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CT值的变化与预后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帅 郑凯 +1 位作者 徐明 于秀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CT值的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测量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病灶的平均CT值(HUmean),并计算HUmean变化率,计算公式为:HUmean变化率=(HUmean化疗后-HUmean化疗前)/HU... 目的探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CT值的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测量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病灶的平均CT值(HUmean),并计算HUmean变化率,计算公式为:HUmean变化率=(HUmean化疗后-HUmean化疗前)/HUmean化疗前。根据患者实际治疗结果分成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HUmean变化率。结果预后良好组12例,预后不良组7例。全部患者新辅助化疗后HUmean为387.67(276.95)HU,较化疗前315.39(236.82)HU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55,P=0.014)。预后良好组HUmean变化率13.15(30.14)×100%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4.57(7.7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50,P<0.001)。结论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CT值的变化与预后相关,化疗后肿瘤CT值明显增加,变化率高提示预后良好。可以通过新辅助化疗前后CT值的变化来评估骨肉瘤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下载PDF
以全身多发骨痛为主诉的SAPHO综合征三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苗族康 鲍哲明 +3 位作者 徐明 黄伟敏 王冰 于秀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93-96,共4页
SAPHO综合征也称为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质增生(Hyperostosis)-骨炎(Osteiti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广泛的皮肤和关节炎性改变[1]。临床上发病以皮肤受累多见,常见于掌底脓疱... SAPHO综合征也称为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质增生(Hyperostosis)-骨炎(Osteiti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广泛的皮肤和关节炎性改变[1]。临床上发病以皮肤受累多见,常见于掌底脓疱疹和严重粉刺、痤疮,少数可见牛皮癣或牛皮癣联合指甲的改变。骨关节损伤部位多见于前胸部的胸骨肋骨、胸锁关节和肋锁韧带,其次是枢椎骨骼(脊柱和骶髂关节)、四肢长骨和周围关节[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损伤 胸锁关节 四肢长骨 骶髂关节 脓疱疹 前胸部 自身免疫性疾病 骨质增生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方案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耿晴晴 惠艳红 +2 位作者 陈红霞 王冬梅 许新华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构建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方案,为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行为提供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通过质性研究、文献回顾和临床调查,拟定创伤性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参与患者安全方案的初稿,运用Delphi法对1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方... 目的构建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方案,为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行为提供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通过质性研究、文献回顾和临床调查,拟定创伤性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参与患者安全方案的初稿,运用Delphi法对1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方案的内容和可操作性进行判定和完善。结果通过函询后,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和0.915,变异系数分别为0.165及0.14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14及0.560;最终确立的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行为,并为今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具体操作模式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创伤性骨折 实施方案 DELPHI法
下载PDF
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冰 于秀淳 +2 位作者 孙海宁 付志厚 康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人工单髁关节置换(UKA)在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适应证选择、临床疗效及假体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4月应用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共500例患者的随访结果。其中,男176例,女324例;年龄43~91岁,平... 目的探讨人工单髁关节置换(UKA)在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适应证选择、临床疗效及假体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4月应用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共500例患者的随访结果。其中,男176例,女324例;年龄43~91岁,平均61.12岁。根据年龄分组:中龄组133例,老龄组295例,高龄组72例。根据Iwano髌股关节影像学分级分组:0-1级组104例,2级组179例,3级组182例,4级组35例。通过膝关节活动度(ROM)、KSS评分与OK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单髁关节假体生存率、不同年龄与髌股关节退变程度对假体生存率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50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18年11月,共随访1.59~11.60年,平均5.27年。膝关节ROM:术前111°,术后117°(t=-2.334,P<0.05);KSS评分:术前59分,术后93分(t=-2.586,P<0.05);OKS评分:术前24分,术后45分(t=-2.056,P<0.05)500例患者中共有2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人工单髁关节10年假体生存率为96.0%。年龄分组:中龄组10年假体生存率为89.8%,老龄组为99.0%,高龄组为97.2%,三组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P=0.02);对于术后KSS及OKS评分而言,不同年龄组在整体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老龄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显著高于高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Iwano影像学分级分组:0-1级组假体生存率为98.9%,2级组为92.7%,3级组为97.8%,4级组为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62,P=0.244);Iwano各期患者术后ROM及KSS评分均未发现显著不同,4级组对术后OKS评分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27,P=0.00)。