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加热1小时灭活病毒方法对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晓东 廖昊 +7 位作者 刘妍 李乐 陈容娟 李奇 陈丽 黄鹏宇 王学晶 徐东平 《传染病信息》 2016年第3期160-163,166,共5页
目的基于60℃加热1 h可有效灭活埃博拉病毒的观点,探讨用该条件加热处理对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对40例受检者用枸橼酸钠抗凝管和EDTA-K2抗凝管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分为2份,检测未进行加热灭活处理(灭活前)和进行了加热灭活处理... 目的基于60℃加热1 h可有效灭活埃博拉病毒的观点,探讨用该条件加热处理对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对40例受检者用枸橼酸钠抗凝管和EDTA-K2抗凝管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分为2份,检测未进行加热灭活处理(灭活前)和进行了加热灭活处理(灭活后)样本的生物化学、免疫、凝血和血常规指标,比较热灭活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灭活前相比,灭活后样本的生物化学和免疫项目中总蛋白、总胆红素、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钠、钾、氯、C-反应蛋白、尿素氮、葡萄糖、HBs 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有较显著降低,但下降幅度不到80%且灭活前、后数据存在相关性(r>0.80,P<0.01),用回归方程校正后检测数据仍具有参考价值;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胆碱酯酶和肌酸激酶的测定值下降非常明显(P均<0.01),且灭活前后2组数据无显著相关性。凝血检测项目中,D-二聚体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均受到热灭活严重影响。血常规项目中,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样本须要事先稀释。结论 60℃加热1 h灭活处理对部分生物化学、免疫和血常规项目无明显影响,部分项目检测值明显降低,但其中有6项指标经校正后仍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属 临床试验 检疫
下载PDF
3型天然淋巴细胞在HIV-1慢性感染中的免疫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昕 涂波 +4 位作者 赵娟娟 聂为民 陈威巍 王福生 张政 《传染病信息》 2016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HIV-1慢性感染过程中,外周血3型天然淋巴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3s)的频率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募集48例HIV-1慢性感染者和17例健康对照,留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ILC3s频率,同... 目的探讨HIV-1慢性感染过程中,外周血3型天然淋巴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3s)的频率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募集48例HIV-1慢性感染者和17例健康对照,留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ILC3s频率,同时分析ILC3s频率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HIV-1感染者外周血总的ILC3s频率显著下降(P<0.001);其中尤以NCR-ILC3s下降更为显著(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HIV-1感染者外周血ILC3s频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弱正相关(r=0.461,P=0.001),而与血浆病毒载量呈弱负相关(r=-0.399,P=0.005)。结论 HIV-1慢性感染者外周ILC3s显著减少,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该研究为阐明HIV-1慢性感染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IV感染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CD4-阳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HBV前S/S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卢姗姗 徐东平 李进 《传染病信息》 2016年第2期112-116,共5页
HBV前S/S区基因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外界压力选择的结果。突变株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分娩等造成HBV感染,也可以引起急性、慢性和隐匿性HBV感染。HBV前S/S基因突变可导致病毒生物学特点和免疫应答发生改变,引起免疫逃逸、疫苗... HBV前S/S区基因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外界压力选择的结果。突变株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分娩等造成HBV感染,也可以引起急性、慢性和隐匿性HBV感染。HBV前S/S基因突变可导致病毒生物学特点和免疫应答发生改变,引起免疫逃逸、疫苗预防失败、HBs Ag阴性感染和疾病重症化等,与肝硬化和肝癌的进展也有密切关系,从而影响HBV慢性感染的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突变 疾病恶化
下载PDF
HBV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悦 许智慧 +1 位作者 刘妍 徐东平 《传染病信息》 2016年第4期236-241,共6页
