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指纹图谱的市售大黄不同饮片品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会芳 王伽伯 +1 位作者 金城 肖小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14-2316,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大黄不同饮片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用于比较市售大黄不同饮片化学品质的差异及稳定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Acquity BEH C18(50 mm×2.1mm,1.7μm)色谱柱,甲醇和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 目的研究建立大黄不同饮片的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用于比较市售大黄不同饮片化学品质的差异及稳定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Acquity BEH C18(50 mm×2.1mm,1.7μm)色谱柱,甲醇和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4 ml.min-1,柱温35℃,以指纹图谱软件计算相似度,并进行图谱比较。结果生大黄样品的平均相似度较高(0.817),酒大黄样品间指纹图谱平均相似度较低(0.640),而熟大黄和大黄炭样品各自的指纹图谱平均相似度高于0.9。生大黄、酒大黄的指纹图谱基本一致,熟大黄、大黄炭与生品相比有较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大黄不同饮片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稳定性和重现好。市售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饮片的化学品质较为稳定,而酒大黄饮片的差异较大,亟待进一步规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炮制品 UPLC 指纹图谱 品质
下载PDF
基于致泻效价检测的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生物品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会芳 王伽伯 肖小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5-1216,共2页
目的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致泻效价,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生物品质差异。方法采用标定的大黄道地参照物作为对照,按照"量反应平行线法(2,2',2''法)"法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致泻效价的测定。结果生大黄的致泻效价... 目的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致泻效价,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生物品质差异。方法采用标定的大黄道地参照物作为对照,按照"量反应平行线法(2,2',2''法)"法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致泻效价的测定。结果生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572.29~2 038.90 U.g-1,酒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553.42~871.97 U.g-1,熟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417.03~508.47 U.g-1,大黄炭的致泻效价无法测得。结论大黄不同炮制品间存在明显的泻下活性重叠区间,需要从生物效价角度建立大黄炮制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炮制 致泻效价
下载PDF
鳖甲抗肝纤维化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思路 被引量:4
3
作者 靳士晓 李仙义 +4 位作者 付珊珊 靳世英 韩晋 袁海龙 肖小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433-435,共3页
鳖甲作为防治肝纤维化的常用中药,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明晰了一些化学成分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但其质量标准研究相对薄弱,目前尚未有统一认可的质控手段。本文对鳖甲的化学成分及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鳖甲作为防治肝纤维化的常用中药,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明晰了一些化学成分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但其质量标准研究相对薄弱,目前尚未有统一认可的质控手段。本文对鳖甲的化学成分及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提出了基于"敲出敲入"的鳖甲抗肝纤维化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 肝纤维化 敲出敲入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丰衣 李筠 肖小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9,共5页
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是中医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快速筛选和评价中药毒性已成为目前中药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文章从肝损害中药的药性、毒性成分、毒性机制、减毒研究等方面阐述了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现状,对目前中药药... 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是中医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快速筛选和评价中药毒性已成为目前中药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文章从肝损害中药的药性、毒性成分、毒性机制、减毒研究等方面阐述了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现状,对目前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现状和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肝脏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此外,现有文献所载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研究多为中药的生药研究,对如何正确认识中药药物性肝损害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物性肝损害 减毒 基因芯片技术
原文传递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早期预警方法的研究(Ⅰ)——安全相关物质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闫琰 鄢丹 +4 位作者 张萍 张少锋 任永申 冯雪 肖小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68-2270,共3页
目的:考察安全相关物质5-羟甲基糠醛(5-HMF)在中药注射剂及其溶媒中的动态稳定性,作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早期预警方法的研究的组成部分,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用益气复脉(YQFM)为模式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 目的:考察安全相关物质5-羟甲基糠醛(5-HMF)在中药注射剂及其溶媒中的动态稳定性,作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早期预警方法的研究的组成部分,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用益气复脉(YQFM)为模式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动态监测法考察5-HMF在灭菌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及含药溶媒中稳定性,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予以佐证。结果:实验发现5-HMF在上述溶媒中均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5-HMF在YQFM中0-90min的降解速率约为其他溶媒的5倍,静置210min后,各溶媒中5-HMF含量趋于稳定。5-HMF的UHPLC图谱存在裂解现象,并得到FTIR佐证,提示有新物质生成。结论:5-HMF在所选溶媒中不稳定,降解产物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建议应将5-HMF及其降解产物的动态监测作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内容之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溶媒 注射用益气复脉 稳定性 动态监测 安全相关物质
原文传递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中药产品质量控制的新概念 被引量:1001
6
作者 刘昌孝 陈士林 +3 位作者 肖小河 张铁军 侯文彬 廖茂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43-1457,共15页
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提升中药及产品质量标准,在研究现有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和... 为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提升中药及产品质量标准,在研究现有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和次生代谢物的因素、中药产品的质量和质量标准与监管存在的问题、中药质量的物质基础的确定、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定义、研究方法及其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等方面与同行们共同讨论,并愿此概念引起同行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制剂 药用资源 药典 质量管理 质量标志物 质量标准 一测多评 次生代谢物
