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统计中计算机信息流程的数据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辉 王璞 +1 位作者 谈兵 黄亚玲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48,共2页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应用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这一现代化工具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提高了数据的检索功能,缩短了数据的处理时间,使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近年来,我们在运行《医院计算机医疗信息管...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应用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这一现代化工具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提高了数据的检索功能,缩短了数据的处理时间,使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近年来,我们在运行《医院计算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发现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统计 计算机信息流程 数据质量控制
下载PDF
喉罩麻醉在基层医院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2
作者 路春坤 周慧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喉罩麻醉在基层医院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体会,为基层医院小儿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Ⅱ级患儿52例,随机分为2组:喉罩组(L组,26例)和全凭静脉组(P组,26例)。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分别记录呼吸循环变... 目的观察喉罩麻醉在基层医院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体会,为基层医院小儿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Ⅱ级患儿52例,随机分为2组:喉罩组(L组,26例)和全凭静脉组(P组,26例)。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分别记录呼吸循环变化,术中体动,停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T1)的MAP、HR、SpO2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皮时(T2)、切皮后30min(T3),P组的MAP、HR高于L组(P<0.05),P组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停药后苏醒时间,术后嗜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在小儿手术中操作简单且能够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术中缺氧发生,麻醉质量高,不良反应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基层医院 麻醉 小儿
下载PDF
浅谈医院声像档案资料的管理
3
作者 王卫民 王贺元 +1 位作者 王卫芳 贾春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9期94-96,共3页
医院声像档案资料在存储保管时,可按照存储介质的不同分成:磁带资料、照相资料(胶片资料、照相正片资料)、唱片资料、电子出版物资料四大类。为更好地保存,应按照不同存储介质的保管要求,在具有相应设施库房内分别保存。
关键词 档案资料 声像 医院 管理 存储介质 保管 照相 保存
下载PDF
医院制剂洁净室净化系统使用和管理的几点体会
4
作者 石长发 虞根源 +1 位作者 尚秋生 张笑非 《天津药学》 1994年第2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医院设备 制剂 洁净室 净化系统
下载PDF
抗轮状病毒IgY的研制 被引量:19
5
作者 郭立君 李春晖 +4 位作者 赵锋 张雪梅 陈子扬 李贵才 郭凤云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用鸡卵黄制备抗轮状病毒(RV)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婴幼儿RV感染。方法制备RV 抗原,通过不同途径免疫母鸡,几种纯化方法联合应用从鸡卵中提取特异性鸡卵黄抗体(IgY),进行理化学检定及动 物效力实验。结果免疫母鸡... 目的用鸡卵黄制备抗轮状病毒(RV)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婴幼儿RV感染。方法制备RV 抗原,通过不同途径免疫母鸡,几种纯化方法联合应用从鸡卵中提取特异性鸡卵黄抗体(IgY),进行理化学检定及动 物效力实验。结果免疫母鸡均可产生特异性IgY,纯度可达91%以上,产量为44mg/蛋;可保护乳鼠兔受RV攻击; IgY耐热、耐酸,室温保存半年、4℃两年效价不变。结论已成功地应用RV免疫母鸡制备出高效价特异性抗RV-I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IGY 研制
下载PDF
莪黄降脂片治疗脂质代谢失调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曹铁梅 牛彤 +5 位作者 侯毅敏 段英春 张玉珍 李洪涛 范业萍 金爱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莪黄降脂片治疗脂质代谢失调的临床观察解放军第二○八医院(长春130062)曹铁梅,牛彤,侯毅敏,段英春,张玉珍,李洪涛,范业萍,金爱利近3年来,我们自制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则的中药制剂,对124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 莪黄降脂片治疗脂质代谢失调的临床观察解放军第二○八医院(长春130062)曹铁梅,牛彤,侯毅敏,段英春,张玉珍,李洪涛,范业萍,金爱利近3年来,我们自制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则的中药制剂,对124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降脂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黄降脂片 脂质 代谢失调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基因启动子-174G/C、-572C/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永生 王金凤 +3 位作者 于连慧 刘和平 孟繁超 刘德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174G/C和-572C/G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人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与95名健康成年体检者的IL-6基因启动子-174和-572的多态性,比较两组IL-...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174G/C和-572C/G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人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与95名健康成年体检者的IL-6基因启动子-174和-572的多态性,比较两组IL-6启动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IL-6基因启动子-174位点的GG、CG和CC基因型在冠心病患者中分别为100、0%、0;在健康成年者中分别为98.95%、1.05%、0。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分别为54.44%、43.33%、2.22%;在健康成年者中分别为71.58%、27.37%、1.05%。两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6基因启动子的-174位点变异率极低,其变异与冠心病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而启动子-572位点的多态性分布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白细胞介素-6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性)
