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
作者 苏平 黄建华 《陕西中医》 2013年第7期805-80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本院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49例患者在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之外,还给予其中医综合疗法...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本院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49例患者在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之外,还给予其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推拿、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早期,给予其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愈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中医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 治疗应用
下载PDF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49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建华 苏平 《陕西中医》 2014年第3期305-305,共1页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本院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49例患者在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之外,还给予其中医综合疗法...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本院收治的早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治疗组49例患者在给予传统的治疗和康复治疗训练之外,还给予其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推拿、针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早期,给予其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愈有一定帮助,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康复疗法 人中 百会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干预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建华 骆军霞 +1 位作者 苏平 应敬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36-30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脑出血(ICH)转归的关系。方法将102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ICH患者分为同型半胱氨酸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给予常规内科康复等治疗外,另外给予甲钴胺分散片0.5 mg,口服,3次/d;维生素B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脑出血(ICH)转归的关系。方法将102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ICH患者分为同型半胱氨酸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给予常规内科康复等治疗外,另外给予甲钴胺分散片0.5 mg,口服,3次/d;维生素B6片10 mg,口服,3次/d;叶酸片5 mg,口服,1次/d降低Hcy治疗。对照组按照我院神经外科通常治疗方案仅给予常规内科康复等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和住院7、14、21 d时的血浆Hcy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Hcy水平差异对ICH患者转归的影响。结果经降低Hcy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好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内对比,后一个时间点较前一时间点Hcy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缺损好转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ICH预后有关,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ICH患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神经功能缺损 治疗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建军 王景 +1 位作者 晁满香 史晓燕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4期204-205,210,共3页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9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药...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9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联合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12周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和临床疗效、用WHO-QOL-2评分量表评定的生活质量及血尿酸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P<0.05);观察组UPDR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生理、环境、独立性、社会关系和心理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 帕金森病 临床疗效 血尿酸
下载PDF
复方蛭龙制剂治疗血管性痴呆72例
5
作者 田丁军 芮小江 李建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1期4290-4290,共1页
为观察复方蛭龙制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对7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以口服复方蛭龙制剂1个疗程,服药前后分别观察精神、情感障碍、脑卒中症状变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其中38例行脑电图检测,40例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 为观察复方蛭龙制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对7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以口服复方蛭龙制剂1个疗程,服药前后分别观察精神、情感障碍、脑卒中症状变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其中38例行脑电图检测,40例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检测。结果1个疗程后显效15例(15/72),有效20例(20/72),改善34例(34/72),无效3例(3/72)。提示复方蛭龙制剂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明确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蛭龙制剂 治疗 血管性痴呆 血脂
下载PDF
低血糖脑病MRI动态观察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军 田丁军 +2 位作者 王旭 晁满香 陈琨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24-1225,共2页
患者 男,44岁。因“头昏12.0h,四肢无力4.5h,意识不清2.0h”入院,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吸毒及药物依赖等病史。入院时患者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双... 患者 男,44岁。因“头昏12.0h,四肢无力4.5h,意识不清2.0h”入院,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吸毒及药物依赖等病史。入院时患者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血常规、电解质、生化检查均正常,血糖1.8mmol/L(正常血糖参考值:3.9—6.1mmol/L),头颅MRI表现:T1WI、T1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像未见异常,扩散加权成像(DWI)示右侧桥小脑脚边缘及双侧胼胝体压部、双侧丘脑外侧部呈略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MRI表现 低血糖脑病 动态观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扩散加权成像 四肢无力 T1WI 意识不清
原文传递
床旁坐便器排便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便秘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建华 苏平 史晓艳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年第11期899-901,共3页
目的 探讨改变排便方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便秘及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63例急性自发性幕上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床旁坐便器排便(25例,床旁坐便器排便组)以及传统的卧床排便(38例,卧床排便组)两种方式排便,观察住... 目的 探讨改变排便方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便秘及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63例急性自发性幕上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床旁坐便器排便(25例,床旁坐便器排便组)以及传统的卧床排便(38例,卧床排便组)两种方式排便,观察住院4周内便秘发生情况,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价焦虑程度.结果 ①床旁坐便器排便组便秘发生率16% (4/25),低于卧床排便组61%(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P<0.01).②入院第14、21和28天焦虑程度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床旁坐便器排便组分别为(40.4±8.3)、(35.3±7.2)和(33.4±6.6)分,低于卧床排便组的(52.6±10.1)、(45.5±9.2)和(46.6±10.1)分(t值分别为6.9、7.7和9.8,均P<0.01).结论 床旁坐便器排便有利于改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便秘和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便秘 焦虑 排便
原文传递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一例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亚红 王黎明 +4 位作者 田丁军 张艳 陈锟 王晓燕 吕文红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9-219,共1页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细胞移植治疗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自身免疫性疾病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神经肌肉接头处 抗胆碱酯酶药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 APBSCT 2004年 主要表现 治疗手段 CT治疗 突触后 易疲劳 骨骼肌 疗效 M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