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临床及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许莉 石强 许前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期98-98,100,共2页
目的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的临床、电生理以及免疫特征。方法对7例按照美国电诊断协会标准(AAEM)诊断为MMN的患者,通过临床及肌电图结果分析其特点。结果 7例患者临床特点均为肢体多灶性不对称性乏力,1例患者存在轻度感觉缺失;肌... 目的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的临床、电生理以及免疫特征。方法对7例按照美国电诊断协会标准(AAEM)诊断为MMN的患者,通过临床及肌电图结果分析其特点。结果 7例患者临床特点均为肢体多灶性不对称性乏力,1例患者存在轻度感觉缺失;肌电图诊断7例患者存在肯定的运动传导阻滞(CB);6例(85.71%)对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良好,肢体乏力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慢性进行性、不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是MMN特征,治疗以丙种球蛋白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传导阻滞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香芹酚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对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薛战尤 王安海 +1 位作者 赵元 连亚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3期2473-2476,共4页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预处理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和CAR 10 mg/kg组,CAR 20 mg/kg组,CAR 50 mg/kg组,每组12只。CAR各浓度组在CI/R制作前6 h给予不同浓...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预处理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和CAR 10 mg/kg组,CAR 20 mg/kg组,CAR 50 mg/kg组,每组12只。CAR各浓度组在CI/R制作前6 h给予不同浓度CAR腹腔注射预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只注射等量0. 9%氯化钠溶液。再灌注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相应部位脑组织进行分析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钙离子(Ca^(2+))含量,TUNEL染色法计算凋亡细胞数,以及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p-MEK2及p-ERK1/2蛋白表达。结果CAR能显著降低CI/R后大鼠脑组织Ca^(2+)含量(P <0. 05),但对ATP酶活性物显著影响(P> 0. 05); TUNEL染色结果显示,CAR能明显降低CI/R后大鼠脑细胞凋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Western blot显示,CAR能显著抑制p-MEK2及p-ERK1/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AR可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CI/R后脑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香芹酚 凋亡
下载PDF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229
3
作者 张鹏 赵忠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63-367,共5页
为规范我国成人失眠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邀请相关专家经多次研讨,最终形成《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南》)。该《指南》既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又兼顾我国国情,可以作为一部实用性和权威性兼具的临... 为规范我国成人失眠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邀请相关专家经多次研讨,最终形成《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南》)。该《指南》既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又兼顾我国国情,可以作为一部实用性和权威性兼具的临床失眠诊断与治疗范本供临床医师参考。本文将就《指南》制定过程中囿于篇幅限制未尽事宜和一些可能存在分歧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指南 成年人 中国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小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7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尿激酶75万U+生理盐水100 ml,30 min滴完。6 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针5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两组均给予血塞通、尼莫地平、依...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尿激酶75万U+生理盐水100 ml,30 min滴完。6 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针5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两组均给予血塞通、尼莫地平、依达拉奉等药物,酌情给予降血压、降颅压及降血糖药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6.7%与40%(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66.7%(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6 h后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防止血管再闭塞,使病情得以快速控制并恢复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睡眠与认知——不仅仅是“形而上”的问题
5
作者 张鹏 赵忠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睡眠与认知均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功能,良好的睡眠能够令人精神焕发、体力充沛,有助于工作和学习,反之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睡眠有利于巩固记忆,睡眠缺乏[如睡眠剥夺(SD)、严重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睡眠片段化(sF)等]则可导... 睡眠与认知均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功能,良好的睡眠能够令人精神焕发、体力充沛,有助于工作和学习,反之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睡眠有利于巩固记忆,睡眠缺乏[如睡眠剥夺(SD)、严重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睡眠片段化(sF)等]则可导致记忆和(或)其他认知损害。从另一方面看,无论是原发性(如阿尔茨海默病)还是继发性[如血管性认知损害(VCI)、颅脑创伤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睡眠障碍均是其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认知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误诊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安海 许莉 +1 位作者 张文 赵元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10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对某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的发作性睡病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发作性睡病者中14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77.8%,该病易误诊为癫痫、特发... 目的回顾性分析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对某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的发作性睡病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发作性睡病者中14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77.8%,该病易误诊为癫痫、特发性睡眠过多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Kleine-Levin综合征、缺血性脊髓病、低血糖、精神分裂症等。结论误诊原因主要是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及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因此对过度睡眠原因不明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把握疾病特点,必要时进行睡眠监测、小睡试验等相关检查,以减少该病的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误诊因素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孔侦宇 张莉 +1 位作者 张运强 伦波洋 《青岛医药卫生》 2018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8例,给予开颅夹闭手术,试验组50例,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 目的探讨研究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8例,给予开颅夹闭手术,试验组50例,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采用Glasgow评分量表评估预后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Glasgow评分量表评分方面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预后,远期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栓塞介入术 临床疗效 脑动脉瘤破裂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孔侦宇 张莉 张鹏 《青岛医药卫生》 2018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78例,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结果血管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78例,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结果血管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介入治疗后NIHSS、AD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短期内,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于颅内前循环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
