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244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56^(bright)NK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秉芬 翟斐 +3 位作者 蒋静 王心静 曹志红 程小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索CD244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56^(bright)NK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与正常对照者CD56^(bright)NK细胞表面CD244、CD94、NKG2D表达差异,进一... 目的:探索CD244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56^(bright)NK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与正常对照者CD56^(bright)NK细胞表面CD244、CD94、NKG2D表达差异,进一步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56^(bright)NK细胞CD244与Tim3、CD27、CD62L、CCR7、CD107a、IFN-γ表达的关系。结果:不经过结核菌抗原刺激的外周血中的CD56^(bright)NK细胞表面CD244表达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正常对照中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经过结核菌抗原刺激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56^(bright)NK细胞表面CD24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CD56^(bright)NK细胞表面CD94和NKG2D表达,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244+CD56^(bright)NK细胞表面Tim3^+细胞显著性升高,而细胞表面CD62L显著性降低,细胞内IFN-γ显著性降低;然而CD244^+CD56^(bright)NK细胞和CD244^-CD56^(bright)NK细胞之间CD107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BMCs中CD56^(bright)NK细胞表面高表达CD244,可能与抑制受体Tim3协同抑制IFN-γ的表达,但是与NK细胞的脱颗粒作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6^brightNK细胞 CD244 Tim3 IFN-Γ CD107a
下载PDF
Rv1813c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白雪娟 梁艳 +1 位作者 阳幼荣 吴雪琼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蛋白Rv1813c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 20例结核潜伏感染者和79例健康志愿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PPD皮肤试验、结核抗体检测,同时应用ELISA联合重组融合蛋白CFP10-ESAT6和潜伏感染蛋白... 目的研究重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蛋白Rv1813c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 20例结核潜伏感染者和79例健康志愿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PPD皮肤试验、结核抗体检测,同时应用ELISA联合重组融合蛋白CFP10-ESAT6和潜伏感染蛋白Rv1813c进行IGRA检测。结果所有受试者中,PPD皮肤试验和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28%。Rv1813c刺激潜伏感染者后产生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其刺激PPD强阳性组(皮试直径≥15mm)产生的IFN-γ值低于弱阳性组(5mm≤皮试直径<15mm),但无统计学意义,而CFP10-ESAT6刺激PPD强阳性组后产生的IFN-γ值高于弱阳性组(P<0.05)。CFP10-ESAT6和Rv1813c刺激抗体阴性及阳性组后产生的IFN-γ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v1813c诊断结核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特异性80%时,灵敏度为85%;特异性为90%时,灵敏度为45%。结论同时检测Rv1813c及CFP10-ESAT6抗原特异的IFN-γ值有可能筛选出潜伏感染者中的活动感染人群,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潜伏感染 CFP10-ESAT6融合蛋白 Rv1813c蛋白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BMCs中INHBA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秉芬 翟斐 +3 位作者 安红娟 曹志红 王若 程小星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5期782-785,共4页
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抑制素βA亚基(inhibin, beta A, INHBA)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s,然后用TRIzol提取细胞RNA,逆转成cDNA后,进行荧光定... 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抑制素βA亚基(inhibin, beta A, INHBA)基因的表达特点。方法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s,然后用TRIzol提取细胞RNA,逆转成cDNA后,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INHBA的表达。结果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体裂解液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和CFP-10的多肽,显著性提高PBMCs中INHBA基因的表达,配对t检验p值分别为0.019和0.0013;在无抗原刺激的情况下,活动性肺结核与正常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别(P=0.52);当使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体裂解液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和CFP-10的多肽刺激PBMCs,INHBA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的表达显著性的高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P值分别为0.016和0.010。结论 INHBA在结核抗原刺激后在PBMCs表达显著性升高,且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可能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HBA 活动性肺结核 抗原
下载PDF
应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对疑似关节结核患者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霄 张俊仙 +5 位作者 王杰 彭伟 吴涛 崔波 黄迅悟 吴雪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鉴定疑似关节结核临床标本中分枝杆菌菌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反向膜杂交法和培养菌种鉴定法对35例疑似关节结核和35例非关节结核临床标本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应用PCR-直接测序法验证PCR-反向膜杂... [目的]探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鉴定疑似关节结核临床标本中分枝杆菌菌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反向膜杂交法和培养菌种鉴定法对35例疑似关节结核和35例非关节结核临床标本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应用PCR-直接测序法验证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鉴定结果准确性。[结果]培养菌种鉴定法在疑似关节结核组培养鉴定出8例结核分枝杆菌,1例牛结核分枝杆菌,非关节结核组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25.7%,特异度100%。PCR-反向膜杂交法在疑似关节结核组鉴定出18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例戈登分枝杆菌,1例浅黄分枝杆菌,与PCR-直接测序结果一致;非关节结核组中1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PCR-直接测序未扩增出核苷酸序列;灵敏度57.1%,特异度97.1%。两种菌种鉴定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P=0.01)。[结论]PCR-反向膜杂交技术可快速将疑似关节结核中分枝杆菌鉴定至种,指导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结核 PCR-反向膜杂交 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Rv2004c的抗原表位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东方 白雪娟 +3 位作者 刘银萍 梁艳 吴雪琼 林明贵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5-331,共7页
本文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Rv2004c的抗原表位,为结核病的诊断和疫苗研发筛选合适的抗原靶位。通过Blast分析发现Rv2004c蛋白与人类蛋白的同源性较低;采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Protean软件分析其二级结构、... 本文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Rv2004c的抗原表位,为结核病的诊断和疫苗研发筛选合适的抗原靶位。通过Blast分析发现Rv2004c蛋白与人类蛋白的同源性较低;采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Protean软件分析其二级结构、亲水性、抗原性、柔韧性及表面可能性,预测该蛋白有10个候选B细胞抗原表位;应用RANKPEP及SYFPEITHI法预测该蛋白有37个候选Th细胞抗原表位,主要位于第200位氨基酸之后,其中HLA-DRB1*0401及HLA-DRB1*0701表型相对的表位数目较多且某些候选表位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类型存在交叉重叠;应用SYFPEITHI法、BIMAS法及NetCTL法预测该蛋白有10个候选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其中以HLA-A2限制性表位数目较多、分值较高。由此得出结论:Rv2004c蛋白含有较多潜在的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可作为新的结核病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发的候选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2004c 表位预测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人类Mas相关基因及其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明 武丽娟 吴雪琼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5期6993-6997,共5页
MRGPRs(Mas related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由于其选择性地在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及肥大细胞中高度表达,提示这类受体可能参与了躯体感应等生理功能的调节。MRGPRs... MRGPRs(Mas related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由于其选择性地在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及肥大细胞中高度表达,提示这类受体可能参与了躯体感应等生理功能的调节。MRGPRs受体家族的发现使我们对伤害性感受的研究有了全新的认识,有助于新一代镇痛药物的研发。本文就人类hMRGPRs受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 MRGPRs 感觉神经元 肥大细胞 躯体感应 伤害性感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