HBV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HBV致病机制、筛选新型有效抗HBV药物和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然而HBV感染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以及种属特异性,这给HBV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病毒学及免疫学等相关学科... HBV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HBV致病机制、筛选新型有效抗HBV药物和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然而HBV感染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以及种属特异性,这给HBV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带来了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病毒学及免疫学等相关学科技术的进步,HBV感染或复制动物模型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应用于HBV(包括与HBV具有相似特性的动物肝炎病毒)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黑猩猩、树鼩、土拨鼠及鸭HBV感染模型,HBV转基因小鼠、高压水动力注射介导的小鼠HBV复制模型和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小鼠HBV复制模型,以及人源化人-鼠嵌合肝脏HBV感染模型,此外,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转基因小鼠感染模型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上述HBV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模型 动物 感染
下载PDF
模型培训系统在传染病医院门诊抽血室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芳芳 郝莉燕 +6 位作者 张利 肖海波 毕京峰 陈玲玲 李欣桐 刘鑫 孟玉华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模型培训系统在传染病医院门诊抽血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门诊抽血室轮转实习的89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名和观察组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使用模型进行模拟教学。实... 目的探讨模型培训系统在传染病医院门诊抽血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门诊抽血室轮转实习的89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名和观察组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使用模型进行模拟教学。实习结束时对护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评分和穿刺采血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评分和穿刺采血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传染病医院门诊抽血室护生带教中使用模型培训系统教学,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穿刺采血操作技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培训系统 护生 教学 传染病 穿刺采血
下载PDF
针对不同靶点的抗HBV新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智慧 刘妍 徐东平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5期257-261,283,共6页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HBV治疗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二类,干扰素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引起的HBV耐药和停药复发仍是临床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即使经过长期治疗后大多数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仍不能被彻底清除。因此,...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HBV治疗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二类,干扰素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引起的HBV耐药和停药复发仍是临床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即使经过长期治疗后大多数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仍不能被彻底清除。因此,研发针对不同靶位的抗HBV新药意义重大。通过联合应用针对不同靶点的抗HBV药物,将来有可能获得与抗HCV治疗相似的病毒清除效果。本文就针对不同靶点的抗HBV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药 治疗学
下载PDF
肝硬化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谢杨新 涂波 +2 位作者 秦恩强 赵敏 徐东平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1期75-79,共5页
在肝硬化患者中,细菌感染是导致肝衰竭、多种并发症以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细菌感染,早期发现、诊断和给予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降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从肝硬化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现状、早期诊断与... 