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晓红 黄幼玲 +1 位作者 张丽 王淑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466-1467,共2页
目的分析发热患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征,探讨患儿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17例患儿外周血涂片进行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 317例患儿中Ⅰ型异型淋巴细胞90例(28.4%),Ⅱ型异型淋巴细胞61例(19.2%)... 目的分析发热患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征,探讨患儿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17例患儿外周血涂片进行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 317例患儿中Ⅰ型异型淋巴细胞90例(28.4%),Ⅱ型异型淋巴细胞61例(19.2%),Ⅲ型异型淋巴细胞26例(8.2%)。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征分析,对患儿临床诊断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临床工作人员应加以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外周血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儿童
下载PDF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清宇 赵可煜 +2 位作者 刘福莲 王振兴 于静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动脉灌注与外周静脉的方案治疗,比较两种给药途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均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动脉灌注与外周静脉的方案治疗,比较两种给药途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具有高浓度、大剂量、一次性给药的特点,且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小,毒副作用轻微,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动脉灌注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优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颖娟 田建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5期7885-7890,共6页
背景:目前多采取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方法,将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并持续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及定向分化,取得高效持久的治疗作用。目的:了解采用重组腺相关... 背景:目前多采取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方法,将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并持续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及定向分化,取得高效持久的治疗作用。目的:了解采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分为对照组、空载病毒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组。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转染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细胞生长曲线、CCK-8观察细胞生长的优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转染组与对照组、空载病毒组相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细胞周期G0/G1期减少,S期细胞数增多,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通过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对其培养有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脐带脐血干细胞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腺病毒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癌痛患者8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可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196-197,共2页
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高达70%以上,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信心,因此对癌痛采取合理而个体化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口服美施康定使绝大多数中晚期癌痛患者的疼痛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控制。但部分患... 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高达70%以上,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信心,因此对癌痛采取合理而个体化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口服美施康定使绝大多数中晚期癌痛患者的疼痛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控制。但部分患者因顽固的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而不能正常进食,不能口服药物止痛,因此寻找一种使用方便、有效镇痛时间长、剂量易于调整的镇痛方法仍然是一个临床研究的热点[1]。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86例不能正常进食的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患者 给药治疗 美施康定 临床观察 直肠 晚期癌症患者 癌性疼痛 2009年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任清宇 赵可煜 +4 位作者 刘福莲 陈素芳 王振兴 于静敏 裴书方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3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A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3例初治AP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ATO联合ATRA诱导缓解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ATRA联合化疗诱导治疗,比...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A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3例初治AP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ATO联合ATRA诱导缓解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ATRA联合化疗诱导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早期病死率分别为100.0%(48,48)和0,对照组分别为97.1%(34/35)和2.9%(1/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感染、肝肾损害、心脏毒性和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3%(4148)、10.4%(5n8)、12.5%(6148)、6.2%(3,48)和18.8%(9/48),而对照组分别为97.1%(34/35)、65.7%(23,35)、45.7%(16/35)、37.1%(13,35)和100.0%(3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O联合ATRA治疗APL,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维甲酸 亚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