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多糖干预线粒体凋亡改善骨髓衰竭的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钟萍 崔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074-2079,共6页
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是造血干细胞衰竭,如何逆转骨髓衰竭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骨髓衰竭小鼠线粒体功能异常的调控作用。方法:将7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4只,后两组通过60C... 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是造血干细胞衰竭,如何逆转骨髓衰竭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骨髓衰竭小鼠线粒体功能异常的调控作用。方法:将7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4只,后两组通过60Coγ射线照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灌胃氯霉素制备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然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200 mg/kg当归多糖喂养2周,对照组不造模,正常喂养。造模后第1,7,14天进行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髓的线粒体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磁珠与流式结合的分选技术从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并纯化Lin-Sca-1+c-Kit+(LSK)细胞,即造血干细胞,检测LSK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水平以及Bcl-2、Bax、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血常规明显异常,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明显下降,LSK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膜电位以及Bcl-2/Bax比值降低,活性氧水平以及cleavedcaspase-9、cleaved caspase-3、p38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上述异常得到明显改善(P <0.05)。结果提示,当归多糖可能通过上调造血干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线粒体膜稳定性,逆转其异常凋亡水平,改善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 LSK细胞 当归多糖 线粒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黄芩苷调控自噬保护肠黏膜屏障干预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6
2
作者 钟萍 崔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4028-4032,共5页
背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最容易致死的并发症之一,如何干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程是个热点问题。目的:探讨黄芩苷调控自噬干预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机制。方法:60 Co照射CB6F1小鼠4 h,立即尾静脉输注Balb/c... 背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最容易致死的并发症之一,如何干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程是个热点问题。目的:探讨黄芩苷调控自噬干预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机制。方法:60 Co照射CB6F1小鼠4 h,立即尾静脉输注Balb/c小鼠单个核细胞悬液(骨髓+脾),建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造模后当天开始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治疗组灌胃黄芩苷,剂量为30 mg/(kg d),共14 d。治疗后进行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评分、小肠黏膜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理评级,透射电镜观察小肠黏膜自噬泡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治疗组临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评分、小肠黏膜病理评级明显优于模型组;②透射电镜下模型组存在自噬泡但线粒体结构毁坏严重,治疗组自噬泡增多且线粒体结构相对完整;③治疗组小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活性氧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LC3Ⅱ/Ⅰ、Beclin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④结果表明,黄芩苷可以通过降低活性氧的产生,提高小肠黏膜细胞的自噬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进而降低移植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自噬 活性氧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