在肝硬化患者中,细菌感染是导致肝衰竭、多种并发症以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细菌感染,早期发现、诊断和给予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降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从肝硬化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现状、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策略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细菌感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双重耐药HBV株临床检出特点与表型特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容娟 刘妍 +8 位作者 李晓东 杜凤霞 思兰兰 李乐 许智慧 姚增涛 戴久增 徐东平 段昌柱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和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双重耐药HBV株临床检出特点和表型特性,为临床优化抗病毒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6 553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本中HBV反转录酶区与LAM和ADV耐药相关的突变类型及频率...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和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双重耐药HBV株临床检出特点和表型特性,为临床优化抗病毒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6 553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本中HBV反转录酶区与LAM和ADV耐药相关的突变类型及频率,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克隆测序法(≥20个克隆/样本)对双重耐药HBV株进行鉴定,采用表型耐药方法分析强效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对双重耐药HBV的抑制效果。结果 26 553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中,LAM/ADV双重耐药HBV突变株的检出率为0.6%(147/26 553),主要突变类型为rt L180M+A181V+M204V(65.3%)和rt A181V+M204I(10.2%)。多数患者经历了LAM→ADV(40.8%)或LAM→ADV→ETV(38.8%)单药序贯/联合治疗,平均抗病毒时间为63个月。其中2例代表性LAM和ADV双重耐药患者的动态血清样本克隆结果显示,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ADV联合挽救治疗期间,随着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后维持时间的延长,病毒准种池中LAM/ADV双重耐药株逐渐消失,病毒株以单一NAs耐药株或野生株为主。体外表型结果显示,各种双重耐药HBV突变株的体外复制力均低于野生株,ETV+ADV联合、替诺福韦酯(tenofovir,TDF)单独或TDF+ETV联合可有效抑制野生株复制(抑制率为98.5%~99.5%),而对各种LAM/ADV双重耐药突变株的抑制率分别为80.6%~92.5%、86.1%~97.9%和89.2%~97.5%。结论长期LAM和ADV单一序贯治疗可促进LAM/ADV双重耐药HBV发生,ETV+ADV联合、TDF单独或TDF+ETV联合均可有效抑制LAM/ADV双重耐药HBV复制,而基于TDF的挽救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双重耐药突变 挽救治疗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一种新型肝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药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慧伟 柴燕涛 +5 位作者 赵爽 王志杰 谢辉 洪志贤 冯帆 侯俊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7年第5期671-675,共5页
目的:建立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临床治疗肝细胞癌(HCC)敏感性的新型预测方法。方法:将HCC手术切除癌症标本外围组织性状较好的部分处理成1 mm^3,原位接种于免疫缺陷的BALB/c小鼠肝脏,4~6周后B超检测其生长状况;当肿瘤长至2~3... 目的:建立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临床治疗肝细胞癌(HCC)敏感性的新型预测方法。方法:将HCC手术切除癌症标本外围组织性状较好的部分处理成1 mm^3,原位接种于免疫缺陷的BALB/c小鼠肝脏,4~6周后B超检测其生长状况;当肿瘤长至2~3 mm^3时,用生理盐水配置Sorafenib溶液,以2 mg/kg用量对小鼠进行隔日口服灌胃给药,共给药10次。最后收集动物,观察肝脏原位肿瘤的大小,同时进行病理检测,考察Sorafenib的抗肿瘤治疗效果。结果:实验动物肝脏拍照和病理结果均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Sorafenib治疗组小鼠肝脏原位HCC病灶明显缩小或消除。结论:建立了HCC分子靶向治疗临床药敏检测方法,为临床有效且个体化治疗HCC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缺陷动物 原位肿瘤模型 药敏检测
下载PDF
HBV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粘学渊 许智慧 +1 位作者 刘妍 徐东平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5期306-309,共4页
HBV感染是引起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主要因素,我国HCC患者中的HBs Ag阳性率为60%~70%,因此HBV防治成为全球医疗热点问题。HBV包含4个开放阅读框(pre S/S、pre C/C、P、X),它们中的各种点突变、缺失、插入... HBV感染是引起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主要因素,我国HCC患者中的HBs Ag阳性率为60%~70%,因此HBV防治成为全球医疗热点问题。HBV包含4个开放阅读框(pre S/S、pre C/C、P、X),它们中的各种点突变、缺失、插入及截短突变与HCC发生相关。一些突变和乙型肝炎重症化有关,可作为预测HCC发生的生物学指标;一些突变产生的特定HBV抗原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等相关蛋白分子,促进细胞增殖及染色体不稳定,增加HCC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 突变
下载PDF