下载PDF
沈阳红药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艳萍 王伟东 +1 位作者 孟庆彪 赵文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0-11,共2页
采用TLC法分别对处方中三七、川芎、当归进行色谱鉴别。采用RP HPLC法测定人参皂甙Rg1 的含量。结果 :人参皂甙Rg1 在 0 5~ 3 5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1% ,RSD为 1 2 2 %。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沈阳红药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中药 质量标准
下载PDF
鸢尾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金凤 杨翠燕 +4 位作者 张艳萍 侯明晓 王芳 王国玉 王淑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鸢尾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高脂模型组、鸢尾苷大、小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阳性对照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开始灌胃给药,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R... 目的探讨鸢尾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高脂模型组、鸢尾苷大、小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阳性对照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开始灌胃给药,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鸢尾苷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尤其是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明显,而且上调肝脏LDL-R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鸢尾苷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可能与其显著增强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苷 高脂血症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长疗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铁梅 韩宏妮 +4 位作者 段英春 陈立忠 姬艳波 王兵 王海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76-578,共3页
目的 :研究控制疾病进展、缩短疗程、减少致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疗法。方法 :选择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 2 19例做为研究对象 ,追踪观察 2年。治疗组 (A组 )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10个月以上者 10 6例 ;西药对照组 (B组 ) 48... 目的 :研究控制疾病进展、缩短疗程、减少致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新疗法。方法 :选择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 2 19例做为研究对象 ,追踪观察 2年。治疗组 (A组 )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10个月以上者 10 6例 ;西药对照组 (B组 ) 48例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对照组 (C组 ) 34例。结果 :(1)近期疗效 :A组显效率为 73 58% (78/ 10 6例 ) ,总有效率为 96 2 3% ;B组显效率为 4 7 92 % (2 3/ 4 8例 ) ,总有效率为87 50 % ;C组显效率为 5 88% (2 / 34例 ) ,总有效率为 4 1 18%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0 58,P <0 0 1) ,A组优于B组 ;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7 76 ,P <0 0 1) ,A组优于C组。 (2 )两年后随访 :A组有效者复发率为 18 37% (9/ 4 9例 ) ,B组有效者复发率为 30 4 3% (7/ 2 3例 )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32 ,P >0 0 5) ,C组有效者复发率为 6 6 6 7% (8/ 12例 ) ,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1 19,P <0 0 1) ,C组复发率高于A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长疗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集中、西两医优点 ,其方法可行 ,疗效可靠 ,副作用较少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长疗程 疗效
下载PDF
被动抬腿试验结合每搏量变化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志 郑伟 +3 位作者 滕乐 孟醒 魏海巍 汤卫兵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90-2392,共3页
目的观察被动抬腿试验(PLR)结合每搏量(SV)变化(△SV)在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休克患者容量复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ARDS并休克患者34例,分为常规组及PLR组,常规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指导容量复苏;PLR组实施PLR,通过Vigileo... 目的观察被动抬腿试验(PLR)结合每搏量(SV)变化(△SV)在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休克患者容量复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ARDS并休克患者34例,分为常规组及PLR组,常规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指导容量复苏;PLR组实施PLR,通过Vigileo监测PLR前后△SV以指导容量复苏。观察患者复苏后6 h平均动脉压(MAP)、CVP、血乳酸(LAC)的变化,同时观察PLR组SV、CO的变化。记录液体负平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4 h左心功能不全发生情况及28 d死亡情况。结果复苏后两组MAP均较复苏前明显升高(P>0.05),PLR组SV、CO均较复苏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复苏后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PLR组LAC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PLR组液体负平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氧合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动抬腿试验结合△SV可指导ARDS合并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抬腿试验 每搏量变化 容量复苏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永生 尹显贵 +4 位作者 王金凤 于连慧 刘和平 孟繁超 刘德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蛋氨酸合成酶(MS)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的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32例CHD患儿(疾病组)与107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白...