结论U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传统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可能已不再适应现代单髁置换手术,可通过准确的适应证选择以及精确的手术操作,以保证UKA获得良好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我国骨肉瘤病人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侯子伟 于秀淳 《骨科》 CAS 2020年第6期569-572,共4页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骨肿瘤,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其预后一般较差。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及保肢手术的迅速发展,骨肉瘤病人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伴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生活质量即病人对其目前生命健康状态的认...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骨肿瘤,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其预后一般较差。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及保肢手术的迅速发展,骨肉瘤病人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伴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生活质量即病人对其目前生命健康状态的认知和满意程度,已渐渐成为评估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评价并研究骨肉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其生理及心理上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对骨肉瘤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研究刚刚开始,其研究内容及评价工具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本文就国内文献中对骨肉瘤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及特点进行综述,期望为以后骨肉瘤生活质量研究及生活质量评价工具的使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生活质量 评价研究
下载PDF
髌股关节退变对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冰 孙海宁 +2 位作者 于秀淳 付志厚 康健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1059-1063,1069,共6页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退变程度对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4月应用Oxford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共500例患者,其中男176例,女324例;年龄43~91岁,平均(61.1...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退变程度对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7年4月应用Oxford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共500例患者,其中男176例,女324例;年龄43~91岁,平均(61.12±8.63)岁。根据髌股关节影像学分级将不同退变程度的患者分为4组,0~1级组104例,2级组179例,3级组182例,4级组35例。通过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vement,ROM)、膝关节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与牛津膝关节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的方法统计各组单髁关节假体生存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与术后的ROM、KSS、OKS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髌股关节退变分组之间术后ROM、KSS、OKS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2~12年,平均(6.27±1.97)年。KSS评分由术前平均(59.03±5.59)分,改善至术后平均(93.80±3.45)分(t=-116.09,P<0.05);OKS评分由术前平均(23.83±2.45)分,提高至术后平均(45.61±3.83)分(t=-110.23,P<0.05);膝关节ROM术前平均(110.40±6.84)°,术后平均(117.11±9.68)°(t=-12.88,P<0.05,见表1)。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十年假体生存率为96.0%,髌股关节0~1级组假体生存率为98.9%,2级组为92.7%,3级组为97.8%,4级组为96.0%。髌股关节不同程度的退变并未影响人工单髁关节假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疗效方面,尽管影像学分期患者术后ROM及KSS评分均未发现显著不同,但髌股关节退变程度对术后OKS评分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股关节退变不影响UKA假体生存率,不应作为UKA手术禁忌证,髌股关节影像学分级4级退变时,术后临床效果要稍差,重度髌股关节外侧间隙退变患者选择UKA手术仍需慎重,通过术前髌股关节影像学分级辅助UKA术前评估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髌股关节 单髁关节置换
下载PDF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评价
7
作者 张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34-234,236,共2页
研究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收治时间在2018年度12月-2019年度12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微创跗骨窦小... 研究微创跗骨窦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0例收治时间在2018年度12月-2019年度12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方式、传统L形切口治疗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治疗,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跗骨窦小切口 传统L形切口 治疗 跟骨骨折 效果
下载PDF
脊柱双通道内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沙浩 潘健 +3 位作者 芦斌 韩超 郭时空 韩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共计96例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UBE组... 目的:探讨使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共计96例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UBE组(52例)和单通道孔镜患者组(44例)。评价围手术期,手术前后疼痛、功能变化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从远期来看,UBE组优于PELD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复发等指标中,UBE组显著优于PELD组。影像学指标中,UBE组在椎管面积,术后残留等指标中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青年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是一种理想且安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临床结果
