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延长术治疗火器伤骨缺损的病理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章亚东 侯树勋 +3 位作者 孙大铭 张伟佳 欧阳巧红 陆江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观察对火器伤造成的骨缺损行一期原位骨延长术治疗的病理学和影像学变化,分析在骨膜损伤条件下行骨延长术治疗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学基础。方法成年犬38只,随机分成两组,制造犬股骨火器伤骨缺损模型,对两组动物分别采用外固定器... 目的观察对火器伤造成的骨缺损行一期原位骨延长术治疗的病理学和影像学变化,分析在骨膜损伤条件下行骨延长术治疗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学基础。方法成年犬38只,随机分成两组,制造犬股骨火器伤骨缺损模型,对两组动物分别采用外固定器行一期原位骨延长术和单纯骨折固定术治疗,治疗全程行X线检查、病理学检查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结果骨延长组动物8周内骨延长长度为(2.82±0.94)cm,平均为伤前股骨全长的19.3%(15.8%~21.4%)。骨延长组动物骨缺损区的延迟相放射性计数逐渐增加。两组动物骨折端的延迟相和血池相变化趋势一致,其放射性计数无统计学差异。骨延长主要的成骨方式是软骨化骨。残存骨碎片可能具有成骨能力。结论残存骨膜和骨碎片在骨延长的成骨过程中有明显作用。但在骨膜损伤的条件下,骨延长技术仍可用于其骨缺损的治疗,骨折端周围组织新生血管不仅为骨愈合提供了血供,而且为其提供了骨细胞的来源。操作正确的骨延长术对骨折端血供和骨代谢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治疗 骨延长术 火器伤 病理 放射性核素显像
原文传递
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韦兴 侯树勋 +3 位作者 赵卫东 宋占春 张伟佳 李文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889-893,898,共6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不同骨断端间距(g)和骨-外固定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使用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模型,根据骨折断端间...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不同骨断端间距(g)和骨-外固定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使用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模型,根据骨折断端间距(0、1mm),骨-外固定杆间距(10、25、40、55mm)的不同组合,将实验共分为9组(包括无骨折对照组)。应用MTS实验机(美国产)对每一标本进行轴向压、扭转、前/后、内/外侧弯等四种负荷下的力学测试。计算其刚度值,以此反映不同情况下外固定器的稳定性。对骨断端间距(g)与固定器与骨间距(b-r)进行2×4的析因分析。结果骨断端间距(g)的差异对抗压、抗前后弯、抗侧弯三种刚度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为0);骨与外固定杆间距(b-r)的差异对上述三种刚度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于抗扭转刚度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四种刚度来说,两处理因素间均无交互效应(P>0.05)。结论骨断端间距(g)和骨-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式外固定器 生物力学 刚度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实验性髓核突出诱致神经根性疼痛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唐家广 侯树勋 +1 位作者 张伟佳 梁红英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 探索单纯自体髓核组织放置于神经根邻近 ,并与神经根接触后对大鼠后爪机械刺激痛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自体尾椎髓核组织无压迫下置于腰 4和腰 5神经根旁并与神经根相接触 ,术后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大鼠双侧后爪机械刺激敏感... 目的 探索单纯自体髓核组织放置于神经根邻近 ,并与神经根接触后对大鼠后爪机械刺激痛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自体尾椎髓核组织无压迫下置于腰 4和腰 5神经根旁并与神经根相接触 ,术后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大鼠双侧后爪机械刺激敏感性的变化 ;同时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髓核组织和神经根的变化。结果 无明显机械压迫情况下 ,自体髓核组织与神经根接触后可诱导大鼠术侧后爪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痛觉敏感性的升高 ;HE染色显示髓核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炎性改变 ,邻近神经根出现空泡变性。结论 髓核组织自身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机械性痛觉敏感性的发生。除机械因素外 ,突出髓核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也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髓核突出 神经根性疼痛 坐骨神经疼痛 炎症
原文传递
外固定针结构与远侧皮质骨折的关系
4
作者 韦兴 侯树勋 +1 位作者 赵卫东 宋占春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外固定针结构与其拧入骨干时引起远侧皮质骨折间的关系。方法成人新鲜尸体胫骨11根,取包埋后胫骨中段为针拧入测试区,确定进针点和方向。按针尖、针杆直径及螺纹的不同,将固定针分为4组(A、B、C、D)。通过MTS机动力轴,在扳手上... 目的分析外固定针结构与其拧入骨干时引起远侧皮质骨折间的关系。方法成人新鲜尸体胫骨11根,取包埋后胫骨中段为针拧入测试区,确定进针点和方向。按针尖、针杆直径及螺纹的不同,将固定针分为4组(A、B、C、D)。通过MTS机动力轴,在扳手上施以持续纵向压力100N,操作者以≤3Nm的扭矩顺时针以25~30圈/min拧入固定针。观察胫骨近、远侧皮质的骨折情况。结果①A组(直径6mm)与B组(直径5mm)非自攻型固定针间所致骨折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螺距和直径相同前提下(C组与B组),自攻型较非自攻型针更易造成骨折(P<0.05);③对于自攻型固定针,D组(螺距1mm)固定针较C组(螺距2mm)骨折几率显著性降低(P<0.05);④远侧骨皮质较近侧骨皮质更易发生骨折(P<0.05)。结论自攻型外固定针拧入时易导致远侧骨皮质骨折,减少螺距和牙深可降低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针 自攻 远侧皮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