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蛋氨酸合成酶(MS)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的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32例CHD患儿(疾病组)与107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白细胞为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的MTHFR基因第677位点、MS基因第2756位点及MTRR第66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各自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MTHFR的677位点CC、CT和TT基因型在疾病组中分别为22.73%、51.52%、25.7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2.99%、44.86%、12.15%,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基因第2756位点AA、AG和GG基因型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RR基因第66位点AA、AG和GG基因型在疾病组分别为25.00%、63.64%、11.3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8.60%、42.05%、9.35%,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MTHFR及MTRR的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MS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CHD的发病无关;②MTHFR基因第677位点中的C/C及MTRR第66位点中的A/A均为CHD的保护基因;③两基因变异在CHD的发病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半胱氨酸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下载PDF
犬乙肝病毒S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壮 王承宇 +4 位作者 金宁一 邹啸环 白林 聂玉梅 刘成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8,共5页
应用人乙肝诊断试剂盒 ,对检测出来的“三阳 (HBsAg、HBeAg、抗_HBc)犬的乙肝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和形态学鉴定 ,并以人乙肝病毒S基因两侧的保守区域作为模板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犬乙肝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其核苷酸序列为 1 1 5... 应用人乙肝诊断试剂盒 ,对检测出来的“三阳 (HBsAg、HBeAg、抗_HBc)犬的乙肝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和形态学鉴定 ,并以人乙肝病毒S基因两侧的保守区域作为模板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犬乙肝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其核苷酸序列为 1 1 5 7bp、编码 3 85个氨基酸。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 ,在S基因保守区内有 2 7个编码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其中 1 6个为性质相反或不同的氨基酸置换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6.5 %和 93 .4% ,系统发育进化树比较表明二者的遗传关系较远 ,揭示犬乙肝病毒与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保守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而与鸡、羊乙肝病毒S基因保守区序列相比较 ,遗传变异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乙肝病毒 S基因 遗传变异 军犬 PCR
下载PDF
微波辅助蛋白质水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校亮 刘岩 +4 位作者 金丽 杨莹丽 于东冬 周建光 金钦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53-55,共3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流程中蛋白质的鉴定是关键的一环,利用质谱进行蛋白质一级结构鉴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蛋白质进行裂解。近年来,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析取得最有意义的进展之一是用微波辐射能进行蛋白质样品的水解。微波加热的机理与传统的... 蛋白质组学研究流程中蛋白质的鉴定是关键的一环,利用质谱进行蛋白质一级结构鉴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蛋白质进行裂解。近年来,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析取得最有意义的进展之一是用微波辐射能进行蛋白质样品的水解。微波加热的机理与传统的分解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微波能量的快速吸收导致完全水解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过去的几个小时到现在的几分钟。对近几年出现的一些微波辅助蛋白质组成分析新技术进行了简要评述,如不同溶剂中的微波辅助酶催化反应及气相微波辐射细胞壁水解等。微波技术在蛋白质鉴定中的新应用将在生物工程及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蛋白质 水解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光损伤早期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忆淑 张晓光 +1 位作者 刘维全 邹啸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分离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光损伤早期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对光损伤早期培养的 RPE细胞,应用差异显示(differential display,DD)技术和银染变性 SDS-PAGE分析方法,分离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获得... 目的 分离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光损伤早期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对光损伤早期培养的 RPE细胞,应用差异显示(differential display,DD)技术和银染变性 SDS-PAGE分析方法,分离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获得一段长为458bp新的基因序列,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为:AF509472。结论 在可见光对培养的RPE细胞损伤的过程中,除一些已知基因的表达外,可能还有新的基因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光损伤 早期基因 差异表达 视网膜损伤 损伤机理
下载PDF
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志晶 汤盛钦 吴其常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6期960-960,共1页
关键词 骨科择期手术患者 焦虑情绪 调查分析 术后康复 不良情绪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合成无机纳米材料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岩 沈启慧 +4 位作者 杨莹丽 黄校亮 于东冬 周建光 金钦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67-69,72,共4页
