情况。对计量资料采用Student'st检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Test及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hi-squared检验方法分析;Spearman分级检验法分析双变量相关性。结果治疗78周后肝纤维化改善率为36.53%(80/219)、进展率为23.29%(51/219)。肝纤维化改善与基线纤维化程度和治疗方法相关(P<0.05)。在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且基线肝纤维化评分(F)≥3的患者中,肝纤维改善率(54.74%,52/95)显著高于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者(33.33%,16/48),P=0.016;联合治疗组肝纤维化进展比例(13.68%,13/95)在数值上低于单独治疗组(18.75%,9/48),P=0.466。在基线F<3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肝纤维化改善和稳定的患者比例(68.08%,32/47)高于单独治疗组(51.72%,15/29)。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改善率,并有提高肝纤维化稳定率和降低进展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治疗 肝纤维化 改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