原文传递
赤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59
7
作者 陆小华 马骁 +5 位作者 王建 朱云 周宗元 陈哲 赵艳玲 王伽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5-602,共8页
赤芍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活性成分为芍药总苷,尚含鞣质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成分。因具有保肝、抗肿瘤、神经保护、心脏保护、抗血栓、抗氧化等多种显著的药理作用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查阅近1... 赤芍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活性成分为芍药总苷,尚含鞣质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成分。因具有保肝、抗肿瘤、神经保护、心脏保护、抗血栓、抗氧化等多种显著的药理作用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查阅近10年国内外文献,就赤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对赤芍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但针对赤芍开发出安全有效的药物仍相对较少,明确赤芍的作用机制和推广赤芍的临床应用仍是赤芍研究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芍药总苷 鞣质 黄酮类 保肝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中药质量评控的第一要义:效应当量一致性 被引量:38
8
作者 张海珠 肖小河 +1 位作者 王伽伯 王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1-1575,共5页
中药的优质性和稳定性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中药的质量评控方法应以保证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如何在复杂的中药质量影响因素中寻求一条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方法对中药的质量评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对现行中药质量评控模式的分... 中药的优质性和稳定性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中药的质量评控方法应以保证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如何在复杂的中药质量影响因素中寻求一条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方法对中药的质量评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对现行中药质量评控模式的分析,结合课题组开展的中药生物评价与控制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效应当量的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新设想,并对其研究思路进行阐释,以期为中药质量评控方法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评控 效应成分指数 生物效应 效应当量 精标饮片
原文传递
六味五灵片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尹萍 崔鹤蓉 +8 位作者 章从恩 张媛 孟雅坤 贺兰芝 刘慧敏 桑秀秀 王伽伯 柏兆方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637-3642,共6页
该文旨在研究六味五灵片对小鼠急性乙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150 mg·kg-1),六味五灵片极低、低、较高、高剂量组(0.1,0.5,4,8 g·kg-1... 该文旨在研究六味五灵片对小鼠急性乙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7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150 mg·kg-1),六味五灵片极低、低、较高、高剂量组(0.1,0.5,4,8 g·kg-1)。采用改良的造模方法(给药4 d后给予56%乙醇,6 g·kg-1灌胃2次,12 h/次)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TG,TNF-α,IL-1β的含量和GSH,SOD的活性;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六味五灵片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的含量(P<0.05),提高GSH,SOD活性,减少肝组织MDA,TG的生成,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1β的含量(P<0.05),且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同时,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六味五灵片可显著改善乙醇引起的肝细胞肿胀度,水样变性和脂滴形成等肝组织损伤。结果表明,六味五灵片对急性乙醇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过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性肝损伤 六味五灵片 保肝作用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大黄炮制前后致泻效价的比较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会芳 王伽伯 +1 位作者 曲毅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致泻效价,对比研究大黄炮制前后的致泻效价差异。方法:以番泻苷B作为对照物质采用小鼠致泻模型对大黄参照物质的致泻效价值进行标化。采用标定的大黄道地参照物作为对照,按照"量反应平行线法(2,2',2... 目的: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致泻效价,对比研究大黄炮制前后的致泻效价差异。方法:以番泻苷B作为对照物质采用小鼠致泻模型对大黄参照物质的致泻效价值进行标化。采用标定的大黄道地参照物作为对照,按照"量反应平行线法(2,2',2″法)"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了致泻效价的测定。结果:生大黄的致泻效价为825.22 U.g-1,酒大黄为699.05 U.g-1,熟大黄为459.76 U.g-1,大黄炭的致泻效价无法测得。结论:生大黄经炮制后致泻效价明显降低,酒大黄致泻活性弱于生大黄,熟大黄次之,大黄炭基本丧失泻下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炮制 致泻效价
原文传递
饮片粒度对大黄药材蒽醌及鞣质类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灿平 王伽伯 +3 位作者 肖小河 夏新华 张学儒 赵海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21-223,共3页
中药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研究是保证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中药剂量不仅仅是一个药材用量问题,药材品质(品种[1]、产地[2]、商品规格等级等)、调剂学处理(饮片粒度大小、煎煮时间等)均可能影响中药剂... 中药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研究是保证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中药剂量不仅仅是一个药材用量问题,药材品质(品种[1]、产地[2]、商品规格等级等)、调剂学处理(饮片粒度大小、煎煮时间等)均可能影响中药剂量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临床疗效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出量 总蒽醌 传统饮片 结合蒽醌 粒度大小 芦荟大黄素 中药剂量 大黄药材 大黄素甲醚 大黄酸
原文传递
基于动物热活性检测系统分析动物热活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海平 赵艳玲 +5 位作者 王伽伯 鄢丹 金城 张萍 王永炎 肖小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0-772,775,共4页
目的基于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进行动物热活性影响因素分析,以期对中药寒热药性评价进行方法学探索。方法采用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考察品种、性别及适应时间对ICR、BALB/c及KM种小鼠在不同温区停留时间比例(RTR)的影响。结果 ICR、BALB/... 目的基于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进行动物热活性影响因素分析,以期对中药寒热药性评价进行方法学探索。方法采用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考察品种、性别及适应时间对ICR、BALB/c及KM种小鼠在不同温区停留时间比例(RTR)的影响。结果 ICR、BALB/c种小鼠可耐受最低温度为15℃,最高为40℃;与适应前比较,15℃温区内ICR、BALB/c、KM种小鼠分别在6、8、4h,30℃温区内分别在6、6、4h,40℃温区内分别在4、6、8h,RTR值均开始减少(P〈0.05);雌、雄性KM小鼠在15~40℃温区的R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中,3个品种小鼠的可耐受温度范围大致为15~40℃,累计适应4~8h后对温区间温差能形成相对稳定的记忆,且雌、雄性KM小鼠对同一温度的感知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 品种 适应时间 性别 停留时间比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