近期的研究发现微波对化学过程有非常独特的影响,具体包括微波对化学反应、材料制备和分离的影响。其中纳米孔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反应速率的提高尤为引人注目。利用微波技术不但减少反应时间,而且还能进行连续的生产,有望取代批... 近期的研究发现微波对化学过程有非常独特的影响,具体包括微波对化学反应、材料制备和分离的影响。其中纳米孔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反应速率的提高尤为引人注目。利用微波技术不但减少反应时间,而且还能进行连续的生产,有望取代批次生产,这样不但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能源,而且降低生产成本,为化工、环境和生物领域提供更多的无机纳米应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合成 无机材料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立群 王金凤 +2 位作者 李永梅 张秀云 李广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5455-5457,共3页
背景:同型半胱氨酸已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分泌量和活性的影响。设计:自身对照观察。单位: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室... 背景:同型半胱氨酸已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分泌量和活性的影响。设计:自身对照观察。单位: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室。材料:体外培养的鼠龄4~6周,体质量150g左右雄性Wistar大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鼠由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验动物室提供。方法:实验于2001-05/2003-05在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室完成。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成5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对照组),0.10,0.25,0.50和1.00mmol/L同型半胱氨酸作用48h,通过酶谱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和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分泌量及其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活性,金属蛋白酶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分泌量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①金属蛋白酶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分泌量:半胱氨酸0.25,0.50和1.00mmol/L组金属蛋白酶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半胱氨酸0.10,0.25,0.50和1.00mmol/L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②基质金属蛋白酶1活性随着半胱氨酸剂量增加而降低,0.50和1.00mmol/L组降低显著(P<0.01);③加入同型半胱氨酸4组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半胱氨酸0.25mmol/L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mRNA高于对照组(P<0.05),0.50和1.00m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抑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分泌,抑制其酶活性,减少胶原降解而使胶原蓄积。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减少胶原降解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1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血管平滑肌 胶原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Vigileo监测系统在创伤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志 刘野 汤卫兵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69-3071,共3页
目的探讨Vigileo监测系统在创伤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入重症医学科(ICU)诊断为创伤性休克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分为常规组和Vigileo组各15例。常规组根据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指导容量复... 目的探讨Vigileo监测系统在创伤性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入重症医学科(ICU)诊断为创伤性休克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分为常规组和Vigileo组各15例。常规组根据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指导容量复苏;Vigileo组根据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心输出量(CO)、外周血管阻力指导容量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在复苏前后的血乳酸、碱剩余、氧合指数、复苏时间、复苏液体量、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Vigileo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Vigileo组复苏后心率、SVV较复苏前下降,平均动脉压、CO较复苏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乳酸、碱剩余均较复苏前下降,氧合指数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Vigileo组乳酸、碱剩余较常规组下降更明显,氧合指数较常规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gileo组复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短于常规组,复苏液体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gileo监测系统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指导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改善组织灌注,改善病情,且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Vigileo监测系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目前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的几种取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福强 张恒弼 张白晶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33-336,共4页
在论述了中药复方在防治疾病中存在的现实,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研究几种不同的思路,即中药“植物化学”化模式;继承中药传统配伍模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层次的继承和发扬;拆方研究。中药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事... 在论述了中药复方在防治疾病中存在的现实,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研究几种不同的思路,即中药“植物化学”化模式;继承中药传统配伍模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层次的继承和发扬;拆方研究。中药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客观上应可多种方式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现代化 植物化学化模式 传统配伍模式 深层次继承与发扬 拆方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