原文传递
重视精准智慧医疗研究,积极应对骨肿瘤诊治发展趋势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永成 伦登兴 于秀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65-1067,共3页
自实施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以来,骨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如骨肉瘤五年生存率从原来的5%~20%提高至60%~70%。骨肿瘤的特点是:(1)发病部位广;(2)肿瘤类型多;(3)肿瘤异质性高... 自实施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以来,骨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如骨肉瘤五年生存率从原来的5%~20%提高至60%~70%。骨肿瘤的特点是:(1)发病部位广;(2)肿瘤类型多;(3)肿瘤异质性高;(4)结构和功能重建并重;(5)转移性肿瘤多于原发性肿瘤。基于上述特点,骨肿瘤的诊断须遵循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基本原则;在遵循肿瘤切除原则达到局部控制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有效的骨与软组织结构性缺损重建和获得尽量完美的运动功能。由于基因研究、生物信息技术、数字医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骨肿瘤的诊疗已经进入具有精确、准时、共享和个体化四大特征的精准医学阶段。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探索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新靶向基因,为未来精准医疗在骨肿瘤中的应用提供了方向。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对骨肿瘤的辅助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精准医学 基因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骨科病房管理策略
10
作者 李晓辉 辛海霞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0-12,共3页
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例,截止2020年2月29日8:00,全国累计确诊病例79389例,累计死亡病例2838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例,截止2020年2月29日8:00,全国累计确诊病例79389例,累计死亡病例2838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由于人员外出减少,降低了高能量损伤导致骨折的风险,但是居家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导致的低能损伤性骨折时有发生,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定期化疗,以及少数因暴力性骨折危及生命的患者均需要收入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甲类传染病 肺炎 管控措施 居家老年人 卫生健康 预防和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骨肉瘤化疗方案的推荐与选择
11
作者 陈倩 郑凯 +1 位作者 徐明 于秀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23-330,共8页
目的 归纳总结骨肉瘤化疗方案特点,选择优化方案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以“骨肉瘤、化疗”英文单词和近义词为检索词,在PubMed、Embase英文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建立骨肉瘤化疗方案及药物应用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 目的 归纳总结骨肉瘤化疗方案特点,选择优化方案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以“骨肉瘤、化疗”英文单词和近义词为检索词,在PubMed、Embase英文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建立骨肉瘤化疗方案及药物应用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30篇文献,涉及化疗方案10种、化疗药物9种;高频使用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MTX) 4423次、顺铂(DDP)6046次、多柔比星(ADM) 5878次和异环磷酰胺(IFO) 2808次;高频使用的方案包括MAPI方案2000次、MAP方案2336次、AP方案831次和DIA方案635次。术前采用MAPI方案的患者肿瘤组织学坏死率≥90%(632/990);术后化疗并发症、肺转移及局部复发发生率,MAP方案组要优于MAPI方案组及DIA方案组。骨转移发生率(MAPI方案1.2%,MAP方案1.8%,DIA方案0.7%) 3种方案无统计学意义(χ^(2)=1.170,P=0.557)。结论 MTX、DDP、ADM和IFO仍然是骨肉瘤化疗方案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药物,基于以上药物的多种方案疗效近似,MAP方案相关并发症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数据挖掘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儿童骨肉瘤保肢手术方式选择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杨 郑凯 +1 位作者 徐明 于秀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61-368,共8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儿童(≤14岁)骨肉瘤保肢手术方案,为儿童保肢手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以“骨肉瘤,保肢”“Osteosarcoma、bone sarcoma、malignant bone tumor、osteogenic sarcoma、osteogenic sarcomas、Limb salvage、limb spa...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儿童(≤14岁)骨肉瘤保肢手术方案,为儿童保肢手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以“骨肉瘤,保肢”“Osteosarcoma、bone sarcoma、malignant bone tumor、osteogenic sarcoma、osteogenic sarcomas、Limb salvage、limb sparing”为关键词,在外文数据库检索到742篇文献,在中文常用数据库检索出960篇文献,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二次筛选最终纳入23篇文献,将涉及骨肉瘤、保肢、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删除重复报告的病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并发症、手术方式、MSTS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69例,年龄2~14岁,平均10.4岁,随访8~204个月,平均57个月。股骨113例,胫骨56例。169例行瘤段切除,其中假体重建60例,生物重建109例,重建方式包括:同种异体骨移植54例,自体+异体骨复合移植41例,灭活回植10例,带血管蒂腓骨移植4例。11岁以下儿童行:瘤段切除自体+异体骨复合移植,常见并发症包括骨折、骨不连、感染、假体松动等。11~14岁儿童行:瘤段切除同种异体骨移植,常见并发症包括:骨折、骨不连、感染、假体松动、切口裂开等。84例(89例次)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重建骨骨折(17/89,19.10%)、骨不连(9/89,10.11%)、感染(11/89,12.36%)、假体松动(6/89,6.74%)、切口裂开(5/89,5.62%)是常见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瘤段切除假体置换(31/60,51.7%),瘤段切除同种异体骨移植(27/54,50.0%),瘤段切除灭活再植(3/11,27.3%),瘤段切除自体+异体骨复合移植(20/36,55.6%)。不同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1,P=0.328)。术后肢体功能MSTS评分:11岁以下儿童(25.42±4.47)分,11~14岁儿童(25.62±3.1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8,P=0.810)。