下载PDF
以无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特点分析(附病例报告)
9
作者 许莉 张晓毅 +1 位作者 王安海 薛战尤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第10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Fujimoto病,KD)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无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K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发热后淋巴结肿大(颈部为著)合并血清抗... 目的探讨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Fujimoto病,KD)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无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K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发热后淋巴结肿大(颈部为著)合并血清抗核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Ig G、Ig A均增高。淋巴结穿刺提示淋巴细胞增生,少量结构性坏死。结论以无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的KD临床上并不多见,对于伴有淋巴结肿痛的脑膜炎患者应考虑到KD的可能性,尽早行淋巴结活检可及早明确诊断,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炎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首发症状
下载PDF
成人Still病合并周围神经损害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鹏 付文华 +3 位作者 赵文斌 孔侦宇 张平 朱小占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0-522,共3页
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少见的系统性炎症综合征,以反复高热、关节疼痛、皮疹、咽痛、淋巴结病和白细胞计数不明原因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关键词 STILL病 成年型 肌无力 吉兰-巴雷综合征
原文传递
甲基强的松龙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血清及脑脊液白介素-23、白介素-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梁军利 赵丽君 +1 位作者 吕海东 许予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23(IL-231、白介素-17(IL-17)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P.R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例RRMS患者设... 目的探讨白介素-23(IL-231、白介素-17(IL-17)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P.R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例RRMS患者设为RRMS组.选择同期在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的20例神经系统非炎症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以及RRMS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IL-23、IL-17水平。结果治疗前,RRMS组血清和脑脊液IL-23[(689.66±111.61)pg/mL,(768.82±70.63)pg/mL]、1L-17[(88.15±13.16)pg/mL,(91.51±12.45)pedm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94±10.70)pg/mL,(85.71±7.21)pg/mL;(17.14±1.55)pedmL,(17.87±1.6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脑脊液IL-23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RMS组血清和脑脊液IL-23[(399.91±61.73)pg/mL,(319.34±91.29)pg/mL]、IL-17[(48.01±9.62)pg/mL,(49.08±13.72)pg/m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RRMS组血清和脑脊液IL-23、IL-17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369,P=0.049;F0.497,P=0.006)。结论IL.23、IL-17水平与RRMS发病相关,激素治疗可降低RRMS的IL-23、IL-17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甲基强的松龙 白介素 23 白介素 17
原文传递
重视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鹏 赵忠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1-564,共4页
重视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临床转化有助于确立标准化的失眠诊疗实践,后者是针对失眠实施精准处置的关键所在。建议在失眠诊疗的临床实践中重视以下问题:第一,避免短期失眠转化为慢性失眠;第二,首选心理治疗或将其作为综合治疗... 重视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临床转化有助于确立标准化的失眠诊疗实践,后者是针对失眠实施精准处置的关键所在。建议在失眠诊疗的临床实践中重视以下问题:第一,避免短期失眠转化为慢性失眠;第二,首选心理治疗或将其作为综合治疗方案中的主要方法;第三,遵循指南建议实施药物治疗;第四,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指南 实践指南
原文传递
药物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侦宇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14期90-92,共3页
目的对药物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96例。其中对照组56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短暂性缺血性发作(... 目的对药物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收集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96例。其中对照组56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发生率及新发脑梗死率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末次随访的TIA发生率及新发脑梗死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S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DL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ADL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在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血管内介入治疗可作为首选推荐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血管内介入 颅外颈动脉重度狭窄
原文传递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朱小占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5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2007年3月至2012年4月诊治的12例RPL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经及时治疗均预后良好,3周后基本恢复至病前水平,头颅影像...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2007年3月至2012年4月诊治的12例RPL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经及时治疗均预后良好,3周后基本恢复至病前水平,头颅影像学显示9例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结论RPLS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和典型的头颅影像学表现,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和脱髓鞘性疾病,及早诊断并正确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基础疾病 头颅影像学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