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细胞微粒的形成及其活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倩 赵玲 熊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7-822,共6页
淋巴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机体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及调节,可进一步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分别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活化的淋巴细胞能够表达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蛋白等,同时,当淋巴细胞受刺激活化或凋亡时从浆膜上脱... 淋巴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机体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及调节,可进一步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分别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活化的淋巴细胞能够表达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蛋白等,同时,当淋巴细胞受刺激活化或凋亡时从浆膜上脱落成直径为0.05-1.00μm的小囊泡颗粒,形成淋巴细胞微粒(lymphocyte-derived microparticles,LMPs)。LMPs含有多种特异性膜糖蛋白和生物学活性的受体,可通过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启动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微粒 免疫反应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产后出血1593例预防性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万莉 石彩霞 +1 位作者 王苗苗 古丽努尔.买买提依明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
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者,或产后2h内阴道出血达400 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引起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一旦发生,来势凶险,处理不及时,可因大量失血而导致贫血、感染,并因脑垂体缺血坏死日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者,或产后2h内阴道出血达400 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引起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一旦发生,来势凶险,处理不及时,可因大量失血而导致贫血、感染,并因脑垂体缺血坏死日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席汉综合征),甚至休克死亡。我科于2009-12起,总结以往引发产后出血的经验教训,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工作,收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护理 出血量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前不同放尿方法对首次排尿的影响
3
作者 万莉 刘贤军 古丽努尔.买买提依明 《贵州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764-765,共2页
近年临床剖宫产率的异常升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医院剖宫产率已达到40%~60%,最高甚至达到80%。留置尿管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在尿管的临床护理措施中,偏重于导尿术的操作方法,导尿装置和会阴部的护理,忽视了尿管的拔除方法... 近年临床剖宫产率的异常升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医院剖宫产率已达到40%~60%,最高甚至达到80%。留置尿管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在尿管的临床护理措施中,偏重于导尿术的操作方法,导尿装置和会阴部的护理,忽视了尿管的拔除方法和时机的选择,致使有些产妇拔除尿管后不能自行排尿,甚至发生尿潴留,再次行导尿术,给产妇既带来了痛苦,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本文旨在研究剖宫产术后拔除留置尿管前的最佳放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拔除尿管 剖宫产率 放尿方法 自行排尿 剖宫产术后 常规护理 留置尿管 临床护理
下载PDF
新疆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7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余伍忠 仇东辉 +11 位作者 宋昉 刘丽 金煜炜 何江 桂俊豪 王瑞 邹红云 王铮 周郁 雷权 张占平 刘兴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新疆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者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7的突变特征。方法用 PCR 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结合基因序列测定法,对37例PKU 患者进行 PAH 基因外显子7突变筛查和鉴定。结果从37例 PKU 患者(共7... 目的研究分析新疆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者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7的突变特征。方法用 PCR 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结合基因序列测定法,对37例PKU 患者进行 PAH 基因外显子7突变筛查和鉴定。结果从37例 PKU 患者(共74条染色体)中,发现20条染色体等位基因异常,经测序鉴定共检出5种错义突变,即 R243Q、L255S、E280G、E280K和 P281L,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7%。其中 R243Q 频率最高(18.9%),L255S 次之(4.1%),而E280G、E280K 和 P281L 仅为1.4%。在5种基因突变中,E280G 为在国际上第2次发现,L255S、E280K 和 P281L 为在国内第2次检出。维吾尔族群体也检出了2例突变,分别是 P281L 和 R243Q,均为在本地区维吾尔族中首次报道。查阅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本结果分析后发现,R243Q 是亚洲黄种人常见的突变体,P281L 和 E280K 是欧洲及拉美等国较为普遍存在的突变型,而 E280G 与 L255S 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因突变。结论新疆 PKU 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是我国与欧亚地区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较为特殊的 PAH 突变基因分布带,也是研究基因突变多样性、PAH 基因异质性特点以及人类起源、迁徙等的理想资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基因突变 外显子
原文传递
新疆少数民族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突变基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余伍忠 仇东辉 +8 位作者 宋昉 刘丽 刘绍 何新建 金煜炜 张燕铃 何江 雷权 刘兴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为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12例少数民族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结果从12例维吾尔...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为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12例少数民族PKU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结果从12例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PKU患者(24个PAH等位基因)中,检出13种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8种、无义突变1种、剪切位点突变3种,其中突变频率最高的是EX6—96A〉G和P281L,EX6—96A〉G常见于国内和亚洲地区,P281L多见于欧洲各地。突变频率较高的R243Q、R111X、R176X和F161S4种突变中,其中R243Q是我国北方地区居首位的突变,R111X处于第3位,而R176X和F161S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少见,尤其F161S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因突变,是第2次在中国人中发现。结论新疆少数民族中的PAH突变基因不仅与亚洲黄种人和欧洲及拉美人种表现出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形成了自身独立的遗传规律和特点,是我国一个十分特殊的PAH突变基因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羟化酶 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