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进程及预判肝纤维化逆转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超 常秀娟 +1 位作者 李晓东 杨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目的评价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级及逆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69例、HBeAg阴性69... 目的评价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级及逆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69例、HBeAg阴性69例。109例Ishak评分≥3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72周。收集基线及72周治疗后两次肝活组织标本和血清,检测组织病理及HBcrAg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HBcrAg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呈负相关(r=-0. 342,P=0. 004);在HBeAg阴性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与肝纤维化进程及炎症改变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39、0. 437,P值均<0. 001)。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晚期肝纤维和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05、0. 701(P值均<0. 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预测轻微肝纤维化、明显肝纤维化、晚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15、0.815、0.726、0. 675(P值均<0. 05)。经抗病毒治疗后,基线血清HBcrAg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更易发生肝纤维化逆转(53. 7%vs 32. 7%,X^2=4. 888,P=0. 027)。肝纤维化逆转患者血清HBcrAg下降差值高于未逆转患者[1. 5(0. 4~3. 2) log IU/ml vs 0. 8(0. 1~1. 8) log IU/ml,Z=-1. 724,P=0. 042]。结论血清HBcrAg可作为预测CHB肝纤维化分级和判定肝纤维化逆转的一项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生物学标记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夏征 胡亚卓 +6 位作者 韩志涛 白洁 李瑞生 耿艳 张莹晗 何耀 张红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3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男性EH患者228例(EH组),另选择同期老年男性健...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汉族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3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男性EH患者228例(EH组),另选择同期老年男性健康体检者184例(对照组),采用PCR-RFLP检测VDR基因Fok I、Bsm I、Apa I及Taq I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EH组Fok I C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72. 4%vs 66. 0%,P=0. 049);在隐性模型下,EH组CC+CT基因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4. 320,OR=2. 076,95%CI:1. 030~4. 182,P=0. 038)。EH组与对照组Bsm I、Apa I及Taq I基因型及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ok I基因CC+CT基因型是老年男性EH的危险因素(OR=2. 054,95%CI:1. 003~4. 204,P=0. 049)。结论 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老年男性EH的危险因素,而Bsm I、Apa I及Taq I多态性与老年男性EH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骨化三醇 高血压 基因频率 基因型
下载PDF
包涵体蛋白3种纯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柴燕涛 姜棋予 +5 位作者 谢国明 胡燕 邬顺全 杨锐创 貌盼勇 侯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4-6,共3页
目的比较3种纯化方法对表达的肠道病毒71型(EV71)VP1区包涵体蛋白的纯化效果。方法分别用差速离心法、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IMAC)及不同浓度饱和硫酸氨沉淀法3种包涵体蛋白纯化法对原核表达EV71 VP1包涵体蛋白进行纯化,蛋白垂直(SDS-... 目的比较3种纯化方法对表达的肠道病毒71型(EV71)VP1区包涵体蛋白的纯化效果。方法分别用差速离心法、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IMAC)及不同浓度饱和硫酸氨沉淀法3种包涵体蛋白纯化法对原核表达EV71 VP1包涵体蛋白进行纯化,蛋白垂直(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纯化效果。结果差速离心法可以进行大批量表达蛋白纯化,纯化效果较好,但存在蛋白损失较多,且纯化蛋白不能反复冻融的问题。IMAC柱纯化获得的蛋白纯度较高,且蛋白性状稳定,但仍存在纯化蛋白量较少的问题。饱和硫酸氨沉淀纯化法无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包涵体蛋白。结论差速离心法可用于大批量蛋白纯化,纯化蛋白应避免反复冻融,可小量分装冻存后备用。IMAC柱纯化可获得纯度较高且性状相对稳定的纯化蛋白,其在相应抗体检测方法学的建立及疫苗制备方面均有广泛用途。饱和硫酸氨法只适用于表达蛋白的初步浓缩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涵体蛋白 蛋白纯化 蛋白垂直电泳
下载PDF
全国重大传染病防控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被引量:3
14
作者 施明 金磊 张政 《传染病信息》 2016年第4期253-255,共3页
