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周期蛋白D_1与p16蛋白在胃癌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克夫 刘秋珍 +3 位作者 熊仁清 刘德成 刘洪涛 王福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4-306,309,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 D1 (Cyclin D1 )和 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观察 Cyclin D1 和 p16蛋白在 7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用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 (...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 D1 (Cyclin D1 )和 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观察 Cyclin D1 和 p16蛋白在 7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用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 (PCNA L I)做参数 ,分析 Cyclin D1 和 p16蛋白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结果 :1Cyclin D1 蛋白阳性率 :在胃癌为 6 7.1% ,在癌旁正常组织没有表达 (P<0 .0 1) ;在高分化癌为 42 .3% ,低于低分化癌的 80 .6 % (P<0 .0 1)和未分化癌的 87.5 % (P<0 .0 5 ) ;在 PCNA L I高组为 97.1% ,明显高于 PCNA L I低组的 6 3.6 % (P <0 .0 1)。 2 p16蛋白阳性率 :在胃癌为 40 .0 % ,低于癌旁的 6 5 .7% (P<0 .0 1) ;在高分化组为 6 9.2 % ,高于低分化组的 2 7.8% (P<0 .0 1)和未分化组的 0 .0 % (P<0 .0 1) ;在 PCNA L I高组为 17.7% ,低于 PCNA L I低组的 6 1.1% (P<0 .0 1)。 3胃癌中 Cyclin D1 和 p16蛋白均阳性的 5例 ,均阴性的为 0 ,前者阳性而后者阴性的 42例 ,前者阴性而后者阳性的 2 3例 ,二者间有非常显著的关联 (P<0 .0 1)。 结论 :1在胃癌中 Cyclin D1 过表达而 p16表达缺失 ,二者呈负相关。 2 Cyclin D1 过表达及 p16缺失均与胃癌的发生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并且也可能与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YCLIN D1蛋白 P16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秋珍 脱朝伟 +1 位作者 吴秉铨 张艳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为探讨人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实验工具。方法采用组织学完整的人结直肠癌手术标本植入裸鼠结直肠(粘膜)壁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及其形态学特征(光... 目的建立人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为探讨人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实验工具。方法采用组织学完整的人结直肠癌手术标本植入裸鼠结直肠(粘膜)壁内,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及其形态学特征(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从34例人结直肠癌标本中筛选出一株人结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HCA-HMN-1,已传至18代;一株人直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HRA-HMN-2,已传至21代。共移植裸鼠228只,其移植生长率,肝转移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表现为淋巴道、血道及种植转移。并具有分泌CEA的功能。组织病理学和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结果证明与原始肿瘤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两株人结直肠癌裸鼠肝转移模型,转移模式与临床患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肝肿瘤 肿瘤移植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秋珍 赵炜 +3 位作者 脱朝伟 王子红 吴秉铨 张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 建立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为探讨其发病机理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 将 11例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植入裸鼠脾实质内 ,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电镜、免疫... 目的 建立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为探讨其发病机理和实验治疗提供工具。方法 将 11例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新鲜组织植入裸鼠脾实质内 ,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移植瘤的侵袭和转移及其形态学特征 (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 )。结果 筛选出 1株人脾原发性 (非霍奇金B细胞性裂核细胞型 )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BFNHL HMN 1) ,已传至 41代 ;1株人脾原发性 (非霍奇金B细胞性裂核细胞型 )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 (LM BFNHL HMN 2 ) ,已传至 47代 ;1株人脾原发性 (非霍奇金T免疫母细胞 )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TINHL HMN 3) ,已传至 37代。共移植裸鼠 6 11只 ,其肿瘤移植生长率、肝转移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 0 %。BFNHL HMN 1和TINHL HMN 3肿瘤完全限于脾内 ,呈结节状生长 ,或伴有脾门淋巴结累及 ,无腹腔淋巴结和器官转移。LM BFNHL HMN 2肿瘤不仅限于脾脏 ,并有脾门淋巴结及肝转移。原位移植瘤组织经病理学、超微结构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表明与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细胞相一致。结论 所建立的 3株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完整地模拟了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裸小鼠 原位移植 生物学特性 脾肿瘤 肿瘤移植 肿瘤转移 疾病模型
原文传递
35例非战时结肠损伤的处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小平 刘洪涛 +2 位作者 张龙石 陈春生 王铁英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25-325,共1页
我们从1987年2月~1994年12月共收治结肠损伤35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5例,男29例,女6例;平均28.5岁。其中闭合性损伤9例(25.7%),开放性损伤24例(68.6%),医源性损伤(结肠镜检)2例(5.7%)。死亡2例(1例死于合并伤,1例右半结... 我们从1987年2月~1994年12月共收治结肠损伤35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5例,男29例,女6例;平均28.5岁。其中闭合性损伤9例(25.7%),开放性损伤24例(68.6%),医源性损伤(结肠镜检)2例(5.7%)。死亡2例(1例死于合并伤,1例右半结肠损伤,漏诊48小时,死于感染性休克)。全组Ⅰ期修补或Ⅰ期切除吻合者共占62.8%(附表)。讨论1.结肠损伤的处理:结肠损伤约占腹部外伤的3%~20%,因肠壁薄,血循环差,细菌密度高等特点,绐临床处理带来了一定困难。二战期间因常规施行造口术,将结肠损伤死亡率从原来的60%降至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损伤 腹腔污染 外科手术 创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