结论 儿童肢体骨肉瘤切除后重建并发症多、肢体功能欠佳,11岁以下儿童推荐自体+异体骨复合移植,11~14岁儿童推荐同种异体骨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保肢 儿童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损伤控制治疗1例多发伤术后腰椎真菌感染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光然 孟庆峰 +1 位作者 吴波 常正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63-765,共3页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始于1993年[1],是严重创伤疾病的一种治疗理论,主要基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最终结局决定于机体生理功能的极限”的认识,尽可能快速地帮助其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损伤的发展,待病情基本稳定后...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始于1993年[1],是严重创伤疾病的一种治疗理论,主要基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最终结局决定于机体生理功能的极限”的认识,尽可能快速地帮助其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损伤的发展,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分期手术治疗方案,以确保原来可能无法经手术救治且病死风险极高的危重患者得到理想救治,从而挽救其生命[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真菌 脊柱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
原文传递
不同重建方式对骨盆Ⅰ~Ⅳ区肿瘤切除后ⅠB型骨缺损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吴京洪 徐明 +1 位作者 郑凯 于秀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3年第12期922-928,共7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4种重建方式对累及骶髂关节骨盆肿瘤稳定性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重建方式。方法获取1名成年男性所需区域CT数据,通过提取三维模型、光滑、重建三维模型、网格划分等一系列操作获得正常的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的基...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4种重建方式对累及骶髂关节骨盆肿瘤稳定性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重建方式。方法获取1名成年男性所需区域CT数据,通过提取三维模型、光滑、重建三维模型、网格划分等一系列操作获得正常的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使用Solidworks中的切割功能,获得切除术后的模型,将其与在此软件中建立的钉棒系统装配到一起,通过不同设定模拟出不同的重建方式,建立4种不同重建方式的有限元模型,A组:骨盆环融合组;B组:骨盆环+对侧骶髂关节融合组;C组:骨盆环+L5~S1融合组;D组:骨盆环+L5~S1+对侧骶髂关节融合组。于4组重建模型的L5椎体上表面施加向下的600 N垂直向椎体载荷,比较不同固定方式下骨盆和内固定的应力、位移情况。结果施加应力后,A组:最大冯-米斯(von-Mises,Mises)应力:633.12 MPa、最大位移:19.962 mm;B组:最大Mises应力:603.69 MPa、最大位移:18.835 mm;C组:最大Mises应力:556.28 MPa、最大位移:78.610 mm;D组:最大Mises应力:610.14 MPa、最大位移:79.041 mm。结果显示,B组的最大位移在4组中最小。C组最大Mises应力最小,但其最大位移远超B组。结论综合Mises应力及位移大小,B组更具有力学优势,即骨盆环+对侧骶髂关节融合组的重建方案更为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骶髂关节 骨盆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改良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沙浩 潘健 +3 位作者 芦斌 韩超 郭时空 韩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8期3460-3464,共5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改良Masquelet技术在胫骨感染性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1范围内,使用改良Masquelet治疗胫骨感染性缺损的共计21患者。通过骨愈合(Samantha X线评分),软组织愈合,感染控制,下肢功能,并发症... 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改良Masquelet技术在胫骨感染性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1范围内,使用改良Masquelet治疗胫骨感染性缺损的共计21患者。通过骨愈合(Samantha X线评分),软组织愈合,感染控制,下肢功能,并发症等方面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为18.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愈合标准(3.2±8.3个月)。Samantha X线评分:1例为4分,8例为5分,12例6分。PALEY功能评分为:优9人,良11人,可1人,差0人,优良率为95.2%。患者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在胫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中,改良Masquelet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可以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诱导膜 感染 疗效
原文传递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像学评价方法
16
作者 王帅 郑凯 +1 位作者 徐明 于秀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314-317,共4页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新辅助化疗是骨肉瘤标准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评价方法是评估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患者预后的重...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新辅助化疗是骨肉瘤标准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评价方法是评估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患者预后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简单、快捷、无创等优点,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肿瘤辅助疗法 预后 诊断显像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连接荧光Cy5.5构建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成像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强 李忠原 +6 位作者 陈颂 郝利国 李春香 韩康 田洪达 谷弘谦 李忠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1829-1833,1850,共6页