2016年6月25日至26日,全国重大传染病防控高峰论坛暨全军传染病第十四次学术会议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和全军3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大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 2016年6月25日至26日,全国重大传染病防控高峰论坛暨全军传染病第十四次学术会议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和全军3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大会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和全军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和未来传染病 热带传染病与突发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治疗与免疫重建 国际维和与疾病防控
下载PDF
基于免疫共沉淀-液质联用技术的新型孕烷X受体配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赵爽 姜棋予 +5 位作者 孙慧伟 柴燕涛 李晓娟 王志杰 侯俊 赵敏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8年第3期397-403,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免疫共沉淀-液质联用技术的新型孕烷X受体(PXR)配体检测方法。方法:在HEK293细胞中转染带有Flag标签的PXR表达载体,裂解细胞后用偶联Flag抗体的微珠(beads)结合并分离细胞中表达的FlagPXR蛋白;以PXR的已知最为公认的配体/... 目的:建立基于免疫共沉淀-液质联用技术的新型孕烷X受体(PXR)配体检测方法。方法:在HEK293细胞中转染带有Flag标签的PXR表达载体,裂解细胞后用偶联Flag抗体的微珠(beads)结合并分离细胞中表达的FlagPXR蛋白;以PXR的已知最为公认的配体/激动剂利福平为模型药物,配制1μmol/L利福平溶液,与结合有Flag-PXR蛋白的微珠孵育形成微珠-蛋白-利福平复合物;将微珠从体系中分离出来,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复合物中的蛋白质,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复合物中的利福平。在此基础上对利福平的作用进行验证,在肝细胞癌细胞Hep G2中检测系列浓度梯度的利福平对PXR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结果:用免疫共沉淀技术从HEK293细胞中分离鉴定得到Flag-PXR蛋白;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到蛋白与小分子复合物中的利福平;利福平能够剂量依赖地诱导PXR的转录因子活性。结论:建立了基于免疫共沉淀-液质联用技术的新型PXR配体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X受体 免疫共沉淀 蛋白-小分子复合物 液质联用
下载PDF
HBsAg/HBsAb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免疫逃逸相关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子淋 刘妍 +6 位作者 刘佳梁 思兰兰 李乐 廖昊 邵金曼 徐东平 李进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分析HBsAg/HBsAb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免疫逃逸相关位点变异特点。方法收集89例HBsAg/HBsAb双阳性和148例HBsAg单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临床资料,提取患者血清HBV DNA,扩增患者HBV S基因并进行测序,应... 目的分析HBsAg/HBsAb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免疫逃逸相关位点变异特点。方法收集89例HBsAg/HBsAb双阳性和148例HBsAg单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临床资料,提取患者血清HBV DNA,扩增患者HBV S基因并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 Lasergene Meg Align软件对主要亲水区已有文献报道的46个免疫逃逸相关位点及新增N-糖基化变异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ALT、TBIL、HBV DNA载量和HBe Ag阳性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sAg/HBsAb双阳性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变异的总检出率为31.46%,明显高于HBsAg单阳性患者的18.92%(P<0.05),其中s L110I/S、s T113N/S、s T131I/N/P和s S143L/M/T的变异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阳性组;双阳性患者多位点联合变异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单阳性患者(20.22%vs.6.08%,P<0.05)。双阳性患者新增N-糖基化变异检出率高于单阳性患者(7.87%vs.2.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HBsAb双阳性患者比HBsAg单阳性患者的HBV S基因免疫逃逸相关变异种类更多,单位点和多位点联合变异检出率更高,并且新增N-糖基化变异检出率也更高,这些变异可能是引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sAb双阳性共存的驱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S基因 免疫逃逸相关变异
下载PDF
基于肝门静脉注射肿瘤细胞的新型进展期肝脏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7
作者 柴燕涛 姜棋予 +6 位作者 冯帆 孙慧伟 李晓娟 杨锐创 王志杰 李瑞生 侯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0,共6页
