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喋呤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脓毒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红云 姚咏明 施志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研究表明,一氧化氮( NO) 的过度产生可能是诱发脓毒性休克的最后共同通路,而生物喋呤( 主要为四氢生物喋呤, BH4) 为一氧化氮合酶( NOS) 重要的辅因子。多种免疫刺激因子均可诱导细胞内BH4 合成显著增加,其可与N... 研究表明,一氧化氮( NO) 的过度产生可能是诱发脓毒性休克的最后共同通路,而生物喋呤( 主要为四氢生物喋呤, BH4) 为一氧化氮合酶( NOS) 重要的辅因子。多种免疫刺激因子均可诱导细胞内BH4 合成显著增加,其可与NOS 紧密结合,调控NO 的合成与释放。本文讨论了BH4 的生物学效应、调控机制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生物喋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脓毒症
下载PDF
瘢痕组织中汗腺的分布特征以及瘢痕对汗腺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付小兵 孙晓庆 +4 位作者 孙同柱 李建福 程飚 陈伟 盛志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瘢痕形成对汗腺再生的影响。 方法 分别取幼儿和成人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瘢痕组织及其自身健康皮肤组织 ,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角蛋白 19(K19)和角蛋白14(K14)在瘢痕组织中汗腺分泌部和导管部的表达 ,并以此确定汗腺在... 目的 探讨瘢痕形成对汗腺再生的影响。 方法 分别取幼儿和成人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瘢痕组织及其自身健康皮肤组织 ,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角蛋白 19(K19)和角蛋白14(K14)在瘢痕组织中汗腺分泌部和导管部的表达 ,并以此确定汗腺在瘢痕组织中的定位和分布。同时 ,采用HE染色法观察正常皮肤组织中汗腺组织的分布。 结果 正常皮肤中可见完整的汗腺结构 ,包括汗腺分泌部和导管部。瘢痕组织中可见K19和K14的阳性表达信号 ,其中K19的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瘢痕基底部真皮深层与正常皮下组织交界处 ,呈团状 ,表明这些部位存在汗腺分泌部。K14的阳性染色散见于瘢痕组织中 ,呈同心圆状 ,为汗腺的导管部。 结论 严重烧伤后创面存在汗腺再生的生物学基础和潜力。在增生性瘢痕中之所以没有汗腺的重建 ,可能与瘢痕组织修复速度超过汗腺再生的速度或增生性瘢痕在创面形成一个屏障 ,阻碍了汗腺的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汗腺 角蛋白 表皮干细胞
原文传递
人胎儿不同发育时期皮肤β1整合素、角蛋白19,10表达特征及其与创面无瘢痕愈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志力 付小兵 +5 位作者 孙同柱 李建福 程飚 杨银辉 陈伟 盛志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4-406,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发育时期人胎儿皮肤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分布、增殖分化特征 ,并探讨这些特征与胎儿表皮再生的关系。 方法 分别取 2 1例不同胎龄 (1 1~ 31周 )全层皮肤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 β1整合素、角蛋白 1 9(K1 9)和... 目的 观察不同发育时期人胎儿皮肤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分布、增殖分化特征 ,并探讨这些特征与胎儿表皮再生的关系。 方法 分别取 2 1例不同胎龄 (1 1~ 31周 )全层皮肤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 β1整合素、角蛋白 1 9(K1 9)和角蛋白 1 0 (K1 0 )的表达特征。  结果全部标本表皮基底层细胞均为 β1整合素和K1 9阳性细胞。 1 1~ 31周的表皮外层可观察到K1 0阳性细胞。随胎龄增加 ,K1 0阳性细胞层数逐渐增多。 结论 人胎儿期表皮基底层增殖细胞主要为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随胎龄增加 ,终末分化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时期 干细胞 伤口愈合 胚胎 角蛋白 胎儿 β整合素 皮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