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板内固定一期确定性治疗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雪松 徐永清 +10 位作者 陈建明 余晓军 何金顺 张黎明 江珉 吉丽 王晓凤 李小松 李春丽 陈娇 马志显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4-660,共7页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一期确定性治疗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创伤显微外科应用钢板一期确定性内固定治疗的69例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47例,...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一期确定性治疗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解放军第五十九医院创伤显微外科应用钢板一期确定性内固定治疗的69例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47例,女22例;年龄2~ 62岁,平均34.2岁.骨折部位及Gustilo分型:胫、腓骨干27例(ⅢA型13例,ⅢB型12例,ⅢC型2例),胫骨远端4例(ⅢA型2例,ⅢB型2例);尺、桡骨干14例(ⅢA型9例,ⅢB型3例,ⅢC型2例);肱骨干12例(ⅢA型7例,ⅢB型3例,ⅢC型2例),肱骨远端3例(均为ⅢA型);股骨干6例(ⅢA型5例,ⅢC型1例),股骨远端3例(ⅢA型2例,ⅢC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7h,平均9.6h.彻底清创后应用锁定钢板(CLP)、限制接触型加压板(LC-DCP)或重建锁定钢板、1/3管型钢板确定性固定骨折,ⅢA型减张或直接无张力闭合伤口,合并软组织缺损者应用穿支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传统轴型皮瓣及肌皮瓣、局部皮瓣一期修复深部组织外露创面,同时完成其他必要的肢体结构及功能重建(包括神经修复、血管修复12例,肌腱、韧带修复5例,动力肌重建3例).遗留浅表创面一期或二期断层植皮.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 d(5 ~37 d),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局灶坏死,2例表浅多重耐药感染.6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2 ~ 27个月(平均19.2个月).均未发生深部骨感染.4例患者内固定物断裂,1例松动,予更换髓内钉或钢板翻修(各2例)及自体植骨.骨性愈合时间为5~15个月(平均7.7个月),肢体功能、外形恢复满意.结论 在能做到彻底清创及满意软组织覆盖前提下的Gustilo Ⅲ型长管状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钢板一期确定性固定可获得满意效果,是髓内钉及外固定支架之外的另一选择,尤其适用于干骺端、关节内、上肢和儿童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 骨板 外科皮瓣 一期手术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雪松 徐永清 +7 位作者 陈建明 马志显 吉丽 管力 张黎明 余晓军 何金顺 李小松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 研究腓动脉皮穿支血流速度在形成穿支皮瓣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测定38个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供血皮穿支术前、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 目的 研究腓动脉皮穿支血流速度在形成穿支皮瓣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测定38个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供血皮穿支术前、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FV).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影响率与供血及皮瓣成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合临床总结相应的皮瓣设计及手术要点.结果 皮瓣均全部成活,其供血皮穿支PSFV术前为(24.68± 15.15) cm/s,术后为(38.65±16.96) cm/s.其中游离移植共12个,术前、术后PSFV分别为(14.19±6.28) cm/s及(32.69±15.86) cm/s.带蒂移植共26个,术前PSFV为(29.52± 15.65) cm/s,术后为(41.40± 17.04.86) cm/s(P均<0.01),提示术后流速较术前显著增加.结论 (1)将血管蒂游离至根部并结扎所有无关分支有助于获得最大的皮穿支血流压及流速,增加皮瓣供血量;(2)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了该皮瓣穿支经低阻力供血渠道远距离跨区供血现象(例如轴线上存在皮神经营养血管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血流动力学 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