目的:以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为载体通过聚乙二醇连接荧光Cy5.5构建核磁/荧光分子探针并表征。方法:取Cy5.5-NHS荧光粉末溶于二甲基甲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液,将PEG四氧化三铁颗粒离心超滤之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 目的:以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为载体通过聚乙二醇连接荧光Cy5.5构建核磁/荧光分子探针并表征。方法:取Cy5.5-NHS荧光粉末溶于二甲基甲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液,将PEG四氧化三铁颗粒离心超滤之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重悬纳米颗粒改变PEG化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溶液pH。将配置好的Cy5.5荧光加入到四氧化三铁颗粒中,恒温摇床孵育,通过离心过滤器去除较大铁离子与未结合的荧光,静置后检测水合粒径及Zeta电位,纽麦小核磁检测其驰豫率,CCK-8实验检测其细胞毒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探针被细胞摄取情况。结果:合成Cy5.5-PEG-Fe_(3)O_(4)探针,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显示探针粒径为16.8±2.4nm,纳米颗粒的水合径为43.4±17.6 nm,Zeta电位为-18.0 mV。驰豫率为39.5 mM^(-1)·s^(-1),R^(2)为0.98。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对细胞有轻微毒性,且毒性与浓度呈依赖性。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此款探针可顺利被细胞摄取。结论:成功合成Cy5.5-PEG-Fe_(3)O_(4)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 分子探针 细胞成像 荧光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华 许春涛 +4 位作者 颜丙祥 张雷 邹林 韩康 赵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3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5月-2020年5月共31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住院病人。纳入患者均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5月-2020年5月共31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住院病人。纳入患者均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技术。创面给予彻底清创后行封闭负压吸引引流术,待创面新鲜后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对术后皮瓣成活情况;Maryland功能评分以及BMRC感觉功能评分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术后2周时,28例皮瓣顺利成活,供区与受区伤口愈合良好,干燥、无渗出。3例术后出现皮瓣肿胀,皮瓣颜色发暗,伤口渗出较多,皮瓣边缘坏死,窦道形成等,给予切开引流、加强换药、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治疗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无创面再坏死,裂开,感染等情况出现。其中2例再次入院行皮瓣整形术。术后6个月时,Maryland功能评分:优:17例;良:11例;优良率为:90.3%。BMRC感觉功能评分:S3-S4:20例;S2:8例;S1:3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原文传递
骨肉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子伟 郑凯 +2 位作者 徐明 韩加 于秀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29-335,共7页
目的调查研究骨肉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QLQ-C30)、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阿森斯失眠量表 (AIS) 对 30 例住院化疗期间的骨肉瘤患... 目的调查研究骨肉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QLQ-C30)、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阿森斯失眠量表 (AIS) 对 30 例住院化疗期间的骨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抑郁、焦虑情绪及失眠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 例生活质量得分较正常人群低 (P=0.021<0.05),18 例 (60.0%) 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12 例 (40.0%) 存在轻度焦虑情绪,21 例 (70.0%) 存在失眠状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化疗次数与总体生活质量成正相关性关系,复发转移、失眠程度、焦虑程度与总体生活质量有呈负相关关系 (P=0.00<0.05)。结论骨肉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及睡眠障碍,化疗次数、复发转移、焦虑及失眠情况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化疗次数越少、有复发转移、失眠程度越重、焦虑程度越重,总体生活质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生活质量 化疗 EORTC-QLQ-C30
原文传递
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段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中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若先 谭树森 +3 位作者 张雷 张红侠 颜丙祥 韩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1期4185-4189,4180,共6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使用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段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中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3年内,诊断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且行手术治疗的共计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手术方... 目的:研究和比较使用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段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中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3年内,诊断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且行手术治疗的共计9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纳入的95例患者分为网袋组和PKP组。其中行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41例(网袋组),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54例(PKP组)。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的3天,3月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对患者的影像学指标进行详细比较,包括患椎的前后缘及中线高度,cobb角,及骨水泥的分布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在术后3天及3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3天及3月时,两组患者的患椎前后缘、中线高度及cobb角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网袋组在术后的骨水泥单侧分布率、渗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中,与常规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比,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在手术疗效及撑开效果中无明显差异,但骨水泥渗漏率显著降低,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可以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填充网袋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