目的利用肝门静脉注射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新型进展期肝脏肿瘤(肝细胞癌、结直肠癌肝转移、乳腺癌肝转移以及非小细胞肺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方法培养获得人肝细胞癌MHCC97-H、人结直肠癌SW480、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以及人三阴性乳腺癌M... 目的利用肝门静脉注射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新型进展期肝脏肿瘤(肝细胞癌、结直肠癌肝转移、乳腺癌肝转移以及非小细胞肺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方法培养获得人肝细胞癌MHCC97-H、人结直肠癌SW480、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以及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等细胞系,将这些恶性肿瘤细胞经由BALB/c裸小鼠肝门静脉注入肝脏,经3~4周生长后进行PET/CT检测:尾静脉注射约200μCi核素探针18F-FDG,30~40 min后对BALB/c裸小鼠进行PET/CT检测。在此基础上,收集动物获取肝脏进行拍照,确定BALB/c裸小鼠肝脏上的肿瘤病灶。结果 MHCC97-H、SW480、A549以及MDA-MB-231等细胞均能够在BALB/c裸小鼠肝脏形成多发、弥散的肿瘤病灶。肿瘤细胞在裸小鼠肝脏原位的生长可以使用PET/CT检测。SW480、MDA-MB-231以及A549细胞形成的病灶,其PET/CT检测信号弱于MHCC97-H细胞。结论成功获得了新型进展期肝脏肿瘤动物模型,为进展期肝脏肿瘤相关药物筛选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肝脏肿瘤 动物模型 结直肠癌肝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肝转移 乳腺癌肝转移 BALB/C裸小鼠
下载PDF
基于Image J软件的裸鼠肝脏原位肿瘤图像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棋予 陈艳 +8 位作者 李瑞生 孙慧伟 李晓娟 柴燕涛 王志杰 杨锐创 张莹石 冯帆 侯俊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8年第4期541-546,共6页
目的:采用门静脉注射肝细胞癌细胞的方法,能够在裸鼠肝脏形成多发与弥散的肿瘤病灶,进而模拟进展期肝细胞癌的转移与侵袭性生长。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的裸鼠肝脏原位肿瘤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培养高侵袭性的人肝... 目的:采用门静脉注射肝细胞癌细胞的方法,能够在裸鼠肝脏形成多发与弥散的肿瘤病灶,进而模拟进展期肝细胞癌的转移与侵袭性生长。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的裸鼠肝脏原位肿瘤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培养高侵袭性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MHCC97-H,通过肝门静脉注射的方法,将MHCC97-H细胞接种于裸鼠肝脏,经2~4周生长,MHCC97-H细胞能够在裸鼠肝脏形成多发与弥散的肿瘤病灶;收集动物获得肝脏脏器进行拍照,对所得图片进行分析;用Image J软件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分别确定整体肝脏脏器的面积与肿瘤病灶的面积,二者之比即可反映出肝细胞癌在裸鼠肝脏形成肿瘤病灶占肝脏脏器的面积比例;在此基础上,对接种有肝细胞癌细胞的裸鼠,行灌胃给药,给予2 mg/kg剂量的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进行治疗,分别确定对照组与治疗组肝脏形成的肿瘤病灶并进行定量分析,可依据此计算索拉非尼治疗对肿瘤病灶的抑制率。结果:MHCC97-H细胞接种能够在裸鼠肝脏形成多发与弥散的肿瘤病灶,用Image J软件可准确圈出肝脏脏器上的肿瘤病灶,确定病灶占肝脏脏器的面积比例。利用本研究的方法能够定量分析索拉非尼对MHCC97-H细胞形成多发、弥散病灶的抑制作用。结论:建立了基于图像分析软件Image J的裸鼠肝脏原位肿瘤图像定量分析方法,对抗肿瘤药物活性评价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肝细胞癌 肝脏原位肿瘤模型 图像分析
下载PDF
新型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复发与转移预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慧伟 谢辉 +7 位作者 李瑞生 李晓娟 柴燕涛 姜棋予 王志杰 杨锐创 冯帆 侯俊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8年第3期404-408,429,共6页
目的:建立新型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与转移的预测方法。方法:介入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术后获得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选取组织标本外围性状较好的部分,处理/加工成1~2 mm3的组织微块,接种于SCID鼠肝脏原位,在动物饲养过程中采用B超对... 目的:建立新型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与转移的预测方法。方法:介入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术后获得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选取组织标本外围性状较好的部分,处理/加工成1~2 mm3的组织微块,接种于SCID鼠肝脏原位,在动物饲养过程中采用B超对肿瘤组织在肝脏的生长进行探查。待动物肝脏区域形成B超低回声的病灶时,收集动物获取肝脏组织,对其进行H&E染色与Masson染色的病理学分析,观察小鼠肝脏原位肿瘤的界限与包膜完整性、侵润性生长、肿瘤血管生成与是否有转移、侵袭等组织学特征。结果:H&E染色能够对肿瘤的性状进行初步判断,Masson染色能够对肿瘤细胞、微血管及纤维等结构进行分析,确定肿瘤组织的侵润性生长、肿瘤血管生成与血道转移情况,反映出临床标本中肝细胞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患者复发与转移的风险预测提供依据。结论:建立了肝脏肿瘤介入治疗后复发与转移预测方法,有望为患者预后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肝脏原位肿瘤模型 病理分析
下载PDF
不可忽视的戊型病毒性肝炎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珑 辛绍杰 貌盼勇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5期310-312,共3页
戊型肝炎由HEV感染导致,HEV基因1型为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流行株,在高流行区HEV主要与感染人群排泄物及污染饮用水相关。有慢性肝病基础患者及老年人易感染HEV,从而诱发重型肝炎。近年来慢性戊型肝炎逐渐引起临床重视,本文对其流... 戊型肝炎由HEV感染导致,HEV基因1型为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流行株,在高流行区HEV主要与感染人群排泄物及污染饮用水相关。有慢性肝病基础患者及老年人易感染HEV,从而诱发重型肝炎。近年来慢性戊型肝炎逐渐引起临床重视,本文对其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